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包贝尔“伴娘门”再出后续。
迫于网友长期在社交平台留言要求包贝尔向柳岩道歉的压力,他发声表示自己五年前已经道歉,并且透露不止道歉一次,一直心存愧疚。

最后包贝尔反问网友“所以?我放弃我的工作了?”。
按前后语句表述来看,他这句话应该是指自己已经道歉并一直为此事愧疚,网友还想要他怎么样,是不是要放弃工作才能放过他。
或许是无力承受网友抨击,包贝尔随后便将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
客观来说,包贝尔的确是私德受争议的男艺人里被网友抨击最“长情”的一个,但想厘清这一现象是“网络暴力”还是包贝尔“罪有应得”,还挺复杂。
站在包贝尔的角度,伴娘门事件后他两次发文公开道歉,承认自己有错并加以警醒,也因为此事被网友追着骂了五年,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可能他会觉得:我都这么愧疚这么惨了,为什么大家还不放过我?
但包贝尔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他及他的朋友们对于此事的道歉与反省,其实一直没有与大众真正对上线,两边的情绪点有壁。
事件发生后,包贝尔第一封公开道歉文重点强调扔伴娘下水是开玩笑之举,并没有想真正伤害柳岩,把让大众不适的“闹伴娘”行为,归为误解。
视频中每个人的反应都清晰可见,一众伴郎起哄要扔柳岩下水是事实,网友的愤怒点在于不应该这么做,包贝尔却解释这么做无恶意,显然不能服众。
半年后包贝尔在综艺中提及“伴娘门”始末,将这篇糟糕的回应解释为“按公司要求发布的公关文”,第二篇回应才是他真正的心里话。
第二篇回应是什么呢?表达内疚,承认失控(错误?),向公众道歉。
但他内疚的对象主要是妻子包文婧,文章大半内容都是描述包文婧跟自己在一起做了多么大的牺牲、多么辛酸,自己却搞砸了对她最重要婚礼,充满负罪感。
全程未提及柳岩和闹伴娘行为的恶劣性,对未来的期许也是让女儿知道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嗯……都是对家人的话,写出来挺多此一举的。
但七话相信这是包贝尔的真心话,因为不仅是他,娱乐圈与包贝尔交好的艺人,普遍都觉得这件事中包贝尔很惨,对闹伴娘的性质反而不怎么关注。
比如伊能静,她便认为爱情最重要的时刻不属于两位新人,是极大的遗憾。
这个思维模式与《一帘幽梦》经典台词极其相似:“伴娘差点被一群男性扔到游泳池受到惊吓,可新郎新娘却失去了一个完美的婚礼啊”。
换成包贝尔,可能就是柳岩受了一时的委屈,可我却愧疚了五年。
综艺《饭局的诱惑》上,包贝尔对这件事做了极为详细的描述,解释了事发过程,并增加了一个新信息点:现场无媒体,视频是有人刻意曝出来的。
因为婚礼现场他并未邀请媒体,且舆论抨击过程中存在错误信息。
这个错误信息是指包贝尔第一篇道歉文中解释原定游戏为撕名牌,因游戏需要的衣服滞留在海关才临时改成扔伴娘,但遭广州海关回应“不背锅”。
部分网友便解读成包贝尔撒谎被官方“打脸”,包贝尔婚礼策划方则快速晒出聊天记录又“打脸”反转,表示衣服是被扣在了雅加达海关,跟广州无关。
“谣言”有大量网友相信并扩散,辟谣却无人问津,这也是包贝尔耿耿于怀的地方之一,但正如海关的回应一样,这件事重点并不在于游戏为何换成扔伴娘。
而在于扔伴娘本身。
网友核心针对的是不当闹伴娘行为,而包贝尔一方更重视的是他们被“冤枉”,被“陷害”,这让事件分出一个流传颇高的“阴谋论”方向。
包贝尔虽然没有提及是被谁陷害,但事件涉及的人物很清晰,包贝尔与伴郎团是受抨击方,柳岩是被同情的一方,所以大众基本认为他暗指柳岩炒作。
