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跳梁小丑华山论剑,逢泽会盟捧杀魏䓨—《古文观止》笔记七十二

作者:韩健辉684

鲁共公择言

杜康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粮食发酵七七四十九天,在酉时之前碰见的前三个人,一人取一滴血滴进去,就会得到一种神水儿,喝了会飘飘欲仙。

四十九天后,杜康第一个碰见了文人,第二个是将军,第三个左等右等也不来,眼看酉时已到,抬眼瞥见墙角有一个乞丐,没办法,取了乞丐一滴血。

大功告成,一喝,发现这玩意儿开始喝的时候像文人一样彬彬有礼,然后像将军一样舞舞喧喧,吆五喝六,再喝一会儿,就像乞丐一样烂成一摊泥了。

盖因那三滴血的基因勾兑在焕发本性。看来今天勾兑酒的猖獗,实在是源远流长,古已有之。

取个名字吧,因为是酉时做成,又取了人三滴血,干脆就叫“酒”。

以上为“酒引子”,全因梁惠王这次“逢泽会盟”属实喝了不少!

跳梁小丑华山论剑,逢泽会盟捧杀魏䓨—《古文观止》笔记七十二

金庸先生《神雕侠侣》第四十回《华山之巅》写道:十几个欺世盗名的江湖混混来到华山,闹闹哄哄要争天下第一。杨过一声长笑,就全都面无人色,兵刃掉了一地,做鸟兽散。

跳梁小丑华山论剑,逢泽会盟捧杀魏䓨—《古文观止》笔记七十二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时代班底雄厚,有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当时“李悝变法”,天下大治。魏武侯南征北战,国家达到巅峰,到第三代是魏惠王魏䓨,国家实力略有退后,但总体来说还过得去。

魏惠王开鸿沟,筑长城,没轻折腾,基本算是一个有作为有抱负的君王,这时候秦孝公刚用商鞅变法,羽翼未丰,其他大国都在励精图治,憋着能有点儿大出息。魏国“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不能说天下第一,在周边小国里也足够鹤立鸡群,顾盼自矜了。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齐国胜。但魏国未伤筋动骨,依然攻克邯郸,并于次年在襄陵联韩败齐、宋、卫国联军。

这段时间,魏国有庞涓,齐国有孙膑,正是家喻户晓的“孙庞斗智”时代。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想开个会,“以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孝公有些担心,遣商鞅入魏,连捧带忽悠,建议魏䓨称王,说你现在身份已经不和一般的君王一样了,地位身份和规制要匹配,应该立刻称王,天下已祈盼良久了,首先视觉识别系统就应建立,“身广公宫,制丹衣柱,建九斿,从七星之旟”,然后领袖诸国朝拜周天子,“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毕竟“桂陵之战”将士们尸骨未寒。

魏惠王听的通体舒泰,采纳了商鞅的意见。

“逢泽之会”,来的是鲁、卫、曹、宋、郑、陈、邹、许等十二国,基本都是周边小国。秦国也派公子少官参加捧场,魏惠王于此会在楚国之后率先称王,拜见周天子,此举引起其他大佬的不满,魏䓨成为各个大国的众矢之的。

跳梁小丑华山论剑,逢泽会盟捧杀魏䓨—《古文观止》笔记七十二

与会期间,十二个小国齐聚范台,依次敬酒说好话,魏䓨得意非常,觉得自己已经是众望所归,志得意满了。一抬眼看到鲁共公,说你也说两句!

鲁共公看他喝的有点高,牛逼闪闪放光芒,就没按照其他人那样顺情说好话,从大禹疏仪狄而戒酒,齐桓公食美味而不醒,说到晋文公远南威而拒色,楚庄王不登强台而排乐,说这些让人沉迷的东西有一样就能亡国,现在大哥你五毒俱全,可得小心点儿!

鲁共公说的是冠冕堂皇的好话,魏惠王不高兴也说不出什么,只好点头称善。

但是称王也称了,朝拜天子也拜了, 牛逼也吹了,魏惠王一下子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

三年后“马陵之战”,孙膑减灶增兵,庞涓阵亡,魏国国势自此而衰。

跳梁小丑华山论剑,逢泽会盟捧杀魏䓨—《古文观止》笔记七十二

魏惠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务虚图名的毛病仍然不改,后元元年,和齐威王在徐州互尊为王(“徐州相王”),后元十二年,和韩、燕、赵、中山“五国相王”,而事实是,联合抗秦屡战屡败,不得不厚币高官从“稷下学宫”招聘来邹衍、淳于髡、孟轲到大梁。

在秦国左一刀右一刀的攻势下,魏惠王晚年,丢失了河西、上郡。

死后,儿子魏嗣即位,即魏襄王。

就算是当上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回到公司也要惨淡经营,按时发工资。

胸前的大红花也遮挡不住后院的财政赤字。

跳梁小丑华山论剑,逢泽会盟捧杀魏䓨—《古文观止》笔记七十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