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二世胡亥:亡国这事儿不能全怪我,我不是暴君

作者:进击的小可

秦二世胡亥,秦帝国的终结者。因为贪图享乐被扣上了暴君的帽子,有人说他亡于苛政,有人说他亡于愚昧,在我看来他亡于权臣。

秦国自秦孝公开始,历代先祖皆自强开疆扩土,直到秦始皇嬴政这一代,结束纷争,一统天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死了,这是一个关键性事件,秦始皇若是死在皇宫里,秦国的国运或许可改。历史没有假设,嬴政死在了巡游的路上。李斯通过冷静的分析,为了稳定天下局势,决定秘不发丧。

李斯伙同赵高等人隐瞒了死讯,就给了赵高可乘之机,赵高趁机篡改了遗诏,并说服了李斯立公子胡亥为新君。

秦始皇本想着秦国可以传千秋万代,不曾想这个美好的愿景,被两个外人直接破灭了。

秦二世胡亥:亡国这事儿不能全怪我,我不是暴君

图片来源网络

赵高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勤奋,精通律法。而且还特别会察言观色和逢迎谄媚,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于是当年嬴政就把公子胡亥交付给了赵高,让赵高教胡亥律法断案。赵高算是胡亥的老师,而且赵高也算是看着胡亥长大的,对于胡亥的性格品行,那可谓是了如指掌。

正是基于这种了解,加上师生情的加持,赵高断定只要胡亥继位,自己的荣华富贵肯定是少不了。

如果是其他公子继位,以赵高的宦官身份,等待赵高的结局轻则勒令退休,重则就是政治清算。

赵高最大的靠山嬴政去世了,他只能放手一搏,把九族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胡亥身上。篡改遗诏,可是欺君谋反的大罪。多拉一个人下水总是好的,于是赵高拉上了李斯,要干就大家一起干。

秦二世胡亥:亡国这事儿不能全怪我,我不是暴君

胡亥为了稳定自己的帝位,残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至少在赵高认为,这些人是胡亥的潜在威胁。

为了稳固统治,残害手足的事情有很多,这些人也成为了明君,如“汉朝的刘恒”、“唐朝李世民”等。

在残害手足这件事上,要说手段的残忍,那还得是胡亥。具体手法有碾死的、有殉葬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但是残害手足这件事,并非胡亥的主意,而是赵高主动做胡亥的思想工作,胡亥认可了赵高的计划。

同时赵高搞死了蒙氏兄弟和李斯等一批忠良,李斯死后赵高接替丞相之位。

赵高以他惊人的行动力,迅速让胡亥背上了骂名之:残害手足、陷害忠良。

秦二世胡亥:亡国这事儿不能全怪我,我不是暴君

胡亥继位后只干一件事,就是玩,就是享受。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如白驹过隙,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索性把大权全部交给赵高。

赵高就向胡亥保证,你就大胆地玩,帝国有我帮你看着呢。胡亥一听很高兴,当皇帝就是为了享受,说不定哪天就驾崩了,及时行乐。

而赵高这边不但做了丞相,而且大权在握。为了测试哪些人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于是在朝堂上搞了一头鹿献给胡亥。

赵高:“我说这是一匹马,谁赞成,谁反对?”群臣一部分人不敢作答表示弃权,一部分表示赞同那确实是一匹马,还有一部分表示那就是一头鹿。赵高用小本本快速记录下这些人的名单。

随后不久,赵高按照小本本上的名单,以各种理由进行诛杀,一时间人心惶惶,都是敢怒不敢言。

帝国的庙堂的决策层出现了问题,这个帝国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转,庙堂之上嗜杀,在野的劳苦大众更是举步维艰。

秦二世胡亥:亡国这事儿不能全怪我,我不是暴君

为了享乐,胡亥听从建议大兴土木,加上苛政和沉重的徭役,而且咸阳的徭役还得自己带饭,天下百姓早有不满。

随着陈胜吴广的一声响彻寰宇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秦运动开始了。虽然胡亥贪图享乐,但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于是在朝堂上问是不是有人造反了,公叔通说:“没有啊,就几个盗贼而已。”胡亥开心地笑了,在自己的英明统治之下咋可能有人造反。

后起之秀刘邦、项羽带着反叛军一路高歌,打到咸阳城下,胡亥慌了,急调章邯带着骊山的囚徒退敌。起初一切顺利,由于赵高拒绝对章邯提供过多的帮助,导致了巨鹿之战的失败,章邯被迫投敌。

章邯的投敌,对这个风雨飘摇的秦王朝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此时的刘邦,暗地里联络赵高,希望赵高可以一起反秦。赵高害怕事情败露,于是动了杀心要干掉胡亥。

于是赵高派自己的女婿阎乐去逼胡亥退位,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阎乐痛骂胡亥的暴虐行为,而这些暴虐行为都是他的老丈人赵高做的,然后逼死了胡亥。随后子婴继位四十七天,秦国灭亡。

年仅二十四岁的胡亥死了,这个只享受了三年的国君,把祖辈们的成果玩脱手了。自嬴政统一帝国后,秦帝国就已经是超负荷运行了,应该休生养民,而不是自己享乐。后世的大明皇帝朱厚照也喜欢玩喜欢享乐,但是他虽喜欢玩,但是自己不放权,不丧志,甚至还自己亲自上阵杀敌。

胡亥虽不是暴君,但是亡于放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