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作者:隐语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琴瑟和弦,白头偕老。

今天,介绍的这对恋人的爱情故事,用“抱郁思,独倚望远忧,苦寻七载迷踪影,含情脉脉情悠悠,肠断思念中。”形容毫不为过。

这对恋人名字叫高君宇和石评梅。

高君宇和石评梅的家乡都在山西,高君宇,1986年出生于静乐县,16岁考上北京大学地质系,高君宇在北大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君宇与邓中夏、黄日葵等同学,经常聚集在李大钊那里,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积极投身变革中国社会的革命实践。高君宇于1920年11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

石评梅,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体育系,在大学,石评梅发表爱国文章,探讨妇女的命运。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在一次山西的同乡会上,石评梅见到一位英俊的青年正在气定神闲演讲,石评梅从同乡口中得知,这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年叫高君宇。

才子佳人,再加上革命思想为媒,二人很快结识了,并经常见面,俩人围绕文学创作,革命运动彼此交流,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彼此产生了好感,爱情的种子开始萌芽。

但是俩人保持着应有的分寸和矜持,因为俩人在感情方面都有创伤。

特别是石评梅,完成学业后在师大附中担任国文教员时,遇人不淑,热恋上了一个报社记者,等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这个人后,才知道,他是有妇之夫,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石评梅果断掐灭了这段感情,从此抱定独身主义,对爱情再有任何奢望。

而高君宇,17岁被父亲逼婚,跟一位同乡的女孩结婚,内心一直持反对态度的高君宇没有违拗父亲的意愿,但是内心痛苦至极。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高君宇和石评梅的爱情道路,遇上了重重阻碍。俩人只能将炽烈的情感埋藏在各自心底深处。虽然,虽然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革命道理,互相鼓励,彼此安慰,但是没有捅破窗户纸。

对于两个彼此深爱的人,这是最深的伤害,一切尽在无意中,一切又似乎天地相隔。

1922年,高君宇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5月,参加了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京汉铁路大罢工中,高君宇镇定机警毫不畏缩,四处奔走处理惨案的善后工作,并拿起自己的笔和罗章龙编写了《京汉工人流血记》,由他作了题为《工人需要一个政党》的后序,号召工人继续与军阀进行斗争。

1923年,高君宇又参加了党的三大,并担任党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主用精力投入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

无论工作怎样忙碌,高君宇始终都不能放下对石评梅的感情,经过无数次不眠之夜的挣扎,高君宇决定鼓起最大勇气,先捅破这层窗户纸。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高君宇回到了老家,说服了父亲,经过千辛万苦解除了自己那段婚姻。

就在高君宇准备当面与石评梅一图衷肠之际,过度劳累的革命工作落下了咯血的毛病,每逢寒秋必会发作。1924年秋天,高君宇同往年一样,到北京西山的碧云寺静养。

面对漫山遍野的秋叶,高君宇对石评梅的相思之情如泉水奔涌,他采撷一片红叶,寄诗:“漫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随信寄给了石评梅。

高君宇在寄出信和红叶之后,仍然忐忑不安,因为,他没有十足的把握让石评梅接受他。

“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若,没有遇到你,如若,没有相爱,我还会不会独自徘徊?独自伤怀?”

这是高君宇心情最恰当的写照。

高君宇的忧思变成了现实,石评梅没有勇气接受他的爱,她在受到红叶的背面写下了“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这时候,世间最美的爱情成为高君宇和石评梅最旷世的心痛,没有其他的痛苦能够比及,因为爱情是唯一和纯粹的。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高君宇的等待和思恋,石评梅的纠结和拒绝,仿佛让两人阴阳相隔石评梅认为:“不能使对方幸福比自己得不到幸福更痛苦”而狠心绝情;另一方面,又仿佛看见高君宇的失望,而被深深的歉疚和自责缠绕着。

世间,没有比两个深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更加残酷。

1924年10月,高君宇受组织委派去广州当孙中山秘书,这是他和石评梅离别最长的时间。

在一次与叛军的战斗中,高君宇率领工团队伍英勇奋战,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右臂,他裹伤再战,直至胜利。

平叛胜利后住院期间,高君宇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将一个子弹壳和几片碎玻璃,还将特意买的两枚象牙戒指的其中一枚(一枚自己戴上)寄给了石评梅。

世间唯有爱,无处不在!

面对高君宇的苦苦相恋,石评梅冰冷的心开始融化,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世上最虐心的摧残,只不过“”明明两个人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

石评梅受到戒指后,这次没有犹豫,将爱情的戒指戴在手指上,翘首以盼等待高君宇归来。

一瞬间,最美的爱情如合欢花,在经历风雨后终于见到彩虹,同心拥抱,向阳合欢。

1924年11月,高君宇随孙中山离开广州,抵达北京与冯玉祥共商国是。

眼见多年的革命信仰和期盼即将落地,高君宇的身体因积劳成疾,垮了下来,住进医院治疗。

此时的石评梅,得知高君宇住院的消息,蓄积已久的感情彻底迸发,带着对高君宇的忏悔和歉意,更戴着高君宇寄给她的象牙戒指,匆匆赶到医院。

经过了太多的分别,这对恋人终于可以敞开心扉,当石评梅偎依在高君宇的床头,为高君宇端茶倒水时,二人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永远和自己的恋人不要分开,把过去浪费的时光追回来。

高君宇见到自己心爱的恋人后,精神立马好了很多,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是超越一切的。高君宇走出病房第一件事就是带石评梅到陶然亭散步,这是高君宇多次进行活动的地方,高君宇未卜先知说到:“我离开尘世,你就把我埋葬在这里。”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当时的石评梅只是感觉这是高君宇爱的呢喃。

没曾想,高君宇竟然一语成谶。

1925年1月,孙中山要在北京召开国民会议促成全国代表大会,高君宇抱病投入了筹备工作,并和李大钊等30人作为主席团成员。3月2日,高君宇腹痛加剧,被紧急送至北京协和医院。

3月6日零时25分,因急性阑尾炎导致败血症,高君宇病逝于协和医院。

石评梅得到高君宇病逝的消息后,悔恨和歉疚的泪水再满面泉涌,后悔当初没有接受高君宇的爱,悔恨自己的犹豫和纠结。

石评梅在高君宇的墓碑上刻下凄绝的文字“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的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面对生命已逝的高君宇,石评梅的生命也在陪伴着爱人逐渐流逝。犹如合欢花,合为一体,彼此相连,盛开时各显芬芳,枯萎时岂可独存?

石评梅经常不自觉走到高君宇的墓前,既是凭吊又是诉说衷肠。对于高君宇的悲忆,文学素养极高的石评梅,写下了《最后的一幕》、《肠断心碎泪成水》、《梦回寂寂残灯后》等一篇篇追忆文章。

这些文章完全是血和泪的追思,对高君宇的思念没有尽头,因为在石评梅看来,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回到从前,都不能找回自己对高君宇的回忆和歉悔。

再有力量的文字,终究不能让石评梅追回自己的爱人,郁结的心情没有高君宇的存在,最终变成了侵蚀身体的毒药。

最终,石评梅倒下了。

堪比“梁祝”的凄绝爱情,周恩来特批:保留这对恋人墓碑

1928年9月30日,石评梅患脑膜炎辞世。

合上眼睛的那一刻,她仍然盯着自己手上的那枚象牙戒指。

朋友根据石评梅生前遗愿:“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将她安葬在高君宇的墓旁。

1965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审批北京城市规划时,特别强调要保存“高石之墓”,并指示说“革命和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年轻人也有教育”。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