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顺治二年八月,南明唐王及其手下的活动

作者:通相圃生

庚辰,礼科给事中梁维本奏称六科职掌未明,诸臣不无瞻顾,请敕下吏科察照会典,将六垣职掌详列奏明,使官吏中缄默徇私者,难逃考功之法。允行此议。

户科给事中杜立德奏言治平之道有三,一曰敬天,凡开诚布公,懋德敦行,皆敬天之事也。一曰法古,凡建学明伦,维风善俗,皆法古之事也。一曰爱人,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之事也。旨批:所奏有裨治理,知道了。

辛巳,免霸、顺义等八州县本年被水税粮。

因礼部之请,清廷准许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著送一子入国子监读书。

壬午,清兵攻克松江。此前原明朝兵部右侍郎两广总督沈犹龙,偕中书舍人李待问、罗源知县章简等募壮士数千人守城。吴淞总兵吴志葵亦自海入江,结水寨于泖湖,总兵黄蜚拥千艘自无锡至,沈犹龙联络二帅,而明故参将侯承祖守金山卫,遥相应援。及清兵克嘉定,进取松江,吴志葵、黄蜚败于春申浦,城遂被围,至是城破,沈犹龙出走,中矢死。李待问守东门,章简守南门,城破,俱被杀。清兵遂攻金山,侯承祖与子世禄犹固守。城破,侯承祖巷战被获,清人劝他投降,回答说:“吾家食禄二百八十年,今日不当以死报国邪?”遂被杀。侯世禄中四十箭,亦被获不屈而死。

癸未,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率军回到卢沟桥,摄政王多尔衮派人谕示:因尔等有罪,应议处,故不遣人迎接。尔等可至午门会齐后,即各归家。阿济格率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等遵谕各自归家。

乙酉,南明唐王议防守清兵之事,以郑芝豹为前军左都督,奉守仙霞关外,命总兵黄蜚屯守太湖,以联络三吴。又准备于明春进兵,一路出浙东,一路出江右。

丁亥,清廷遣大学士李建泰祭先师孔子。

己丑,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率出征诸王、贝勒、贝子、大臣,及降清的南明宁南侯左梦庚等,陛见顺治帝。行礼毕,赐宴于午门内。又赐智顺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绣朝衣马匹等,其余从征外藩王、台吉、将佐亦各赐予金帛等物。

原明朝总兵高进忠此前已向清投降,此时上奏要求授官及给粮饷等,明廷回答:“诏书一至,即应薙发来归,为何窃据岛中,求加职衔,要索俸饷,殊非归顺之体。”

庚寅,南明唐王命总兵黄斌卿前往镇守舟山。

癸巳,免直隶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本年水灾税粮。

清廷平息原明朝之臣中的党争。此前,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桑芸、李森先、罗国士、邓应槐、吴达等,交章劾奏弘文院大学士冯铨,原系故明阉宦魏忠贤党羽,曾向大同总兵姜瓖索银三万两,向江禹绪索金一百两,其子冯源淮又设肴馔于弘文院,宴请并贿赂礼部侍郎孙之獬,遂收为伊标中军。又礼部侍郎李若琳,亦系冯铨党羽,其人庸懦无行,俱宜罢黜究治。请将冯铨父子肆诸市朝。命刑部鞫问无实,告发各官皆要反坐。摄政王传集大学士等及刑部各官,逐一鞫问,所劾冯铨、孙子獬、李若琳各款俱无实迹。因冯铨自投诚后,薙发勤职,孙之獬于众人未薙发之先,即行薙发,家属皆改穿满装,李若琳亦先薙发,故众人结党陷害之。摄政王谕示:“故明诸臣,各立党羽,连章陈奏,陷害忠良,酿成祸患,以致明亡。今尔科道各官,如何仍蹈故明陋习,陷害无辜。”给事中龚鼎孳对曰:“冯铨乃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冯铨曰:“魏忠贤作恶,故尔正法。前此铨即具疏告归乡里,如铨果系魏党,何为不行诛戮治罪?流贼李自成窃取神器,鼎孳何反顺陷害君父之李贼,竟为北城御史。”摄政王问:“此言实否。”鼎孳曰:“实。岂鼎孳一人,何人不曾归顺,魏徵亦曾归顺唐太宗。”摄政王笑曰:“人果自立忠贞,然后可以责人。己身不正,何以责人?鼎孳自比魏徵,以李贼比唐太宗,殊为可耻。此等人何得侈口论人,但缩颈静坐以免人言可也。此番姑从宽免尔等之罪,如再蹈故明陋羽,不加改悔,定不尔贷。”后数日,因李森先提出“请将冯铨父子肆诸市朝”之语过甚,令革其职。

