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作者:yiyi游记

这两天,“四大爷”的脑奔儿都弹了吗?我前段时间给《凤凰周刊》写了一篇“纪念甄嬛传十年”的文章,搬到自己的号里供大家娱乐一下吧。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在不久之前的河南台中秋晚会上,《甄嬛传》中饰演“沈眉庄”和“温实初”的两位演员,再次扮演起经典角色,这对剧中天人永隔的CP,终于在10年后的中秋节迎来了大团圆。两人的同框不仅登顶热搜,也让观众大呼不再意难平。

10年前,《甄嬛传》播出,连续24天创下收视率第一的佳绩。那时,还没人能预见,在之后的10年中,它还会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演员们的后续发展、对电视产业的震动,还是剧中金句、名场面不断被重新解读、嫁接,好像《甄嬛传》从未离开过我们,而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生活中,表情包、弹幕、知乎上的同人文、各种剪辑视频,以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后继者们,这种奇观如亚文化般存在着。《甄嬛传》的十年,既是宫斗剧的开启,也是宫斗剧的绝唱。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甄嬛传,超长的长尾效应

在今年的“答案奇遇夜”晚会中,《甄嬛传》中“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再次还原了剧中角色,来了一拨回忆杀。而晚会上,一位名为“麻辣菊花小团子”的知乎用户,因为不满剧中安陵容的结局,所以自发在网络上编写了67章的《甄嬛传之安陵容重生》的文章,希望可以改写安陵容的人生,感动得陶昕然掩面而泣,说话时数次哽咽。

好像10年间,《甄嬛传》从未淡出过观众的视野,且仍能在网络上轻轻松松就掀起现象级讨论。在另两部宫斗代表剧《如懿传》《延禧攻略》下架后,对《甄嬛传》去留的争论长时间霸占热搜;即将还完债务的罗永浩称会拍一部还债历程的纪录片,片名也要蹭《甄嬛传》热点,叫《真还传》。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甄嬛传》自2011年播出后,的确成绩斐然:连续24天收视率第一,连续34天网络点播量第一,在两岸三地一年内播放了29次,网络总点播量超过25亿次。哪怕有超过44万人打分,依然在豆瓣上保持着9.3的超高评分。排在它之前的,不是《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大宅门》这样的宏大正剧,就是《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传统经典。即便是与《士兵突击》《武林外传》《大宋提刑官》这些有群众基础的高分剧相比,《后宫甄嬛传》的“格局”似乎小了点。它不属于历史剧、战争剧、爱情剧,也不属于悬疑、喜剧、谍战,而是一个独立剧种:宫斗剧。但这并不妨碍它一红就红了10年。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这部剧为影视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中青年演员。主演陈建斌和孙俪自不必说,当时已是一线演员的两人凭此剧积累了更具粘性的国民度,蒋欣、蔡少芬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有网友调侃2021年白玉兰奖,简直可称之为“四郎和他的后宫团”:饰演“雍正”的陈建斌凭借《三叉戟》入围最佳男主角,“淳贵人”谭松韵(《以家人之名》)、“宁贵人”热依扎(《山海情》)入围最佳女主角,而入围最佳女配的“瑛贵人”毛晓彤则交出了话题剧《三十而已》。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剧播出不久,各种打着《甄嬛传》旗号的“厚黑学”就上架了,无处不在的皇权,严密的晋升体系,后宫与前朝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适用的场景便是职场,《从菜鸟到终极CEO:甄嬛传里的职场启示录》《看甄嬛传学职场生存术》《甄嬛传:华妃早知道该多好的道理》《后宮甄嬛传之教我的80件事》……甚至还有学者发表过学术论文:《甄嬛传》中的国际关系学。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剧中频繁出现的餐食和药品,也成为讨论热点。有人复原了甄嬛最爱吃的藕粉桂花糖糕、沈眉庄小厨房里做的枣泥山药糕,还有人好奇剧中的中药是否真的有“奇效”:舒痕胶能祛疤痕、麝香不利怀孕。

