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陶渊明归隐后,与名流武将往来的余生

作者:唐虞书馆
陶渊明归隐后,与名流武将往来的余生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做了个彭泽令的县官。

  这年十一月,同父异母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了,陶渊明在悲痛中为妹妹写下一篇祭文《祭程氏妹文》,此时他已经做了八十多天县令。

  悲伤过后,陶渊明静下来想了很多,关于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志趣。他觉得官场根本就不适合自己,于是不再想为五斗米而折腰了,便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辞的后文,陶渊明写出了自己对余生的打算: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随后立即解印辞官,在江州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顺便搞点文学创作。

  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如今的江西九江。而江州呢,就是今天江西的大部分地区,这么说来也算是隐居故乡了。

  隐居不到三年,陶渊明家中着了火灾,家园别墅都被付之一炬,无奈之下只好迁居别处了。

陶渊明归隐后,与名流武将往来的余生

  到了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再次诏征他为著作佐郎入朝为官,而陶渊明实在厌恶透了官场,于是直接对来人说病了去不了。

  一杯酒,两盏菊花三首诗,岁月如流水,心闲人惬意。日子就这么平淡地过着,期间偶有亲朋来看望他,一起灌水赏菊花。其中来往最多的就属江州刺史王弘,王弘给他送美酒,还专门找人为他量脚做鞋。

  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打算出门赏菊时突然发现——没酒了!天呐这不是要老命吗,顿时陶渊明变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于是在房屋旁边的菊花丛中坐着一动不动,呆呆地望着前方。直到王弘送酒过来,这才解了燃眉之酒瘾,随后二人喝的酩酊大醉才分散。

  同为文人墨客的颜延之当上始安太守之后,也经常跟陶渊明往来,不仅给他送钱,甚至为他还掉欠下的酒钱。

  为了答谢友人的恩情,囊中羞涩的陶渊明只好写诗相赠了。比如《饮酒·十四》中写道: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公元420年,相国、宋王刘裕代晋自立,是为宋武帝,定都建康,建元永初。后世为了与南宋区别开来,称刘裕的政权为南朝宋,东晋就此宣布灭亡。

陶渊明归隐后,与名流武将往来的余生

宋武帝刘裕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刘裕驾崩,长子刘义符继位,史称少帝。

  少帝景平二年(公元424年),当了两年皇帝的刘义符被废后杀害。刘裕的第三子,宜都王刘义隆被大臣迎立为皇帝,是为宋文帝,改元元嘉。

  元嘉三年(公元426年),顾命大臣檀道济平定了荆州刺史谢晦的叛乱,被授予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江州刺史。

  檀道济到任江州后,听说大隐士陶渊明就在附近,便打算去看望他。

  有人可能会疑惑,陶渊明也就区区一文人,官也没做得多大,为啥人气就这么高呢,动不动就是刺史级别以上的高官来看望他。

  其实这事得从时代背景以及陶渊明的家世说起。陶渊明的祖上,乃是东晋赫赫有名的大将——陶侃,为东晋王朝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授太尉、长沙公、开府仪同三司,位极当时人臣。

  而那时候人们对门第出生极为看重,高门子弟完全可以通过门荫直接做官,这也是陶渊明之前屡次被征召为官的原因。

  相比于陶渊明家族显赫了几代的家世,檀道济的家族也不弱,只不过他们属于后起之秀,直到檀道济才算彻底的发红发紫。

陶渊明归隐后,与名流武将往来的余生

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

  就在第二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说陶渊明年岁已大,近况比较糟糕,心中甚是挂念。知道陶渊明喜爱喝酒,于是檀道济带了粮食酒肉,亲自到他的居所来看望他。

  见到陶渊明,是在一个破败的院落里,几乎是家徒四壁,他正躺在一张摇摇欲坠的旧床上,情况不是很乐观。

  如此落魄的光景,檀道济心中不免一阵酸楚,出于好心和同情,就忍不住地劝他说:

  “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忍,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意思是说:贤人活在世上,如果世道混乱,大可隐退而去;世道清明的话,完全可以出来治国平天下。如今世道一片光风霁月,您又何必将自己作弄得那么清苦呢?

  陶渊明回答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意思是:我怎么能称得上是贤人呢?只不过我内心实在不愿意做官罢了。

  陶渊明这么说,檀道济只好抱着同情和惋惜,默默地离开了。而就在这一年,陶渊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就在檀道济离开后不久,陶渊明在浔阳与世长辞。朋友们私自给他取了谥号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至于陶渊明有没有收下檀道济送的粮食酒肉,史书中就没过多记载了。如今,很多人认为陶渊明生性清高,应该不会收下。至于檀道济有没有劝陶渊明出山的意图,仅凭只言片语是不太可能说明的。

  而对此,我还是要保留一定的看法。我个人更相信,一位当朝战功赫赫的武将,一个拥有显赫门第的文人,檀道济和陶渊明,应该会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友谊吧。

陶渊明归隐后,与名流武将往来的余生

史料来源:《晋书》《宋书》《南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