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芥川龙之介小说散文集《罗生门》

作者:读后记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期间开始写作。代表作品有《罗生门》《竹林中》《鼻子》《偷盗》等。

——摘自头条百科

出生8个月后,母亲精神失常,被无子舅父收养,独身姨母抚养。他身体孱弱、生性敏感、个性压抑,35岁时服安眠药自杀。

因为敏感,所以对人性更对体味。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像寓言故事,揭示人性之恶,基调阴暗,读完感觉很“冷”。

代表作《罗生门》、《鼻子》的内容:

「日」芥川龙之介小说散文集《罗生门》
「日」芥川龙之介小说散文集《罗生门》

《罗生门》中两个情节印象深刻:1、老妇人为做假发从女尸上拔头发;——骇人

2、家丁反复抚弄脸上长脓的疖子。

——犹豫、纠结的心理

结尾的一句话蕴含深意:“家丁的下落,更无人知晓。”

——嗯,有那味儿,也许已经到了现在。

《鼻子》讲述一僧人因鼻子而烦恼。起初是因为长,不便且伤自尊。“五六寸长,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上下一般粗,像根细细长长的香肠,悬在脸当中。”觅得偏方缩短后,仍然怏怏不乐,因为人们为此窃笑。某天,鼻子恢复如昔日,僧人“舒畅的心情不觉重又来复。”原来是因为人们有这样的心理:

「日」芥川龙之介小说散文集《罗生门》

“长鼻子径自颤悠在黎明的秋风中。”——结尾滑稽讽刺。

《山药粥》中的人物“五品”神似“孔乙己”。“莫如此呀,各位仁兄!”别人捉弄他到难堪,“他才脸上堆着笑——是哭还是笑也分不清。”“像狗一样生活在周围的轻蔑之中。”“五品”想救助被孩子们欺负的狗却被辱骂,这一自讨没趣的情节,和孔乙己问小伙计“茴”字有几个写法很类似。“五品”对山药粥的执念与孔乙己对酒的酷爱,以及宴会场所众生态与酒馆场景相似。

有些是童话故事,《小白》讲述小白狗因见死不救而变黑被主人嫌弃,后改过自新见义勇为重新变白再获主人宠爱。教人行善。《蜘蛛之丝》描写一下地狱的大盗因行过一善而获佛祖降一条蜘蛛之丝。因担心其他人跟随扯断,大盗斩断而重堕苦海。

最喜欢《枯野抄》,描写的是俳谐大师去世时弟子们复杂的心理活动,“在紧张之中,又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换句话说,要来的终于来了,如释重负。”“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彼此一样的心思,悚然一惊。”此外,每个人都心情又各不相同:有的冷漠之极,甚至嫌恶,又掠过一丝自责;有的因悉心照顾过,“心里出奇的乱:既得意又悔恨”;有的漫不经心,却又难免生出些感慨,心里想着把师傅的作品辑录成集;有的恐惧,担心的下一个死的是不是自己。

「日」芥川龙之介小说散文集《罗生门》

虽冷酷却真实细腻。

散文《毛利先生》描写一位喜欢教人而又局促、祈求同情的英语教师,人物描写非常出彩。

有分析说,他虽然揭露鞭挞人性之恶,实际是向往善的,也许是这样吧,但需要全面阅读其作品,不然只看《罗生门》、《鼻子》等作品,只能让读者看到“恶”。

@头条读书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