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搜寻杨靖宇烈士头颅的秘密行动

作者:穿山乙的聊斋

杨靖宇是我国著名的抗日英雄。他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被敌人团团包围,牺牲于长白山蒙江县的三道密林里,年仅35岁。

搜寻杨靖宇烈士头颅的秘密行动

杨靖宇烈士

杨靖宇牺牲后,残暴的日军竟然用铡刀将他的头颅铡下,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撒向东北抗联还在坚持抵抗的地方。日军还用汽车拉着杨靖宇的头颅,在抗联活动频繁的地方“游街示众”。之后,日军将头颅用药水浸泡在药瓶中,送到当时的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关东军司令部秘密匿藏起来。

搜寻杨靖宇烈士头颅的秘密行动

杨靖宇烈士的首级被送往日军指挥部

日本战败后,杨靖宇的头颅就突然在长春医学院失踪了。1948年10月,在长春城即将被解放的前夜,为防止国民党特务的破坏,中共地下组织在长春开展了一场秘密搜寻营救杨靖宇头颅的行动。

当时,长春医学院被国民党保安骑兵第二旅占据,岗哨林立,难以接近。为了摸清里面的情况,地下工作者扮成小贩,伺机打听头颅的下落。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在外围简单了解,无法更清楚地探清里面的真实状况。经中共东北局社会部联络处驻长春的地下工作小组负责人李野光、李广德向上级请示,派原日伪亚光医院院长刘亚光,打入国民党保安骑兵二旅卫生队。

由于工作关系,刘亚光与该卫生队有过接触。他在接到命令后,就经常去该旅驻地转悠,帮助他们治病行医,颇得卫生队长好感。看到时机成熟,刘亚光拎着一堆礼物来看望卫生队长,拜托他帮自己在卫生队里找个差事,刚好当时卫生队缺少医生,在队长的帮助下,刘亚光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骑兵二旅的中尉军医。

刘亚光打入卫生队后,利用去医学院给国民党官兵巡诊的机会,侦查到了杨靖宇头颅的下落,就在原长春医学院医疗器材室。

尽管知道了头颅的下落,但如何将它从戒备森严的敌人旅部中偷运出来,却成了摆在地下党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后来,经过打听,找到了一个名叫经恩浦的地下工作者,他与骑兵二旅的警卫连张连长拜过把兄弟,不过,负责警卫旅部的却是另一个连队,这该怎么办呢?

搜寻杨靖宇烈士头颅的秘密行动

很快,大家就想出了一个主意。一天,经恩浦找张连长喝酒,喝到酒酣时,经恩浦借着酒意问张连长:“国民党已经快不行了,将来共军一进城,你们就要解甲还乡了,还不趁现在多弄点钱,给自己留着以后花。”

张连长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说:“主意是好,可去哪弄钱呢?”

经恩浦见对方上钩了,用手一指,说:“我是普济医院的大夫,知道黑市行情。你们旅卫生队里有不少日本人留下的医疗器械,很值钱,想办法弄出来点,我帮你卖。”

然后,两人商量了详细的步骤。

第二天,张连长就找到旅部办公室打小报告,称旅部的守卫连已经驻守很长时间了,有人与当地人比较熟,担心其中或许与共产党有牵连,建议换防。

旅长知道后,立即调离了守卫连,派张连长的警卫连接防。

换防后,经恩浦出入旅部就方便多了。接着,在张连长的有意介绍下,经恩浦又“认识”了旅部管库房钥匙的赵副官。一次酒醉后,经恩浦将烂醉如泥的赵副官的库房钥匙制成印模,配了一把钥匙。

此时,行动的难题就只剩下药械室门前的守卫了。这个守卫不是警卫连的,而是警察局特别派来看守日本人留下的这些器械和杨靖宇头颅的,因为张连长管不着他。打入旅部的刘亚光有意识地与这个名叫曹如超的警察接触,并经常给他送些小食品,两人渐渐熟络。

曹如超看到刘亚光经常能搞到些食品,就去求他帮帮忙,救救自己已经断粮两天的家里人。获知这个消息后,刘亚光马上向组织做了汇报。负责人当即决定:“门的钥匙已经配好,出入旅部也有内线接应。今晚给曹如超送点粮食,打发他赶快送回家,我们趁机下手。”

经恩浦找到张连长,塞给他一笔钱和半袋大米,告诉他午夜时分来人拉器械,张连长当即表示他亲自值班,到时尽管往外来就是。

晚上10点多,经恩浦拎着几斤高粱米,敲开了曹如超的值班室,告诉他说:“我听说你家断粮了,我家还剩点高粱米,你拿去吧。”当时粮食全由国民党军管,一旦被发现就被没收,曹如超一见粮食,根本不问从哪里来的,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一声,背起米就往家跑。

很快,几名地下工作者出现在旅部门口,张连长一见经恩浦便放了行。大家推着车直奔器械室,把装有杨靖宇和陈翰章两位英雄头颅的药水瓶搬上了车,顺便拿走了几件贵重器械,连夜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搜寻杨靖宇烈士头颅的秘密行动

1948年12月20日,杨靖宇、陈翰章两位英雄的头颅被秘密送往了哈尔滨,安放在刚刚建成的东北烈士纪念馆。

1957年9月25日,杨靖宇的头颅与遗体被安葬在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之后,在杨靖宇牺牲地以及家乡分别建立了纪念碑和纪念馆,供人民群众瞻仰。

搜寻杨靖宇烈士头颅的秘密行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