天天看点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作者:冷眼看历史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邱庄水库

还乡河古称更水,又名巨梁河,是丰润第一大河,发源于迁西县西南部的群山中,那里的新集乡泉庄村南至钟楼山之间,一泉涌出汇为方塘,西流成河。继有北岸浃河乡夹河村东北鹰嘴山山脚的鹰嘴泉,南岸新庄子乡田家峪村北大董山西侧的龙塘泉,东岸发源于东莲花院乡马家沟的牵马岭沟先后注入,使还乡河形成泱泱之势,经岩口村西进入丰润区境内。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流至岩口村南西折,在南岸腰带山北岸龙山、石盆尖山的夹峙下湍湍奔流。至黄昏峪乡韩家岩头村东,有发源于遵化东北店的铁厂小河注入。南流3公里,经白草坡村西折,沿明月岭、白云岭北侧流淌,至左家坞镇邱庄村,有发源于遵化石子峪的小河子汇入。而后向南经北凹凸、小松林、古石城、大宋各庄、东马庄、小韩庄,转向沿丰润城北侧西流,到卢各庄东南有源于大旺庄、西佑国寺的溪流注入。到西魏庄村有源于常峪村、黄家屯村的沙河注入。到七村庄西折向西南,经谷家套、郭官屯、白官屯至玉田县蛮子营。在蛮子营村西有源于遵化党峪村的沙流河、源于玉田县马头山村的双城河注入。然后向西南流经鸦鸿桥、窝洛沽、宁河县丰台,由汉沽农场裴庄闸入津唐运河。流程180公里。其中丰润境内60公里。河床平均宽度40米,流域面积1386平方公里。

还乡河发源地的群山,兴起于长城系高于庄组和杨庄组,距今4亿多年。还乡河在它流经的区域里,滋润着两岸山川大地,哺育着数百万黎民百姓。它身边,很久以前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留下了密集的人类生活遗址和足迹。仅在丰润境内的还乡河两岸自北而南就发现了马崖子、狐儿崖、松林山、古石城山、白各庄、二郎坡、王家楼、大安乐庄、尚古庄等十多处。那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镰、石凿、石镞、刮削器、隔鬲、铜刀、铜镖、牙贝饰物以及居室、灰坑、窑址、墓群等,清楚地告诉我们,四五千年以前这里的古人类就进行着农业、牧业、渔业等丰富多彩的生产活动,过着规模较大、分工较细、等级分明的部落生活。还乡河不愧是一条孕育人类文明的重要河流,是冀东人类繁育成长的摇篮之一。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靖康之难,宋宣和五年,著名画家赵佶(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国俘虏后沿还乡河北上,掳往金国的首都五国城,经过丰台后,夜宿沙岩寺(七树庄附近),徽宗皇帝看着西流的河水,感慨的发出了“万水向东,唯此水西去,过此渐近大漠,吾安得似此水还乡呼”的悲叹,并写下了“北狩至尊仍出塞,西流浭水自还乡”的诗句,自此,人们称浭水为还乡河(还乡河得名说法之一)。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城区段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是冀东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早在唐朝时,便是南北水运的重要渠道,宋辽时曾作为南北水运的重要枢纽。明朝时期又接通了漕运。水面上终日白帆点点,船歌飘渺。沿河有大小码头十几座,特别是丰台镇丰乐桥下的码头,吞吐量每天可达数百吨。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曹雪芹与丰润曹的争论尚在,贾宝玉出生所含“通灵宝玉”源自还乡河五彩石,却流传甚广,甚至有人找出了河边的花石山佐证(呵呵)。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让还乡河随着小学课本,名扬华夏。“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的小房屋都罩在了柔软的芦花里。”管桦描述的还乡河,就是童年记忆中的模样。

还乡河不仅水质甘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鱼、鳖、虾、蟹皆肥美。其中最有名的是黄国鱼,据《丰润县志》记载:“春冰始伴,还乡河有小鱼大不及半尺,名黄国鱼,骨软肉细,其味绝佳,至夏则差减矣。”其中,尤以丰台镇河段所产黄国鱼最为鲜美。

还乡河——丰润的母亲河

如今,国家出资修缮了还乡河两岸,修建了还乡河公园。每天能到公园跑步、锻炼、赏景,是丰润百姓的福事乐事。

还乡河

毛贵铭 〔清代〕

汴水河头王气穷,还乡遗恨亦成空。

千年花石留残魄,一笛牛羊归晚风。

才解望天悲蓟北,可能挥泪忆陈东。

家山念尽南冠客,五国城中断塞鸿。

还乡河有“浭水朝京”之说,明代诗人陈豫朋的七绝《还乡河》:

赴海朝京浪漫长,

鸦鸿桥下远泱泱。

如何唤作还乡水,

却送征人去异乡。

此诗不仅是文人墨客的慨叹,也是世代生活在还乡河两岸的儿女们“朝京”的爱国情怀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