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童話故事中,人魚公主最終變成了泡沫,永遠消失在了海面。

迪士尼版《海的女兒》給了人魚公主一個圓滿的結局,讓她與王子喜結連理,卻改變了原著作者的立意。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而1986年蘇聯版《海的女兒》,相較于迪士尼的版本,反而更加貼近原著,完美呈現出真正人魚公主的模樣。

在一個現代旅遊景點,這裡有一座“海的女兒”的雕像。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美人魚的故事,經過導遊的口述,如一幅畫卷,徐徐向遊客們展開。

導遊說:“在安徒生所處的年代,人們都認為,愛情是存在的,而人魚卻不存在。”

他不知道,此時在圍欄下的海面,有一條魚卻在嘲笑岸上的人類:

這些魚唇的人,事實恰恰相反;真正不存在的是愛情,而不是人魚。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就在這片海域的深處,存在着一座水晶宮殿,裡面生活着人魚。

當人魚年滿15歲時,他們會獲得一次遊到海面上的機會。

趁這個機會,人魚可以觀賞一會陸地。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而故事中的人魚公主,她在年滿十五歲的那天,遇見了落難的王子。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如大家所了解的故事情節一樣。

人魚公主對俊美的王子一見傾心。

并不單單是因為對方俊美的外表,也是為王子臨危不懼的勇敢而動容。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于是,在王子因為桅杆斷裂而落入海中之時;

善良的人魚公主選擇了救人。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再順便湊近看看男神的帥臉。

人魚公主:命都救了,看看臉不過分叭?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将王子放置在岸邊的礁石之上,人魚公主凝望着王子沉睡的面龐;

用歌聲治愈他的身體,也饋贈給對方祝福和力量。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這裡的歌詞也闡明了人魚公主愛上王子的原因:

她見證了王子與命運搏鬥,明明其他人都選擇了放棄,隻有他孤軍奮戰,王子卻依舊沒有向命運低頭。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随着歌聲落下,原本失去呼吸的王子der一下就活了。

這也意味着,撿漏王出現。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生人出現,因為人魚不能出現在人前。

人魚公主直接吓得尾巴一甩,溜得飛快。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人魚跑了,但沒有完全跑。

她躲在礁石之後,暗中觀察王子這邊的情況。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此時的人魚公主還不知道,她現在看的節目,叫做《演員的誕生》。

在蘇聯版《海的女兒》中,鄰國的公主早在之前,便已經認識王子。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也就是說,鄰國公主救王子的目的本身便不單純。

這一點,從後面的劇情中也能夠窺知一二。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先說現在吧,王子已經被人魚救活,現在有了知覺。

耳邊傳來鄰國公主咋咋呼呼的聲音,他便睜開了眼睛。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然後他就看到了公主的臉蛋。

順便錯認了救命恩人。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認了一波假恩人、真撿漏專家之後。

王子就“安詳”地暈過去了。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确認人還沒有狗帶,公主們就将王子擡回了城堡。

這個“擡”,是動詞。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這個姿勢就離譜,這是在舉盾牌嗎?

面對離去的王子,人魚公主也隻能伸伸“爾康手”。

畢竟不能暴露在人前。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講到此處的導遊,直呼美人魚這是遇到了愛情。

毫無希望又美麗的愛情。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而在魚媽媽的口中,美人魚隻是産生了奇怪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中的美人魚是綠色魚尾。

emmmmm,這個顔色給了太多暗示。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回到水晶宮,其他未滿15歲的人魚紛紛上前,詢問美人魚看到了什麼?

