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作者:石说大史话

关宁锦防线指的是明朝后期,为了抵御后金攻略,以山海关、宁远、锦州为据点所构筑的一道防线。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其中,山海关是后盾,宁远是中坚,锦州是前沿。有人评价关宁锦防线固若金汤,是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松锦大战前,是后金(满清)无法逾越的天堑。

然而现实是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时期,曾先后三次占领锦州地区,又主动放弃。至于原因很少理解,辽西一带不适合种庄稼,还要与明军死磕,对于后金来讲,实在没有修筑堡垒的必要。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而且,从公元1629年开始,皇太极得以绕过关宁锦防线,借道蒙古直逼明朝京师,所谓的关锦宁防线好像也没什么用了。

公元1619年,明朝刚经历了萨尔浒惨败。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一直到天启元年(公元1621),明朝在和后金的对抗中节节败退。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1622年,努尔哈赤发动河西攻势,王化贞失败后放弃锦宁地区,退入山海关。这一年,山海关以外已无明朝一兵一卒!

山海关再往南就是北京,大明皇帝就住在这里。一旦山海关被攻克,这个时候大明朝可没有于谦,没有能力组织一场北京保卫战。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再后来嘉靖年间发生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直逼北京,明朝只能依靠各地勤王,然而这些勤王的兵马非但没有打退敌人进攻,反倒成了京师周遭百姓的负担……

天启皇帝就是再傻,关乎到自身安全问题也不会懈怠。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这个时候,天启的老师孙承宗站了出来,经过到实地现场考察以后,自请为蓟辽督师。在皇帝的支持下,打造了一条固若金汤的关锦宁防线。

对于皇帝来讲,山海关当然是要守的,而将宁远、锦州作为防线,则意味着将防线前移,可以得到一片战略缓冲区。退一步可以积极防御,进一步也能将战火移至山海关以外,保证京师的安全。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从1622年到1626年的四年时间里,努尔哈赤并没有对锦宁一带发起进攻。

大概真的是明朝的这道防线固若金汤,从而成就了孙承宗的名声。《明史》记载:“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只是这一切都是要花钱的,城池的修建,兵器、战甲的购置,军队的粮饷……

兵科给事中李鲁生在奏疏中写道“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不否认朝廷不少官员只会打嘴炮,但人家说的也是事实,关宁锦防线防守有余,进取不足。

当时的明军缺乏野战能力,就连袁崇焕也认为对付后金只能“凭坚城以用大炮一著。”但是想要凭借修地堡一路推到对手家,并不容易。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后金骑兵能力比明军机动性强,你可以修城,人家可以拆,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战争的决定的权不在明军手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明朝没钱!别看明朝地盘广大,明朝后期正值小冰河期,旱灾、水灾瘟疫,导致北方颗粒无收,江南工商业虽然发达,东林党为了自己腰包不希望朝廷收税。

关宁锦防线,古代中国防御体系的巅峰,还是拖垮明帝国的稻草

再有就是所有封建王朝后期的通病——土地兼并,有地的都是皇亲、士绅,朝廷只能把手伸向没地的农民。

农民虽然好欺负,兔子急了也咬人,明朝最终便是被农民起义所葬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