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作者:聪慧听雨观风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永乐皇帝在历史上称之为“大帝”,远征漠北,营建紫禁城,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可谓文治武功。其在艺术方面,尤其是瓷器烧造方面也有着自己强烈的追求与偏好。《明太宗实录》曾记载,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归。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

令永乐皇帝甚适于心的瓷器究竟是什么,明代万历年间,王世懋在著作《二酉委谭》中提出永乐时期的瓷器以“甜白为常,苏麻离青为饰,鲜红为宝”。这三类瓷器,理应代表了永乐皇帝内心中最为喜好的瓷器品类。

甜白釉瓷器创烧于永乐时期,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称。燕京乃是元朝旧都,白色是元朝所崇尚之色,因而在此地当藩王的朱棣,或多或少受到元朝风气之影响,喜爱白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明永乐 甜白釉僧帽壶 上海博物馆藏

在燕王发动“靖难之役”之前,姚广孝曾提出要赠予朱棣一顶“白帽子”,朱棣乃为藩王,王上加一白字,便为皇字,暗指帮朱棣夺取皇位。之后朱棣靖难成功,理应也把白色当做了自己的幸运色。

永乐甜白釉给人整体营造出恬静优雅的艺术感觉,釉质肥厚,十分耐看。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永乐皇帝对烧造红釉的兴趣也逐渐提升起来。首先,明朝属火德,红色乃是明朝的国色,象征着朱明王朝的繁盛与永久,必定受到皇室的重视。其次,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加强,投入到御窑厂生产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越来越多,制瓷工艺的成熟,才使最难烧造的高温铜红釉,在永乐时期终于发出纯正的红色。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明永乐 鲜红釉高足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温红釉是以铜做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制而成,由于对烧成温度以及气氛的准确度要求极高,所以亦是最难烧造的颜色釉瓷器。永乐鲜红釉,具有红釉瓷器的开创地位,犹如红宝石一般的颜色,深受后世追捧。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明永乐 青花蕉石竹纹玉壶春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永乐的青花瓷器,以苏麻离青为料,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苏麻离青是一种含铁量高,含锰量低的青花颜料。用它绘制的纹饰,往往带有晕散效果。在釉料沉积之处,还有黑色的铁锈斑闪烁其间。整体画面犹如泼墨山水般的晕染与洒脱。

明永乐 甜白釉盘

尺寸:直径18.9厘米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明永乐 鲜红釉盘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此盘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铜红釉,口沿因高温熔融使红釉垂流而显露出白色胎骨,俗称“灯草边”,足底施白釉。釉色鲜艳,造型规整,是永乐鲜红釉瓷的代表。

明永乐 青花折枝瓜果纹大碗

尺寸:直径25.5厘米,高13厘米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大型明代永乐青花碗的存世数量非常稀少,装饰纹饰通常以上等钴料描绘而成。此件大碗外壁分别绘有折枝柿子、石榴、枇杷、桃纹,围绕碗心绘制一圈缠枝莲纹,碗心圆框内绘有双扁菊纹,装饰非常复杂。缠枝莲以及四果纹的画法流畅,枝蔓、叶茎绘画洒脱。整体工艺精美,色泽鲜艳,纹饰设计别具巧思,造型端庄大气,不失为永乐青花瓷的杰作。

明永乐 外鲜红釉内青花勾莲纹碗

尺寸:直径11.4厘米,高5.8厘米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甚适于心——永乐甜白釉、鲜红釉、青花瓷

此件永乐外鲜红釉内青花莲纹碗侈口,口以下内收,底部较为丰满,圈足。外壁为鲜红釉,内壁口沿装饰卷草纹一周,里心双圈内绘制有勾莲一朵,青花呈色浓艳,有明显苏料铁锈斑痕迹。此碗烧造工艺极难,既要保证碗心内青花发色明艳,又要使外壁红釉发出鲜红色彩。青花与铜红釉烧成的最佳温度不同,兼具二者发色,必定要对窑温有绝对精准的控制。

此碗乃传世孤品,于已公开发表的公私藏中皆不见其踪影,体现着明代永乐时期御窑厂制瓷的巅峰水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