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作者:清幽君J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童话故事中,人鱼公主最终变成了泡沫,永远消失在了海面。

迪士尼版《海的女儿》给了人鱼公主一个圆满的结局,让她与王子喜结连理,却改变了原著作者的立意。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而1986年苏联版《海的女儿》,相较于迪士尼的版本,反而更加贴近原著,完美呈现出真正人鱼公主的模样。

在一个现代旅游景点,这里有一座“海的女儿”的雕像。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美人鱼的故事,经过导游的口述,如一幅画卷,徐徐向游客们展开。

导游说:“在安徒生所处的年代,人们都认为,爱情是存在的,而人鱼却不存在。”

他不知道,此时在围栏下的海面,有一条鱼却在嘲笑岸上的人类:

这些鱼唇的人,事实恰恰相反;真正不存在的是爱情,而不是人鱼。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就在这片海域的深处,存在着一座水晶宫殿,里面生活着人鱼。

当人鱼年满15岁时,他们会获得一次游到海面上的机会。

趁这个机会,人鱼可以观赏一会陆地。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而故事中的人鱼公主,她在年满十五岁的那天,遇见了落难的王子。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如大家所了解的故事情节一样。

人鱼公主对俊美的王子一见倾心。

并不单单是因为对方俊美的外表,也是为王子临危不惧的勇敢而动容。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于是,在王子因为桅杆断裂而落入海中之时;

善良的人鱼公主选择了救人。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再顺便凑近看看男神的帅脸。

人鱼公主:命都救了,看看脸不过分叭?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将王子放置在岸边的礁石之上,人鱼公主凝望着王子沉睡的面庞;

用歌声治愈他的身体,也馈赠给对方祝福和力量。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这里的歌词也阐明了人鱼公主爱上王子的原因:

她见证了王子与命运搏斗,明明其他人都选择了放弃,只有他孤军奋战,王子却依旧没有向命运低头。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随着歌声落下,原本失去呼吸的王子der一下就活了。

这也意味着,捡漏王出现。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生人出现,因为人鱼不能出现在人前。

人鱼公主直接吓得尾巴一甩,溜得飞快。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人鱼跑了,但没有完全跑。

她躲在礁石之后,暗中观察王子这边的情况。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此时的人鱼公主还不知道,她现在看的节目,叫做《演员的诞生》。

在苏联版《海的女儿》中,邻国的公主早在之前,便已经认识王子。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也就是说,邻国公主救王子的目的本身便不单纯。

这一点,从后面的剧情中也能够窥知一二。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先说现在吧,王子已经被人鱼救活,现在有了知觉。

耳边传来邻国公主咋咋呼呼的声音,他便睁开了眼睛。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然后他就看到了公主的脸蛋。

顺便错认了救命恩人。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认了一波假恩人、真捡漏专家之后。

王子就“安详”地晕过去了。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确认人还没有狗带,公主们就将王子抬回了城堡。

这个“抬”,是动词。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这个姿势就离谱,这是在举盾牌吗?

面对离去的王子,人鱼公主也只能伸伸“尔康手”。

毕竟不能暴露在人前。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讲到此处的导游,直呼美人鱼这是遇到了爱情。

毫无希望又美丽的爱情。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而在鱼妈妈的口中,美人鱼只是产生了奇怪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动画中的美人鱼是绿色鱼尾。

emmmmm,这个颜色给了太多暗示。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回到水晶宫,其他未满15岁的人鱼纷纷上前,询问美人鱼看到了什么?

是白雪皑皑的山峰、奔驰的骏马、五彩缤纷的灯光,亦或者巍峨凌冽的城墙……

然而美人鱼的回答却是:我什么都没有看到,除了他(王子)。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美人鱼只看见了他。

便以为,他已经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于是她找上海底的女巫,想要用自己美妙的人鱼之声,换取一双能够行走的腿。

即便女巫告诉她,她走得每一步,都会犹如行走在针尖刀锋。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美人鱼之前,也有其他人鱼来到女巫这里换取双腿。

对方是美人鱼奶奶的奶奶(后文直接称呼先祖)。

在这一段剧情,女巫并没有交代美人鱼先祖的结局,只是告诫美人鱼两点。

其一,换了双腿之后,美人鱼便丧失了回到海底的资格;

其二,如果王子迎娶他人,美人鱼会心碎,在晨光下化为泡沫。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即便知道了后果,美人鱼依旧选择了换取双腿。

拥有双腿的她每走一步都疼、每走一步都痛。

但她失去了声音,即便疼如刀绞,也无法呐喊一声。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得到了双腿,美人鱼获得了上岸的机会。

她也如愿与王子相遇。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王子看见她的第一句话是:

你很像那个救了我生命的人。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戏剧化的一幕诞生了。

邻国公主替代美人鱼成为了王子的救命恩人,而王子,将美人鱼错认成邻国公主。

此刻,王子的每一句告白,就像是编剧在写“离谱”。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王子记得美人鱼的歌、邻国公主的相貌。

然而此时的美人鱼已经失去了她的声音。

王子:你沉默不语吗?

原来你是哑的。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美人鱼:哦。你礼貌吗?

