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作者:靠谱的花园

#媒体人周刊#

作为一名学生娃家长,我对那些一口气报了三四个、甚至更多奥数班的牛娃,怀有深深的好奇和疑问——他们到底是如何安排时间的呢?学得过来吗?

理查德.费曼算得上是最会学习的人,据说啊,他13岁就学完了微积分、24岁进入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小组、47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像这样一位善于学习的人给出的学习方法,并没有推崇多报班这回事,而好像,恰恰相反。

是的,我要说的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

费曼有一本演讲访谈文集叫《发现的乐趣》,里面提到他在小时候,父亲给他介绍一种鸟。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渊博的父亲用许多种语言介绍了这种鸟的名字,然后告诉他,“你知道了所有这些名字,但你其实对这鸟儿还是一无所知!”

没错,父亲用一次非常简单的对话,教给费曼——然后由费曼教给我们大家一个学习的道理:我们很多人关注到的知识,可能仅仅在于——了解某个事物的名称;

然而,如果我们更能关注到,真正去了解某个事物本身的那些知识,那么我们的学习可能会更有效、更成功。

怎么做到呢?

思考这个问题,有点像我对那些奥数牛娃们的疑惑——报三、四个奥数班,怎么才能做到,不是像费曼父亲所说的情况——只是知道了多种语言版本的鸟儿名字,却并不了解鸟儿本身呢?

这就是费曼学习法主要在说的道理:

有人把它简化为四个单词:Concept概念,Teach教授、Review评价、Simplify简化。

觉不觉得,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接触到新的知识。对于简单的那些,好像挺容易就留下了印象;相对复杂的那些呢,可能就连一个印象都留不下来,更别说记住相关的概念、甚至会去使用它了。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没错,大脑的认知规律就是这样——那些新鲜陌生、显得混乱的内容和知识,需要经历一个整理的过程,Concept概念才会从大脑的被动记忆区域,走向主动理解区域。

看起来,关键的环节就是,怎么整理?

这就到了费曼学习法里提到的Teach——教授。

据说有一位子女分别考上北大清华的农民父亲,介绍了一个帮助孩子学习的绝招——那就是,让孩子回家后把学校里学习的内容给自己讲一遍。

这个故事无从考证,但是“让孩子自己讲一遍学过的知识”,这个路子不陌生吧!但是又有多少家长真正重视了这个路子,一天天坚持让孩子这么做呢?

其实啊,费曼学习法里的Teach这一步,说的就是这回事儿。

然而有费曼背书,就该当奉行吗?还真看到一些文章,让大家不要迷信“费曼技巧”。他们的论述是否合理先不说,费曼的Teach说,我个人亲测有用!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让一个聪明人向一只吃香蕉的大猩猩发表谈话,表述自己的想法。谈话结束后,你认为是谁获益了呢?

一定不是大猩猩,而是表述了想法的聪明人。因为他已经通过这番表述,让自己的想法更清晰、更接近他的目标了。

查理.芒格的这番话,和费曼学习法中的Teach这一步,不谋而合。

虽然之前我并不知道费曼学习法,但是自发地“亲测”了好多年。

前些年做科学类纪录片,我需要做的是,把从科学家那里学来的内容,转化为大众传播内容,必须考虑的就是,怎么说,能保证绝大部分普通人听懂。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后来,我的受众变为了儿童和少年,目标就成了——怎么说,能保证孩子听懂?

有一天,我和团队里的伙伴们讨论起这个话题,记得当时刚捋完飞机的技术发明史,忍不住讲了讲,没想到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我自己呢,则是越讲越清晰。

最后顺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没给孩子讲明白,那一定是你自己没搞明白:再深奥的科学,也一定有办法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来,让孩子听明白。前提是,你一定得把每个细小的环节都搞明白了。”

没错,费曼学习法的后面三步不就是这么说的吗——Teach教授、Review评价、Simplify简化。

当我在给伙伴们讲述飞机的过程中,我在把自己新学来的内容做一个Teach输出;

然后接收到伙伴们以及我自己的Review评价,这个过程很重要,因为我会发现自己逻辑上的断点,有断点就说明存在我没完全搞明白的知识点,那么我就需要加深我的学习,确保能把那些知识点也覆盖完整——这不就是主动学习吗;

最后,考虑到需要让孩子明白,Simplify简化就是必要的工作了:正像费曼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一样:“我要是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名大学新生也能听懂,那就说明,我自己对这个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

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所以啊,如果读到有人用一段晦涩难懂的语句来解释知识,果断地抛弃吧,因为背后那个写字的人,很可能也并不太懂,那又如何能让你懂呢?

亲测有效的费曼学习法,给孩子用起来,让他在学习某个Concept概念的时候,随便找一个倾听对象(想想查理.芒格说的大猩猩),然后Teach他吧,用简单的语言来讲,如果觉得哪里没讲顺,那就返回去再学一学,直到最后讲顺为止。

这样一个过程走完,你觉得是不是有效的学习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