是白雪皚皚的山峰、奔馳的駿馬、五彩缤紛的燈光,亦或者巍峨淩冽的城牆……

然而美人魚的回答卻是:我什麼都沒有看到,除了他(王子)。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美人魚隻看見了他。

便以為,他已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于是她找上海底的女巫,想要用自己美妙的人魚之聲,換取一雙能夠行走的腿。

即便女巫告訴她,她走得每一步,都會猶如行走在針尖刀鋒。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美人魚之前,也有其他人魚來到女巫這裡換取雙腿。

對方是美人魚奶奶的奶奶(後文直接稱呼先祖)。

在這一段劇情,女巫并沒有交代美人魚先祖的結局,隻是告誡美人魚兩點。

其一,換了雙腿之後,美人魚便喪失了回到海底的資格;

其二,如果王子迎娶他人,美人魚會心碎,在晨光下化為泡沫。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即便知道了後果,美人魚依舊選擇了換取雙腿。

擁有雙腿的她每走一步都疼、每走一步都痛。

但她失去了聲音,即便疼如刀絞,也無法呐喊一聲。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得到了雙腿,美人魚獲得了上岸的機會。

她也如願與王子相遇。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王子看見她的第一句話是:

你很像那個救了我生命的人。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戲劇化的一幕誕生了。

鄰國公主替代美人魚成為了王子的救命恩人,而王子,将美人魚錯認成鄰國公主。

此刻,王子的每一句告白,就像是編劇在寫“離譜”。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王子記得美人魚的歌、鄰國公主的相貌。

然而此時的美人魚已經失去了她的聲音。

王子:你沉默不語嗎?

原來你是啞的。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美人魚:哦。你禮貌嗎?

原來你是傻的。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被戳了痛腳的美人魚原本内心很不爽,但王子這搓衣闆跪得很快。

怒火還沒有竄起來,就被對方的甜言蜜語淹沒。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王子的道歉讓美人魚的心思活絡了起來。

她凝視着王子的英俊的面龐,心中卻在暢想着:

如果對方知道了發生的一切,會不會愛上自己?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美人魚的腦洞中,王子知道了一切。

知道了她救了他,知道這一場用聲音和痛苦為代價換來的相遇,知道她心中熾熱的愛……

于是,美人魚得到了王子的垂憐。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然而現實卻是,美人魚尚未來得及将一切和盤托出。

鄰國公主卻已經找上門來。

此時的王子,尚且對着美人魚表忠心:我隻需要你,我的奇迹。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憨厚的小矮子侍女。

筆者已經留下了這個侍女偷偷戴王冠的“罪證”。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侍女在外面看到王子的輪船出現後,便急着叫公主出來。

這畢竟是相親,公主出場之前勢必要穿衣打扮。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而另一邊,王子正帶着美人魚面見鄰國國王。

明明是和國王的女兒相親,此時卻拉着美人魚的手。

猖狂就兩個字,你演繹得很到位。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周圍的大臣都在竊竊私語。

大臣A:啧啧啧,真是世風日下。

大臣B:哎,咱們公主除了矮了點、醜了點、憨了點,哪裡比不上這個不知道從哪兒來的丫頭。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大臣B:天哪你看到沒,咱們公主被人綠了。

大臣C:這也太過分了。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大臣C:快去叫公主,小三已經帶着王子來打國王的臉了。

大臣D:好的了解。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閑話就這樣在鄰國的大臣之間,一個一個得傳下去。

有的話,傳着傳着就變了味兒。

到了最後一位的版本,已經是“小三帶着王子騙婚鄰國,準備靠聯姻合謀統治這個國家”了。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于是最後一位趕忙連滾帶爬地卻找公主過來。

可以,這種傳聲姿勢很強。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原本傳話的人一看有人去找公主,也知道自己捅了婁子。

見攔不住人,就隻裝作無事發生。

衆人一掃放在的八卦表情,滿臉肅穆。

就差把“凡塵俗世,與我無關”寫臉上。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片刻之後,萬衆期待的公主終于出現。

注意公主此時的穿着:她沒有穿侍女手中為她準備的衣裙,而是特意穿上了那天夜晚的服飾。

她的目的顯而易見。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一切都如她所願。

王子認出了她。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王子對着公主表白時,公主的表情可謂是微妙之際。

當王子說到那天夜晚與她相遇的情景時,公主的表情十分自得。

堪稱邪魅一笑。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而當王子說到公主救他性命之時。

公主的笑容逐漸變得勉強,表情也逐漸不善。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配合上王子被救那天夜晚的背景,顯而易見,這個公主從頭到尾都清楚:

自己并非是王子真正的救命恩人。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現在公主這邊的線索已經基本浮出水面:

根據王子的表現可知,此前他并不認識的公主。

何種情況下才能出現鄰國公主單方面認識王子的情況呢?

