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一甯
2、來源 | “職場的學問與實踐”公衆号(ID:yuwenyushijian)
3、定位 | 給無數希望在職場有更好發展的人,提供思想和知識層面的幫助
希望有你的參與,可以一起做的更多
如果有興趣一起讀《毛選》,歡迎關注公衆号,發送“毛選”二字,免費獲得本書1-4冊電子版,日常讀書問題也可随時私信交流。
我在TED上看過一個精彩的演講,主講人叫阿波羅.羅賓斯,他是一名魔術師,也是美國國防部安全顧問,他自稱為紳士小偷和欺騙專家。
羅賓斯因超常的扒竊技法聞名在外。最經典的一次“扒竊”是在總統卡特面前,清空了其身後的保镖口袋。
他是通過扒竊這個角度研究人的注意力和行為模式,他将扒竊稱之為“錯誤引導的藝術”。

羅賓斯
他認為人的注意力是可以被控制的,魔術師的工作就是通過一些手法,來支配和竊取觀衆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用來配置設定有限資訊處理能力的選擇機制,當選擇性的專注于某些資訊之時,就會忽視其他的資訊,這就形成了“盲點”。
這就意味着,如果能控制人的注意力,就能利用人思維及視覺的盲點實行欺騙。控制了注意力就控制了行為方式。
這種控制注意力的方式,用在小地方是魔術的把戲,用在大地方則是風雲際會的戰争謀略,比如韓信平定漢中的謀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滅秦之後,西楚霸王項羽分封天下,把巴蜀分封給劉邦,稱為漢王。同時将漢中一分為三,由秦降将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三秦形成一道屏障,遏制劉邦北上。
無奈接受分封之後,劉邦忍辱負重,聽從張良計,漢軍入蜀之後燒掉棧道,以示無東顧之意,以此消除項羽的猜忌。随後,劉邦趁項羽伐齊之際,用大将韓信之謀,明修棧道以吸引章邯的注意力,避開章邯的正面防禦,從故道暗度陳倉(陝西寶雞),出其不意,一舉平定三秦。
韓信暗度陳倉行軍地圖
韓信的“暗度陳倉”之計,被收入《三十六計》之中,其謀曰: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意思是向敵人顯示一定的佯攻動作,吸引對方的注意力,利用敵人靜心專注而産生的思維盲點進行攻擊,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人的注意力有幾個基本原理:
一,人們往往會關注動的物體或者發聲的物體,對靜止不動的物體不會關注。
二,對于奇特的标新立異的事件會關注,對熟悉的事物往往選擇忽視。
三,行為人認為重要的東西,觀察者也往往認為重要。對于重要的東西,往往會更加專注。
韓信的計策,是充分利用了這些原理。棧道是巴蜀通往漢中的重要路徑,符合一般的思維慣性:欲進入漢中,需要修複損壞的棧道。是以,當韓信派兵進行大張旗鼓的棧道修複行動,是“示之以動”,這個行為足以讓觀察者緊張,進入備戰狀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漢軍修複棧道的行動之上。這就忽視了其他地方的防禦。
在《孫子兵法》中也有同樣的說法: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也就是說,人的注意力、資源都是有限的,有所強必有所弱,不可能面面俱到。當你能調動對手将注意力和軍事資源集中于一處,那就意味着你将獲得很多可攻擊的軟肋。
楚漢争霸形勢圖
總結:
1,人的精力有限,面對資訊超載,大腦會進行自動的屏蔽與集中,這就是人腦注意力的機制,當選擇性的專注于某些資訊之時,就會忽視其他的資訊,這就形成了“盲點”。如果能控制人的注意力,就能利用人思維及視覺的盲點實行欺騙。控制了注意力就控制了行為方式。
2,通過示之以動、标新立異、利害得失的手段能有效的吸引觀察者的注意力。
3,《三十六計》中的“暗度陳倉”之計,是《周易》益卦的推演。益卦上巽下震,風雷激蕩而相益。在合适的時機而動,則受益。在此計中,明修棧道為佯動,暗度陳倉為真動,一明一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