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用坚韧书写人生绝唱

作者:日常恶魔
“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用坚韧书写人生绝唱

1月17日,《杭州日报》推出了一篇纪实作品《我们的天才儿子》在网络上刷屏,感动了无数网友。文章讲述了一位不为人知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和他父亲金性勇的真实故事。

金晓宇是金性勇的小儿子,童年时期被同伴的玩具枪射中眼睛,导致左眼失明;高中时期突然厌学,脾气也变得暴躁,后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进入树人大学后,只读了一年病情复发;去年11月,母亲病故,金晓宇因病再次住院……虽然苦难很多,但是金晓宇在家人的帮助下,广泛阅读、自学外语,十年里共翻译了22本书,受到许多读者好评,也因此被编辑和亲友赞为天才。

文章虽然由金性勇口述,没有过多的描写和修饰,却让人读来忍不住流泪。有人同情金晓宇的不幸,也有人感叹命运的不公。金性勇在文章提到了那些同样被称为“天才”的人物:后印象主义画派的先驱梵高、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他们同样在某一领域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同样遭遇着苦难和病痛的折磨,但也同样顽强抗争,用坚韧的力量来“扼住命运的咽喉”。

像金晓宇遭遇如此多不幸的人少见,有着他这样天赋的人更是少见。但是,相比于他的天赋,他更应该被看见的是身上坚韧的精神品质。

在人世间,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漫漫人生路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和磨难。当面对这些阻碍时,我们该如何前行?事实上,我们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意志。一只眼睛失明了,金晓宇反过来安慰父母“没关系,习惯了”;患病了无法在学校继续读书,他埋头自学拿到了浙江大学英语系的自考毕业文凭;翻译的工作翻译涉及多语言、多领域,他就看完了浙江图书馆所有的外语小说还持续学习;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他边翻译边照料母亲的日常生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强的社会,很多年轻人因为心中的焦虑和对生活的无可奈何选择“躺平”、自暴自弃或是将“丧文化”当作信仰和追求。这种方式看似很合理地规避了问题,但实际上没有改变任何东西。一味逃避终究是没有用的,只有像金晓宇这样做出改变并坚持下去才能突破困境。

文/胡水莲(山东大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