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作者:颜威的历史观

陈映真是中国台湾地区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华盛顿大楼》《将军族》《赵南栋》。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将军族》确立了陈映真在台湾地区的文坛地位。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大陆去台湾的退伍老兵与一个台湾本省女孩的爱情悲剧。小人物朝不保夕艰辛凄楚的生活现状,使整个小说弥漫着浓烈的忧郁感伤与苦闷。

三角脸是个从大陆漂泊到台湾的国民党退伍老兵,狂嫖滥赌、放浪、爱吹嘘,虽年近四十却也不觉得老。小瘦丫头是个被家人贩卖而出逃的台湾少女,二人同时在康乐队里混事。三角脸吹小喇叭,过着狂嫖滥赌的单身生活;小瘦丫头跳舞,扮丑角。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一次偶然的月夜闲谈,使两个思乡的人变得亲近,三角脸对小瘦丫头甚至产生了父爱般的温情。在其后的隔壁对话中,三角脸得知小瘦丫头为替家人偿债欲重返火炕,于是他将退伍金悉数塞入其枕畔,不辞而别。

然而小瘦丫头并未因此脱离苦海,她仍落入娼门,并被弄瞎左眼。但与三角脸重逢的信念,支撑着她忍辱偷生。五年后,他们在出殡的丧乐演出中相遇。为了能纯洁地结合,二人放弃了饱受凌辱的生命,自尽于田野。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华盛顿大楼》是一部中短篇系列小说集,包括《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云》和《万商帝君》。这四部作品只说了一个主题,在金钱面前,人全面异化。

人在华盛顿大楼巨大阴影笼罩下,人性的卑微、弱小、异化被完全揭露出来。在云聚跨国公司的华盛顿大楼中,效力于外国资本的中国人共有两类:

一类是人性的异化者,在充满铜臭血腥的物质文明作用下,或在堕落,或在发疯,或在逃亡,丧失人格,出卖人性。人性异化者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国际资产阶级同流合污的所谓“成功者”;一类是梦想飞黄腾达效忠卖命却不被主子赏识的“失败者”。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所谓“成功者”也只不过是在大楼管理层中求得了暂时稳定的地位和收入而已。他们为了巩固,或者继续往上爬,必须讨好主子。

比如《夜行货车》中的财务经理林荣平,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在看到洋老板的调戏刘小玲时,不能像男人一样去与洋老板论理,奴相十足。

所谓的“失败者”,是指为洋主子效劳甘当忠仆却不能得的人。比如《万商帝君》中的林德旺。林德旺曾拼命卖力企求经理的席位,但终不遂愿,流落街头,最终发疯。

一类是人性的守护者,通过抗争,赢得人格尊严,民族尊严,可以说他们是道德完善的榜样,人性维护的楷模。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跟韩国一样,台湾经济的起飞也是在1960年。1960年,台湾开启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到2000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台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中产阶级数量不断增长,大量新富裕资产阶级崛起,堪称“奇迹”。对于台湾地区的人而言,这四十年就是他们的盛世,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自信,一个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的盛世。

1952年到1987年,台湾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57倍。人均收入增加了23倍。2000年,台湾地区人均GDP为14519美元。

1960年到2000年,台湾地区成功实现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农业经济为主到工业经济为主,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农村田园牧歌式生活方式向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迈入到了现代化社会。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当然,台湾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现代性困境: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社会两极分化。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适者生存”等意识形态盛行,出现了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夜暴富、唯利是图等思潮,人全面异化。

经济增长乏力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中产阶级失去竞争力,数量不断减少,出现下沉,进入到“M”型社会。“M 型化”说的是中产阶级塌陷,原来的中产者或者下沉为新贫族,或者上升成为新富族,社会两端的穷人和富人都增加,只有中间收入者在减少,形成了中间凹陷的“M”型。

工资增长停滞,而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房价上涨迅速,中产阶级收入增长放慢,收入不稳定性上升,家庭支出与社会负担增加,相对贫困感上升。油价涨、物价涨、房价涨,唯独薪水不涨,富者越来越富、贫者越来越贫。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经济持续低迷,使得台湾整体薪酬水平陷入停滞状态,几乎没怎么增长。拥有高学历者工资水平甚至不如当时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技术工人的工资处于缓慢增长状态。

而且就业环境出现恶化。整体失业人口不断增长,很多人缺乏稳定的工作,多以灵活就业为主,从事着不稳定的工作。就连上班多年的老员工,工作也得不到稳固的保障。

经济飞速增长的过程中,除了新富裕资产阶级不断增长外,劳工阶层也在不断增长,劳工阶层主要靠工资收入。这些人虽然不是从事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不跟机器、零件打交道,但部分人从事的工作也开始产生机械性、片段性、重复性的特点。他们靠雇佣劳动的工资支持自己的生活,逐渐显示出“工人化”的特征。

这些上班族只不过是一个最卑微的螺丝钉,干着谁都能干的工作,拿着微薄的收入,蜗居于都市的角落的陋室,有的甚至还要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援才得以生存,又在恶性竞争的企业环境中升迁无门。工作环境的舒适、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进并不能掩盖底层职员生存境遇的凄惨。

陈映真笔下的台湾地区:一个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人性异化的社会

与此同时,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人民对商品的欲望不断增长,瞬间主义代替了过去对永恒价值的追求,纵欲代替禁欲。

他们终日流浪在女人们的床上,沉浸于肉欲的享受之中无法自拔。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引导下,人不自觉地陷入到了消费主义之中,被物化,只能任由消费驱使,沉迷于物欲的狂欢之中。失去批判、反抗、异议、独创性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不会创造、自主、思考的“单向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