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书 | 华夏之名,需保留民族精神气节,看王夫之《船山遗书》

作者:80后读书日记

#知识创作人第七季#

读书 | 华夏之名,需保留民族精神气节,看王夫之《船山遗书》

努尔哈赤入关,风卷残云,崇祯殉国,吴三桂倒戈异帜,李自成的农民军功败垂成,或战死或投降。只有保留精神气节者尚维系华夏之名,比如王夫之,比如曾静,他们认为,自古华夷不两立,所以他们宁死不服。王夫之躲到深山里,上不与清庭共天,下不与清庭共地,四十年杳无音信。

曾静是湖南永兴县人,号蒲潭先生。县学生员,授徒为业,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雍正为了和曾静讲道理,专门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为清朝统治找合法性,曾静却不依不饶。但雍正治下,曾静毫发无损。被曾静唾弃了一辈子之后,雍正带着遗憾莫名离世,成为野史的谈资素材。乾隆即位后将文字狱发挥到登峰造极,曾静最终被乾隆处死。

读书 | 华夏之名,需保留民族精神气节,看王夫之《船山遗书》

王夫之在山中一直反思,宋朝为什么会亡国,明朝为什么会亡国,神州为什么会二度陆沉。他反思的结果就是《船山遗书》。这是一套恢宏磅礴气象万千的思想巨著。明朝虽亡,但是文化上的华夏,精神上的华夏却被王夫之保留在《船山遗书》中。

读书 | 华夏之名,需保留民族精神气节,看王夫之《船山遗书》

这种思想几十年后,在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心里生根发芽,持续发酵。野史传闻洪秀全到长沙的时,左宗棠曾拜会他,大有合作干一番大事的打算。但是左宗棠听到洪秀全的那套造反理论,左宗棠顿然心灰意冷。左宗棠心想,面对当前局势,你的理论体系就是错的,岂不是地理上的华夏已经亡了,还要亡精神上的华夏吗?

左宗棠这个判断在当时汉族知识分子里是一种普遍认知。地理疆域已亡,精神疆域不可再亡。所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们纷纷举兵,捍卫文化和精神上的华夏,不可亡于“外教”。

今天来看,这些知识分子,有没有想过恢复中国呢,当然是想过的。否则左宗棠就不会去拜会洪秀全。但当时的情况是,力有不逮,只能保中华,不能复中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这样的基调。

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生存的年代是保中华阶段。内有异族统治,外有倭寇扣关,能保住中华,对于李鸿章们来说,已经是竭尽全力。到了袁世凯,孙中山,晚清危机四伏,权力此消彼长,于是复中国一事就提上日程。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也都顺势而为、顺理成章。

纵观历史,宋亡之后,传统文化和精神意义下的华夏已然不复存在。1279年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彻底溃败。华夏第一次尽数落入游牧民族之手。

谈及宋朝,谈及崖山海战总让人心怀怅惘,因为南宋之后,元明清的社会再也没能呈现出宋人有过的尊严与风骨,那段用礼仪、善良与法治构筑的历史成了遥远虚幻的民族记忆。然而把这种痛惜用“崖山之后无中国”一言概之,则又以偏概全且用力过猛了。因为这句话一举否定了承继至今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以此来看,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当然令人肃然起敬,理应推崇膜拜和继承发扬,但也不能僵化迂腐的认识历史。在思想碰撞和民族融合的潮流中,中华文化终究将以崭新模样保存发扬。而今人更需深思,若没有足够的历史阅读和思想沉淀,对国事社情、国别比较、民族性格、人性善恶,不易轻言对错是非。

深沉的博览和广阔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中华文化,才能付诸于理性的应用,也是我们去伪存真、继承发扬传统的最好方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