《甄嬛传》还催生了“弹幕学”。弹幕是观众在线观看时发送的短评,这些短评会实时出现在屏幕上。对剧情熟悉的观众,还会留下各种搞笑“包袱”。再次打开这部2011年的剧集,满眼满屏都是2021年网友留下的弹幕,这种时空错位的反差感让《甄嬛传》的弹幕可以抛开剧情独立观看,甚至像是一部全民参与的喜剧节目。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还有各种奇怪的“蝴蝶效应”。比如台湾媒体曾报道过,《甄嬛传》的热播让女主角孙俪成为新晋女神,她的“电眼”也成为整形范本,台湾各整形医院双眼皮手术增加了3成。台北市政府还曾开设了一条名为“一丈红”的大道,虽然剧中的“一丈红”特指酷刑,但台北的这条大道种植的是又红又高的蜀葵,之所以叫“一丈红”,无疑是为了蹭《甄嬛传》的热度。

2011年初,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圈,也发生了一件深刻改变中国的事件:微信诞生了。早于微信诞生两年的微博,是当时最火热的社交平台。社交媒体对电视剧播出效果的助推作用,在《甄嬛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社交网络几乎成为了新剧的主要宣传平台,投放比例已经超过了线下路演推广,许多新剧播出时还会通过制作表情包,剪辑“名场面”来引发讨论。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开启大女主时代,却成为宫斗剧绝唱

《甄嬛传》对国产电视剧产业的长尾效应更为直接。

《甄嬛传》共有76集,当时曾卖出过一集300万的天价。在它之后,电视剧的集数也越来越多。以2020年播出的电视剧为例,40集以上的比例高达70%。

在制作方看来,集数越多收益越高。《琅琊榜》的续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共50集,单集600万,68集的《上阳赋》一集卖出了800多万,87集的《如懿传》单集卖900万。如果不是两位主演接连被列入“黑名单”,《赢天下》(原《巴清传》)也能卖到800万一集。而这也导致了“注水剧”成为业内常态。

《甄嬛传》的爆火也让宫斗剧再次迎来的春天。它的原著作者流潋紫曾说:“中国的历史永远是一部男人的历史。作为女性,在历史上留下寥寥数笔的只有一些极善极恶的人物,完全失去个性。”

而这也恰恰给了电视剧更多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宫斗通过表现各类人物的欲望诉求,来实现与观众的共情。而主角“升级打怪”的爽点,也更能迎合当下普通人的需求。加之女人间的斗争对于受众主要为女性的电视观众有天生的吸引力,国产剧中一直不乏宫斗和宅斗剧,尤其是在2004年香港TVB播出《金枝欲孽》后,诞生了一批如《美人心计》《宫心计》《大清后宫》《母仪天下》《孝庄秘史》这样女性视角的宫廷戏。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万人空巷的作品,都是女性为主角。

《甄嬛传》大爆后,就有媒体将其与1990年的《渴望》相比。同样创下收视记录的两部剧,同样也都是“大女主剧”,传递的价值观却大相径庭。《渴望》中弘扬的是女主角刘慧芳勤劳朴实、贤良淑德的品质,而后期“黑化”的甄嬛却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女性角色,这也体现了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变化。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所以,与其说《甄嬛传》开启了“宫斗时代”,不如说它的出现,直接催生了“大女主”热。而“大女主”的范畴除宫斗宅斗外,也蔓延到了仙侠、武侠、现代剧。加上“大IP+流量演员”的搭配,诞生了一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天盛长歌》《楚乔传》《醉玲珑》《那年花开月正圆》《宸汐缘》这样的作品。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但这些剧别说复制《甄嬛传》的成功了,有的甚至连碰瓷儿的水平都够不上。像是2014年播出的《武媚娘传奇》,打着“大女主”的旗号,依然拍的是“玛丽苏”内核,今年上半年播出的《大宋宫词》,女主角刘娥原本是与吕后、武则天齐名的成功女政治家,单薄的人设和混乱的剪辑却把这个有野心、有谋略的女子,塑造成了大宋版的《贤妻》。哪怕爆剧《延禧攻略》里,看似反其道而行,让女主角当起了“黑莲花”,但她的存在还是依托于皇帝的宠爱,最终对皇权的描绘,仍是浪漫和美化的。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即便是郑晓龙原班人马4年后拍摄的《芈月传》和同样为流潋紫所写的《甄嬛传》续集《如懿传》,也难再续辉煌。直到2018年的《延禧宫略》和《如懿传》,大女主剧最后的狂欢正式落幕。

