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一宁
2、来源 | “职场的学问与实践”公众号(ID:yuwenyushijian)
3、定位 | 给无数希望在职场有更好发展的人,提供思想和知识层面的帮助
希望有你的参与,可以一起做的更多
如果有兴趣一起读《毛选》,欢迎关注公众号,发送“毛选”二字,免费获得本书1-4册电子版,日常读书问题也可随时私信交流。
我在TED上看过一个精彩的演讲,主讲人叫阿波罗.罗宾斯,他是一名魔术师,也是美国国防部安全顾问,他自称为绅士小偷和欺骗专家。
罗宾斯因超常的扒窃技法闻名在外。最经典的一次“扒窃”是在总统卡特面前,清空了其身后的保镖口袋。
他是通过扒窃这个角度研究人的注意力和行为模式,他将扒窃称之为“错误引导的艺术”。

罗宾斯
他认为人的注意力是可以被控制的,魔术师的工作就是通过一些手法,来支配和窃取观众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用来分配有限信息处理能力的选择机制,当选择性的专注于某些信息之时,就会忽视其他的信息,这就形成了“盲点”。
这就意味着,如果能控制人的注意力,就能利用人思维及视觉的盲点实行欺骗。控制了注意力就控制了行为方式。
这种控制注意力的方式,用在小地方是魔术的把戏,用在大地方则是风云际会的战争谋略,比如韩信平定汉中的谋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灭秦之后,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天下,把巴蜀分封给刘邦,称为汉王。同时将汉中一分为三,由秦降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三秦形成一道屏障,遏制刘邦北上。
无奈接受分封之后,刘邦忍辱负重,听从张良计,汉军入蜀之后烧掉栈道,以示无东顾之意,以此消除项羽的猜忌。随后,刘邦趁项羽伐齐之际,用大将韩信之谋,明修栈道以吸引章邯的注意力,避开章邯的正面防御,从故道暗度陈仓(陕西宝鸡),出其不意,一举平定三秦。
韩信暗度陈仓行军地图
韩信的“暗度陈仓”之计,被收入《三十六计》之中,其谋曰: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意思是向敌人显示一定的佯攻动作,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利用敌人静心专注而产生的思维盲点进行攻击,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人的注意力有几个基本原理:
一,人们往往会关注动的物体或者发声的物体,对静止不动的物体不会关注。
二,对于奇特的标新立异的事件会关注,对熟悉的事物往往选择忽视。
三,行为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观察者也往往认为重要。对于重要的东西,往往会更加专注。
韩信的计策,是充分利用了这些原理。栈道是巴蜀通往汉中的重要路径,符合一般的思维惯性:欲进入汉中,需要修复损坏的栈道。因此,当韩信派兵进行大张旗鼓的栈道修复行动,是“示之以动”,这个行为足以让观察者紧张,进入备战状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汉军修复栈道的行动之上。这就忽视了其他地方的防御。
在《孙子兵法》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也就是说,人的注意力、资源都是有限的,有所强必有所弱,不可能面面俱到。当你能调动对手将注意力和军事资源集中于一处,那就意味着你将获得很多可攻击的软肋。
楚汉争霸形势图
总结:
1,人的精力有限,面对信息超载,大脑会进行自动的屏蔽与集中,这就是人脑注意力的机制,当选择性的专注于某些信息之时,就会忽视其他的信息,这就形成了“盲点”。如果能控制人的注意力,就能利用人思维及视觉的盲点实行欺骗。控制了注意力就控制了行为方式。
2,通过示之以动、标新立异、利害得失的手段能有效的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
3,《三十六计》中的“暗度陈仓”之计,是《周易》益卦的推演。益卦上巽下震,风雷激荡而相益。在合适的时机而动,则受益。在此计中,明修栈道为佯动,暗度陈仓为真动,一明一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