曾与包贝尔被拍到一起唱K的友人王思聪,便抨击柳岩“没脑子、为炒作得罪伴郎团”、认为她是为了塑造可怜形象放料,并指柳岩的行为没跟公司沟通。
柳岩拒绝回应此事细节,但对炒作指控发毒誓否认。
或许,这也是包贝尔方无法释怀的原因之一,事发后伴郎团成员的道歉,或多或少都带了一点被陷害的“意难平”味儿,道歉的诚意,便大打折扣。
可对大众来说,问题的核心点只在于“闹伴娘”。
伴郎团是否试图扔穿着清凉的女性下水?是。 这一行为是否会对大部分女性造成不适与伤害?是。 这一行为是否符合“闹伴娘”陋俗特征?是。
符合以上任一个条件,包贝尔及他的伴郎团便已经错了,至于“加害者”是否存在遗憾,“受害者”是否有别有心机,并不是关键。
然而,包贝尔的回应基本都把重点放在这两个问题上,导致大众始终觉得他诚意不足,但,这并不代表包贝尔故意撒谎逃避责任。
包贝尔所有的道歉,是“真心”的概率很高。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反应完全能代表大多数与“伴娘门”性质相似事件中“加害者”的心态,给他人带来伤害而不自知,或者并不觉得那么严重。
在他们来看,这只是无伤大雅的玩笑,大家都这么干,我为什么就不行?有的人在做出这些行为时,可能也的确是为了活跃气氛,不存在龌龊思想。
包贝尔伴郎团最初的回应中,惹怒网友最多的,便是他们并不觉得这个游戏存在问题,我们只是活跃气氛又不是恶意为之,怎么就要被骂了?
但无恶意,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这与上半年备受抨击的“酒桌文化”有相似之处,在大部分已经融入这种“文化”的人眼中,各种必喝的敬酒是交友的诚意,不喝,就是没诚意。
当对方感受不适指出这种行为的伤害,或者被旁观者指出其中的劣根性时,那些将“玩笑”刻进骨子里的人就懵了,更关注自己受的“委屈”。
糟粕文化屡骂不止,便因为存在大量人存在这种意识,而且,大众偏爱转移问题本质,如果受害者不够“完美”,问题就会演变到另一个方向。
更有微妙的是,包贝尔伴娘门事件后,双方的发展情况也与普通职场上类似事件非常相似,造成问题的人群往往事业受影响极小,被骚扰的人反成“异类”。
事发后包贝尔及伴郎团成员虽然备受舆论抨击,但对事业其实都没有实质影响,反而是当时人气颇高的柳岩,事后一度流传出被伴郎团“封杀”。
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但从柳岩的作品可以看出,这件事后她资源的确在走下坡路,2016年之前,她已经混到年代剧女一,大导电影也经常找她镶边。
但2016年之后,柳岩的电视剧资源都沦为配角,电影资源除了与好友大鹏合作的作品外,其他资源都不太理想,不过,她的演技倒是飞跃不小。
反观包贝尔,且不提他的导演资源,纯粹以演员身份来说,2021年他便一口气给出8部作品,还有两部2022预定,这资源,真不是一般的强。
包贝尔方不一定刻意打压过柳岩,人情却放不过她。
正如包贝尔在综艺上所言一样,这件事发生后,他与柳岩彼此都觉得很尴尬,好友都已经如此,柳岩与其他伴郎的关系圈,便更难维持了。
如果包贝尔的业务能力足够强大,或许能压过自己身上的争议,但他却是出名的“烂片专业户”兼“资源莫名好专业户”,实力盖不过争议。
业务能力出色的“受害人”越来越被边缘化,业务能力不佳的“加害者”宛如资源大户,这也是普通职场类似事件常见的走向,无论原因如何,都很讽刺,现实。
与其说网友不愿放过包贝尔是针对他,不如说大众是从“伴娘门”上看到了现实痛点,感受到了现实的无力,因为无力,更加“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