反观《甄嬛传》,甄嬛和沈眉庄之间建立的女性同盟,甄嬛与槿夕、流朱超越主仆的情谊,才是真正在有意识地置男性角色于附属地位,宣扬女性间的正面价值,颠覆父权和皇权的刻板印象。而这才是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当代,观众需要的女性角色。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另外,也是从《甄嬛传》开始,古言剧开始有意无意地标榜正剧化,在演员的选择上也会强调老戏骨、演技派的加盟。

《甄嬛传》剧组启用当时已43岁,从未走过偶像路线的陈建斌扮演男主角,已经充分表明了立场:这不是一部偶像剧,也不是当时市场上流行的后宫剧,而是带着正剧质感的宫斗剧,没有才子佳人,没有不爱江山爱美人,没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没有玛丽苏式的臆想宫廷,只有被扭曲的权力与情感。这部剧在选角、置境、台词、肢体、道具上尽可能还原和细节化:不同位分的嫔妃,行的礼数不尽相同;为重现鼎盛王朝,导演郑晓龙还让人将横店故宫的墙壁翻修一遍,因为“大清王朝鼎盛时怎么能有断壁残垣”。

无论是汤唯“下凡”参演的《大明风华》,还是章子怡一手包办的《上阳赋》,在宣传时强调的都是权谋、历史、逆袭,也都有诸如周一围、朱亚文这样的实力派参演,但最后仍不免沦为玛丽苏剧,所谓的朝堂党争、计策谋略像小孩子在过家家,内核仍是在谈情。

而早它们许多年的《甄嬛传》,披着宫斗的外衣,却不局限于勾心斗角,而是通过多角博弈对当时的时代进行了侧写,不拘泥于谈情说爱,而是在浓缩的历史与情感中射影了人物的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严肃的权谋和浪漫的爱情找到了某种平衡。而里面涉及到的忠诚、背叛、站队、运筹帷幄、机关算尽,复杂人性,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会是有普世意义的。

导演郑晓龙在一次采访中说,他个人认为《甄嬛传》是反封建的,它通过向观众展现封建社会的残酷,让女孩们放弃幻想。青年批评家邵燕君也评价:“这个剧没有弘扬善和美,但它把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和潜规则的真实性和残酷性揭示出来了。”76集《甄嬛传》是甄嬛成长之路,也是她的心死之路。剧中自始至终的悲剧感,一直传达着“宫斗永远没有胜者”的核心价值观。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同时做到兼顾人物丰满和权谋在线的剧集屈指可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做到了前者,《琅琊榜》做到了后者。

原以为10年前的《甄嬛传》将是国产精品宫斗剧的开端,如今却发现,它虽是开端,却也是高潮。它几乎将宫斗与权谋描绘到了极致,再难有一部剧能开辟出新的角度。但这或许也意味着新的流行即将到来。

最近有报道称,在《甄嬛传》播出的10年后,郑晓龙将再次携手孙俪拍摄清宫戏《大清相国》,不过就目前剧组透露的消息看,这并不是一部大女主剧,而是一部大男主剧。比起再来一部《甄嬛传2》,这可真算是更令人兴奋的消息了。

《甄嬛传》十年 宫斗剧的开启与绝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