原来你是傻的。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被戳了痛脚的美人鱼原本内心很不爽,但王子这搓衣板跪得很快。

怒火还没有窜起来,就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淹没。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王子的道歉让美人鱼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她凝视着王子的英俊的面庞,心中却在畅想着:

如果对方知道了发生的一切,会不会爱上自己?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美人鱼的脑洞中,王子知道了一切。

知道了她救了他,知道这一场用声音和痛苦为代价换来的相遇,知道她心中炽热的爱……

于是,美人鱼得到了王子的垂怜。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然而现实却是,美人鱼尚未来得及将一切和盘托出。

邻国公主却已经找上门来。

此时的王子,尚且对着美人鱼表忠心:我只需要你,我的奇迹。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憨厚的小矮子侍女。

笔者已经留下了这个侍女偷偷戴王冠的“罪证”。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侍女在外面看到王子的轮船出现后,便急着叫公主出来。

这毕竟是相亲,公主出场之前势必要穿衣打扮。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而另一边,王子正带着美人鱼面见邻国国王。

明明是和国王的女儿相亲,此时却拉着美人鱼的手。

猖狂就两个字,你演绎得很到位。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周围的大臣都在窃窃私语。

大臣A:啧啧啧,真是世风日下。

大臣B:哎,咱们公主除了矮了点、丑了点、憨了点,哪里比不上这个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丫头。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大臣B:天哪你看到没,咱们公主被人绿了。

大臣C:这也太过分了。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大臣C:快去叫公主,小三已经带着王子来打国王的脸了。

大臣D:好的了解。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闲话就这样在邻国的大臣之间,一个一个得传下去。

有的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儿。

到了最后一位的版本,已经是“小三带着王子骗婚邻国,准备靠联姻合谋统治这个国家”了。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于是最后一位赶忙连滚带爬地却找公主过来。

可以,这种传声姿势很强。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原本传话的人一看有人去找公主,也知道自己捅了娄子。

见拦不住人,就只装作无事发生。

众人一扫放在的八卦表情,满脸肃穆。

就差把“凡尘俗世,与我无关”写脸上。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片刻之后,万众期待的公主终于出现。

注意公主此时的穿着:她没有穿侍女手中为她准备的衣裙,而是特意穿上了那天夜晚的服饰。

她的目的显而易见。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一切都如她所愿。

王子认出了她。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王子对着公主表白时,公主的表情可谓是微妙之际。

当王子说到那天夜晚与她相遇的情景时,公主的表情十分自得。

堪称邪魅一笑。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而当王子说到公主救他性命之时。

公主的笑容逐渐变得勉强,表情也逐渐不善。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配合上王子被救那天夜晚的背景,显而易见,这个公主从头到尾都清楚:

自己并非是王子真正的救命恩人。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现在公主这边的线索已经基本浮出水面:

根据王子的表现可知,此前他并不认识的公主。

何种情况下才能出现邻国公主单方面认识王子的情况呢?

除非公主曾经有意调查过王子的信息。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再配上侍女对于王子拜访异常的重视和公主刻意复制那晚的装扮,不难看出,公主对王子怀揣着某种目的。

或许是爱情、或许是利益。

而王子这边呢?

刚刚还非美人鱼不可,现在见到“救命恩人”,立刻就做出了选择。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还若无其事地提出:美人鱼应该和他一样,为他找到救命恩人的行为而高兴。

美人鱼:反正人已经哑巴了。

从现在起,我的母语就是无语。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笔者说王子渣真的不是乱说。

之前还和美人鱼搞暧昧,现在结婚还让人家当伴娘,给新娘提裙子。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回国的船上,他还向公主解释:

美人鱼就像是我的妹妹一样。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王子:你就像我的亲妹妹。

美人鱼:无语。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王子和公主幸福牵手的时候,还谈论着那晚的歌曲。

王子询问公主,那晚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公主的回答很有水平:

我有唱歌吗?不记得了。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一旁听他俩对话的美人鱼:无语。

就在美人鱼回想着女巫的告诫,准备安静等死的时候,她的好姐妹出现了。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她们从女巫手中拿到一个外挂:

只要美人鱼使用,不仅她能够变回人鱼,回到海底;公主和王子还会葬身在暴风雨中。

美人鱼:还有这种好事?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想什么呢?

女巫能够提供外挂,美人鱼的姐妹势必要付出代价。

她们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水晶宫、美丽的发辫、珠宝、王冠……

为了将美人鱼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有一说一,其实她们短发也挺好看的。

只要美人鱼在天亮之前打开这个暴风雨容器。

所有的事情都会回归正轨。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美人鱼:正轨个铲铲,我选择出轨。

自从选择了无语当做母语,美人鱼便悟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私欲而起,也应该随着她的消亡而结束。

无论是王子公主、人鱼姐妹,都不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于是最后,她选择将容器丢回海中,还给姐妹。

这样她们便能够换回自己东西。

而变成泡沫的她,也能够永远地将无语当成自己的母语。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美人鱼离开后,海面上再次回荡着她的歌声。

憨憨王子依旧认为这是公主唱过的歌曲。

伴随着歌声,他与公主深情相拥。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而公主呢?

自始至终,她都选择了隐瞒美人鱼曾经存在的痕迹。

这场针对王子的争夺中,她从头至尾都是赢家。

苏联版中的人物形象,与原著中的形象更为贴合。

没有刻意美化,也没有过度丑化。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在原著中,美人鱼是想要通过人类的爱,摆脱人鱼三百年就会灰飞烟灭的宿命,获得永恒的灵魂。

这也是美人鱼执著地在无尽痛苦中走向爱情的原因。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至于她最后的结局,美人鱼因为放弃杀王子的行为而获得了认可;最后依靠三百年的劳动来获得永恒的灵魂。

本质上,宣扬的是放弃依附男人,靠着自己的双手达成目的,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一切正如桥下的鱼所说:这个故事中没有爱情,真正存在的只有美人鱼。

相比较迪士尼版本的《小美人鱼》,苏联版在立意上显然更加贴合原著。

而这样的小美人鱼,才是真正的、勇敢又仁慈的人鱼公主。

虽然王子和公主的行为真的很让人生气。

1968年苏联版《海的女儿》,比迪士尼更贴近原著,邻国公主心机无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