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桅杆
本人撰写四野战将系列文章,已经发了18位。很早就想写韩先楚,但迟迟没有动笔。原因是韩将军太有名了,关于他的文章也已经很多。一来,以笔者之功力,恐难以写出特色;二来,韩将军在很多军迷心中已经是战神级的,形象相对固定,写出来恐难令人认可。
前些天笔者在战旗红栏目发了一篇40军43军联手解放海南的文章,引起一些朋友的关注和讨论。由此突然想到,其实解放海南岛是最能体现韩先楚性格和指挥风格的一次战役。本文就从海南岛战役的决策过程,说一说性格上有点“桀骜不驯”的韩先楚将军。

一、主席要求谨慎对待渡海作战
1949年12月,广西战役即将结束之际,四野即开始筹划进军海南岛事宜。9日,四野决定将43军和40军同时调归15兵团建制。10日,林彪致电主席,建议“以43军及40军共2个军准备攻琼崖(即海南岛)”。
14日,林彪致电15兵团司令员邓华并43军军长李作鹏、40军军长韩先楚:“由邓华率15兵团机关,统一指挥第40军和43军,并配属加农炮28团、高射炮1团及其保障分队,在琼崖纵队配合下,准备解放海南岛。”18日,主席在莫斯科复电同意林彪的部署。
在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已经锤炼成陆上猛虎。但对渡海作战,还是新生事物,尤其是三野1949年10月攻打金门惨败,不能不让主席对海南岛战役特别关注,在电报中特别强调“三野叶飞兵团于占领厦门后,不明上述情况,以3个半团9000人进攻金门岛上之敌3万人,无援无粮,被敌围攻,全军覆灭……海南岛之敌,可能较金门敌人战力差些,但仍不可轻敌”;“望你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应当说,主席对海南岛战役是特别重视,也是非常谨慎的。15兵团在准备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个方针。
二、渡海作战时间两次推迟
12月下旬,40、43军等部从广西向雷州半岛开进,于1950年1月中旬完成集结。随即展开收集船只、训练部队等战前准备工作。27日,邓华等致电林彪并总部,“争取在春节前进攻海南岛”。
但准备工作出乎意料的困难,尤其是船只的收集和改装,非短时间可以完成。为此,15兵团在1950年1月5日电报林彪并总部,建议推迟作战时间,并专门派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前往武汉向林彪当面汇报,并寻求解决购买和改装船只的经费和渠道。听取汇报后,林同意15兵团意见。
1月10日,在莫斯科的主席致电林彪,同意推迟作战时间,并要求15兵团“不按照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的船这个方向去准备,争取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同时强调“只要能一次运2万人登陆,又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就能建立立足点,以待后续部队的继进”。依据这个指示,邓华等电令韩先楚和李作鹏:“对渡海作战,不依靠风向,而以改装机帆船为主。望两军在短期内完成改装机器船的任务。”23日,林彪在武汉听取洪学智汇报后,提出“争取以5、6个月的时间完成渡海准备”。
此时,总部及四野的意见:一是渡海船只以改装机帆船为主,不依靠需要借助风力、风向航行的帆船;二是渡海时间推迟到6、7月份。
三、涠洲岛战斗获得意外战果
2月1日至2日,邓华主持有40军、43军和琼纵首长等参加的作战会议,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作战时间暂定在6月份。应当说,直到此时,韩先楚与15兵团领导在渡海作战的时间等问题上并无分歧。但涠洲岛战斗的意外收获,使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邓华
3月7日,40军119师突袭涠洲岛,取得一项重大意外战果:缴获大型木帆船300多艘。这样,40军所收集到的船只,已经具备一次可以运载2个师兵力。为此,韩先楚先后在3月12日、21日和4月7日,三次建议提前发起渡海作战。这些建议虽以40军集体名义,但肯定是韩先楚提出并坚持的。
应当说,涠洲岛战斗缴获300多艘大型木帆船,加之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在3月6日偷渡成功,韩先楚有了底气,才一次次建议提前发动渡海作战的。3月7日之后的1个月时间里,他与邓华产生了重大分歧:15兵团首长仍坚持以机帆船为主、6月份渡海,邓华在3月27日致电四野总部时仍是这个意见;而韩先楚主张依靠帆船、谷雨前渡海。
为什么是谷雨前?因为琼州海峡的风向特点是:谷雨前为东北季风,从谷雨开始转为西南风。也就是说,如果依靠帆船渡海,只能在谷雨前。
四、40军要单独登陆海南岛
其实,邓华和韩先楚都是极有个性的将领,或许是无法形成共识。韩先楚建议提前渡海作战的三封电报均直报四野总部,其中第一、第三封似乎还没抄报15兵团。尤其是4月7日电报,从内容上看,韩先楚明显有绕开15兵团、由40军单独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的意味。
应当说,这是不合常规的。他虽是12兵团副司令员,但也是40军军长,此前四野明令40军属15兵团建制。这或许就是韩先楚“桀骜不驯”的一面。他敢于这样做,是基于对敌情、我情、海情的充分研究;更重要的,是他正确领会了主席指示中“一次运2万人登陆”这一战役核心要素。即无论用何种船只,能够“一次运2万人登陆”才是关键。
毕竟渡海作战风险巨大,金门战役又殷鉴不远。所以,作为战役总指挥的邓华采取谨慎态度并没有错。只能说,韩先楚对情况判断更加准确,求战欲望更加强烈。在韩先楚的极力推动下,提前渡海的建议最终在4月8日被邓华采纳,并上报四野总部批准后,于4月15日下达了渡海作战命令。
4月16日,即谷雨前4天,韩先楚率40军与43军并肩发起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于5月1日解放了整个海南岛。
一个多月后,6月25日,朝战爆发,美国随即在27日宣布封锁海峡,“阻止任何对台的进攻”。如果错过谷雨前的季风期,渡海行动肯定就要推迟到朝战爆发之后。到那时还能不能执行渡海作战,海南岛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台岛,还真不好说。
后来有人说,韩先楚强烈建议提前发起渡海作战,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其实,无论是韩先楚还是任何其他人,当时都不可能想到不久之后会发生朝战。实际上,是他的求战欲望加有点“桀骜不驯”的性格,最终促成了战役的提前发动。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欢迎读者朋友点下方“助力”,为我们参加头条生机大会加油。十分感谢支持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