除非公主曾經有意調查過王子的資訊。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再配上侍女對于王子拜訪異常的重視和公主刻意複制那晚的裝扮,不難看出,公主對王子懷揣着某種目的。

或許是愛情、或許是利益。

而王子這邊呢?

剛剛還非美人魚不可,現在見到“救命恩人”,立刻就做出了選擇。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還若無其事地提出:美人魚應該和他一樣,為他找到救命恩人的行為而高興。

美人魚:反正人已經啞巴了。

從現在起,我的母語就是無語。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筆者說王子渣真的不是亂說。

之前還和美人魚搞暧昧,現在結婚還讓人家當伴娘,給新娘提裙子。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回國的船上,他還向公主解釋:

美人魚就像是我的妹妹一樣。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王子:你就像我的親妹妹。

美人魚:無語。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王子和公主幸福牽手的時候,還談論着那晚的歌曲。

王子詢問公主,那晚的歌曲叫什麼名字?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公主的回答很有水準:

我有唱歌嗎?不記得了。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一旁聽他倆對話的美人魚:無語。

就在美人魚回想着女巫的告誡,準備安靜等死的時候,她的好姐妹出現了。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她們從女巫手中拿到一個外挂:

隻要美人魚使用,不僅她能夠變回人魚,回到海底;公主和王子還會葬身在暴風雨中。

美人魚:還有這種好事?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想什麼呢?

女巫能夠提供外挂,美人魚的姐妹勢必要付出代價。

她們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水晶宮、美麗的發辮、珠寶、王冠……

為了将美人魚從死亡中拯救出來。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有一說一,其實她們短發也挺好看的。

隻要美人魚在天亮之前打開這個暴風雨容器。

所有的事情都會回歸正軌。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美人魚:正軌個鏟鏟,我選擇出軌。

自從選擇了無語當做母語,美人魚便悟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私欲而起,也應該随着她的消亡而結束。

無論是王子公主、人魚姐妹,都不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于是最後,她選擇将容器丢回海中,還給姐妹。

這樣她們便能夠換回自己東西。

而變成泡沫的她,也能夠永遠地将無語當成自己的母語。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美人魚離開後,海面上再次回蕩着她的歌聲。

憨憨王子依舊認為這是公主唱過的歌曲。

伴随着歌聲,他與公主深情相擁。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而公主呢?

自始至終,她都選擇了隐瞞美人魚曾經存在的痕迹。

這場針對王子的争奪中,她從頭至尾都是赢家。

蘇聯版中的人物形象,與原著中的形象更為貼合。

沒有刻意美化,也沒有過度醜化。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在原著中,美人魚是想要通過人類的愛,擺脫人魚三百年就會灰飛煙滅的宿命,獲得永恒的靈魂。

這也是美人魚執著地在無盡痛苦中走向愛情的原因。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至于她最後的結局,美人魚因為放棄殺王子的行為而獲得了認可;最後依靠三百年的勞動來獲得永恒的靈魂。

本質上,宣揚的是放棄依附男人,靠着自己的雙手達成目的,進而實作自身價值。

一切正如橋下的魚所說:這個故事中沒有愛情,真正存在的隻有美人魚。

相比較迪士尼版本的《小美人魚》,蘇聯版在立意上顯然更加貼合原著。

而這樣的小美人魚,才是真正的、勇敢又仁慈的人魚公主。

雖然王子和公主的行為真的很讓人生氣。

1968年蘇聯版《海的女兒》,比迪士尼更貼近原著,鄰國公主心機無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