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庆嫂的原型之一——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共产党领导下平凡的一兵

作者:拾麓

她曾是一名中学生,国家存亡之际,她抛头颅洒热血,毅然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她是沙家浜阿庆嫂的原型,曾带领群众打击日寇,亲手抓住一名汉奸,让敌人闻风丧胆。尽管遭受了敌人的酷刑折磨,她也依然咬紧牙关绝不吐露一个字。她就是铁血抗日女英雄朱凡。

阿庆嫂的原型之一——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共产党领导下平凡的一兵

【从青年学生到革命家】

朱凡原名陆慧卿,祖籍浙江宁波,后随父母迁居上海。在上海繁华的街道上,朱凡目睹了自己的国家被侵略者践踏,自己的同胞流离失所,革命的种子在她的心中萌芽。初中时,朱凡就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的救亡运动。到了高中时期,朱凡更是走在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最前列。

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朱凡又加入了上海女青年会成立的难童教养所,在那里,她教孩子们知识,使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又感受到了一丝家的温暖。

随着战火不断的蔓延,朱凡抗日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她与三个弟弟告别并照了最后的合影后,这位爱国女学生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有勇有谋的女书记】

1939年,朱凡加入了新四军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随后便跟随义勇军在苏(州)常(熟)太(仓)抗日民主游击区参加革命工作。翌年初,朱凡正式成为一名党员。随后又调至苏州任中共横沔区委书记(横沔就是我们现在的沙家浜)。期间,朱凡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当地的党员和群众组成游击队,极大的打击了日伪军嚣张的气焰。

一次深夜,游击队的驻地潜入了一个日伪军,当时游击队的主力部队又正好在外与日伪军打斗,朱凡面对手里有枪的敌人依旧临危不惧,冷静的与日伪军周旋,并且出其不意地抄起身后的一把柴刀,将日伪军控制住。

【英勇就义】

1941年7月,日伪军纠集起3万多人用碉堡、篱笆将苏、常、太地区的游击区进行隔离封锁后,又派兵进入根据地进行扫荡。

朱凡原本可以和大部队一起离开的,但她想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基地刚刚有了效果,舍不得就此放弃,于是主动请求留下来坚持战斗。

7月中旬的某一天,朱凡约了几个战友到尼姑堂开会。组织里的叛徒袁海根将朱凡等人出卖,引来日军埋伏在张泾村,朱凡等人不幸被鬼子俘虏。

朱凡被捕后,敌人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妄图用高压手段迫使她说出新四军活动和掩藏给养的地方,然而敌人得到的只是痛斥怒视。

日军用军刀一片片地割下她胸部的肉,鲜血喷涌而出,剧烈的疼痛使她全身痉挛,但朱凡依然保持抗日战士坚贞不屈的凛然正气。

日军黔驴技穷,就惨无人道地用麻绳把朱凡的一只脚腕死死地系在河边的梅花桩上,另一只脚腕绑在汽艇尾部,汽艇开足马力向前冲去,把朱凡身体撕成两半。朱凡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

【她就是阿庆嫂的原型之一】

在沙家浜革命纪念馆中,记录着1939年沙家浜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戏剧《沙家浜》就取材于此,剧中阿庆嫂以春来茶馆作为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安全转移伤病员。

后经过常熟沙家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严密考证,沙家浜镇文化站站长发现,朱凡与“阿庆嫂”有多处相似点。

 《沙家浜》中有一段最为著名的阿庆嫂与胡传魁和刁德一智斗的片段,现实中朱凡确与“胡传魁”智斗,1939年,胡肇汉仗着“十几个人,几十条枪”经常到沙家浜抢东西,只要胡肇汉一到,沙家浜的商家都要被洗劫一空,而朱凡当时的工作区域恰好是胡肇汉经常率兵抢劫的地区,朱凡的确与胡肇汉屡次展开“智斗”。

虽然戏剧人物不能与原型一一对应,但是当年坚持在沙家浜与日伪顽强斗争的新四军及为掩护新四军的沙家浜群众及组织,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他们在常熟这座城市,写下了一段段鲜为人知或永远不为人知的神秘传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