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游记》,火眼金睛看真相,肉眼佛心看心相

作者:拾光净土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相信中国的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西游记》里的悟空法力高强,勇猛忠诚,火眼金睛,是无数孩子们的少年梦想,而唐僧的形象似乎被描述的比较脆弱、胆怯、不辨是非,以至于很多人在阅读或观看时对其不太喜爱,甚至有气愤谩骂的情绪发生。

如果你能拿着原着多读几遍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角度可以来看《西游记》,正如菩萨说得一句话:“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到真相,但唐僧的肉眼凡胎却能看到心相。”

《西游记》,火眼金睛看真相,肉眼佛心看心相

孙悟空能看到真相是聪明的,唐僧能看到心相是智慧的;聪明的悟空是一双凡眼,智慧的唐僧是一双佛眼。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结伴一路西行,在打妖精这个问题上,悟空与师父屡次发生冲突,师傅也多次动用了大招紧箍咒,但最终二人还是不得不去找观音菩萨来做评断。

悟空说师父,其实你眼睛看到的不是真的,看那哪吒的风火轮,它转起来的时候像一个光圈,但实际上是每个火球独立在轨道上运行,互不相交,是你的主管意识将其看成为一个火轮了。从这个事实我们可以得出,一切事物本身并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多个单一现象组成在一起形成的。所以师父您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不如俺老孙的火眼金睛,能够透过现象看穿到事物的本质,以后在打妖精这个问题上,您一定得听我的,我可保你安全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西游记》,火眼金睛看真相,肉眼佛心看心相

唐僧听完摇着光头感叹道,悟空你说的这些为师都懂的,为师并不是人妖不分,是你不懂得为师的心意啊,我们还是请菩萨来给你做开示吧。

于是乎,观音菩萨便问悟空,如你所言,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只能看到现象忽视了各个本质,那倘若你在一念之间,同时看总、别、同、异、成、坏,六相,你又会看到什么呢?

悟空愕然,便问菩萨:这相从何来呢?

观音菩萨:一切来自心相,这些年你降妖伏魔,你的火眼金睛看的都是真相,但你师父一双佛眼看到的却是心相。你明白了吗?

《西游记》,火眼金睛看真相,肉眼佛心看心相

所谓心相,世界万物相亲人妖平等,大悲心起又何来降妖除魔呢!

悟空漠然,唐僧潸然。

悟空一心打妖精,缘由是放不下妖精,放不下善恶之念。

唐僧一心感化妖精,感动天感动地,却感化不了悟空。

角度不一,次第不同,见解有异,自然相悖,我都应该去欣赏这个过程,而不是去一味地追求终点。取经路十万八千里,真正要取得真经其实就在这取经路上。

《西游记》,火眼金睛看真相,肉眼佛心看心相

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眼见为实是不变的真理,拥有的东西就理应存在,却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非常局限和片面的东西,我们拥有的一切只是众缘和合的假相;唯一永恒不变的只有这无常的变幻。

火眼金睛看到了真相,白骨精就是个妖精;师傅大慈大悲看到了心相,众生都具有的佛性。

《西游记》,火眼金睛看真相,肉眼佛心看心相

正所谓:信心不退,必到彼岸。

放下了自我执着的悟空,选择了相信慈悲的师傅,此时的悟空,悟了个空,金箍自解。

唐僧不会降妖捉魔,时常还因为善良仁慈而上当受骗,但他却能做上天入地的孙悟空的师傅,我想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宽厚慈悲,自带佛性,看到一切心相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