戊戌,平西王吴三桂奏言:“臣原蒙恩准,以锦州、义州、宁远、中后所安插臣众,后内院将义州划出,留以牧马,将宁远、锦州、中右、中后前屯、中前所给臣安插人民。又按丁给地五晌。查各所房屋已为灰烬,地土瘠窪,仰祈增给改拨。又臣所统将吏关门血战,追剿庆都,均有微功,未蒙叙升,加与世袭。乞加恩典,用劝将来。”清廷令所司速议此事。

己亥,清廷遣侍卫阿晋、托克退、墨尔根等迎接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班师。

庚子,清兵贝勒博洛率明降将李成栋、刘良佐等攻克江阴。明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等拒守两月余,及松江破,吴志葵、黄蜚皆被执至江阴城下,令说城中人降。吴志葵说之,黄蜚不语,阎应元等屹不为动。清兵来益众,四围发大炮,城中死伤无数,犹自守。此后清兵从祥符寺后城入,众犹巷战,男妇投池井皆满。陈明遇及诸生许用皆举家自焚。阎应元赴水,被曳出,斩之。凡城守八十一日,城中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清军亦死伤七万五千余人,城破,清军屠城三日,杀死无辜数十万人。

乙巳,命大小衙门一应题奏本章,非经奉旨下部,不许擅以揭贴先行发抄。甚有原无本章,径以私揭妄付邮递以抄传者,此类严行禁止。以往者姑不追论,后有故犯者,一经察明,定与处治。若有隐徇不举者,亦一体察究。

丙午,派尚书觉罗郎球祭历代帝王。

梅勒章京屯泰报告在江西俘获原明朝钟祥王人等,清廷命令:故明诸王,无论大小,俱著赴京朝见。

丁未,因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出师索贿,摄政王命将其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固山额真谭泰削除公爵,降为昂邦章京,解固山额真任,令赎身,鳌拜罚银一百两,此次出征功绩,则不许议叙。

是月,南明唐王以原明辅臣黄景昉、尚书吕大器及故漕运总督路振飞、礼部侍郎朱继祚、工部侍郎曾樱俱为大学士。唐王所置阁臣至多,前后近三十人,但不让他们票旨,唐王皆亲为之。时郑芝龙为政,议简战守兵,自仙霞关外,宜守者一百七十处,计需守兵十万,战斗之兵亦需十万。闽、浙、两粤之饷不足支其半,乃请预借次年之税,又令臣下捐俸,劝绅士输助,征收府县银谷尚未解送者,官吏督迫,民众为之骚然。

是月,原明靖江王李亨嘉,世居桂林,闻南京破,招集诸蛮起兵,自称监国。时广西巡抚瞿式耜甫抵梧州,李亨嘉召之,不往,而檄思恩参将陈邦传助防,止蛮兵勿应。李亨嘉至梧,劫式耜,幽之桂林,遣人取其敕印。起初,瞿式耜议立桂王常瀛子,闻唐王监国,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至是为李亨嘉所囚,遂遣使贺唐王,同时乞援。而李亨嘉为两广总督丁魁楚所攻,不得不释放瞿式耜。瞿式耜遂与中军官焦琏召陈邦传,共执朱亨嘉,械送福州唐王,废为庶人,不久杀之。唐王封丁魁楚为平粤伯,留镇两广,擢升瞿式耜为兵部右侍郎,召入闽协理戎政,以晏日曙代抚广西。瞿式耜不入闽,退居广东。

是月,原明朝巡抚杨文骢败于京口,遂走苏州。清遣使招降,杨文骢袭杀招抚使,遂走处州。唐王在镇江时,与杨文骢交好,至是杨文骢遣使奉表称贺,郑鸿逵又数荐之,唐王乃授杨文骢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令其收复南京。而是时马士英拥兵渡江,欲谒见鲁王,鲁王诸臣力拒之,马士英乃投奔总兵方国安,谋取杭州。

是月,大顺军余部在湖广一带,清廷多次派人招降,除李过、高一功部外,有二十多万大顺军降清,但要求不剃发、发粮饷。李过、高一功部驻荆州、当阳间,对清廷的招抚,提出封爵及驻军湖南的要求。洪承畴奏报称,已顺者见粮饷匮乏而观望,未顺者则归服未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