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接触网工,在动车入库后,需要攀爬云梯,在高高的接触网上进行检查、维修工作,他们被喻为“高空剑客”。32岁的梅宏祥,就是这样一位高大帅气的“剑客高手”。 10年的高铁接触网工作中,他以精湛的技术、优异的工作业绩,荣获了中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广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标兵的称号。
扎实干,梦想从学技术开始
“我2011年5月在学校入党,毕业后和几名同学南下,分配到长沙供电段。”梅宏祥对记者说。他第一次上班的地点是郴州西高铁接触网工区。南北两地、职场的差距,使他不太适应。
他说:“不适应的挺多。刚来时赶上绝缘清扫,没想到现实中的接触网工,每天要爬那么高。还有就是气候和饮食习惯,在家时吃面食,不怎么吃辣椒。这边冬天的湿冷,特别受不了。”
工区细心的师傅李卓看出他的小心思,主动邀请梅宏祥到家里吃饭跟他谈心,聊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鼓励他:“你们赶上了铁路飞速发展的好时代,只要肯干,未来可期!”
师傅的一番长谈,梅宏祥有了目标,开始努力学技术。
他不断跟老师傅学习业务,在天窗结束别人去休息时,他却跑到办公室翻阅线路图纸,认真研究供电示意图,很快便把管内线路供电设备了解清楚,掌握了工作流程。
两年不到,梅宏祥已成为了工区拔尖的业务骨干,并连续两年被评为段优秀共青团员。师傅李卓看着徒弟渐渐成长,禁不住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
带队伍,把工区拧成一股绳
2014年,沪昆高铁开通,长沙南沪昆高铁供电车间成立。长沙南沪昆高铁接触网工区由42名新入路大学生组成,平均年龄29岁。
梅宏祥因为业务突出,挑起了大梁,成为工区的副工长,主动承担起工区日常安全生产和管理。因车间刚成立,线路、设备、人员都是新的,困难可想而知,但他毫不畏惧,心中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我们工区管辖沪昆高铁醴陵东站至韶山南站K1006+600至K1080+000、K1088+800至K1150+800,包含醴陵东站、湘潭北站、韶山南站,共计355.7条公里的接触网设备运行维护任务,这其中有隧道22座,支撑定位装置7039套,支柱5011处,补偿装置569处……”梅宏祥对记者谈起工区工作时如数家珍。
众人划桨开大船,他发动职工集思广益,想办法、出对策、解难题。梅宏祥配合工长,根据工区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合理安排分工,工区每一个人的长处和优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为了降低接触网设备安全风险,他琢磨出用“留言条”的方式,将段里下发的设备缺陷、每周工区添乘、每日天窗检查发现的问题,用便签纸粘贴在《平推进度图》对应的区间、杆号,并标注好完成时间。
2017年车间公开选拔工班长,梅宏祥脱颖而出,被选拔为接触网工区工长。这一年,他带领4名同事参加广铁集团接触网工区技术比武,喜获团体第一名。
强党性,身先士卒做示范
打铁必须自身硬。2019年,梅宏祥参加集团的技师考试,一举成功。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工区技师人员由最初的1人增加到现在6人,高级工由原来的31人增加到35人。
为确保供电设备检修质量,提高效率,梅宏祥提出了“修前调查,料库预制,现场安装”的整治方案。在上年度全面平推检查期间,他组织工区技术骨干更换了200余根吊弦。
近期,一次夜间天窗作业刚结束,已是凌晨4点,梅宏祥所在作业组正准备返回车间休息,突然接到通知:30公里外的区间接触网因雷雨天气发生跳闸,需要立即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巡视。
跳闸信息在他心中就是冲锋号,二话不说,他立即前往故标指示区段,冒着瓢泼大雨开展栅栏外巡视作业。经过排查,终于在早上8点发现故障点,他返回宿舍已是连续奋战12小时……
通讯员:罗肆安 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