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预防措施

孙文忠信(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科)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和持续性肝病。肝硬化较为进行性,不可逆,疗程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我国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脂肪、药物和胆汁引起的肝硬化比例逐年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存在消化道出血、腹水、肝病、肝癌等诸多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从而影响疾病的预后。密切关注肝硬化患者的日常保健和健康检测对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预防措施

病因治疗

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的重要病因,所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患者表面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如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通过不断抑制病毒,延缓了肝病的进展,特别是肝癌的发病率可以降低。

长期酒精诱发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首先是酒精,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关药物治疗。药物源性肝硬化并不少见,如常用的土37、何守武、雷功多等,特别适合易感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避免或使用此类药物。病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减少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膳食

严格遵守饮食要求,保证营养饮食摄入,对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恶化有积极作用,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热量、低脂蛋白、高维生素消化的食物为主。充足的热量可以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组织蛋白质的合成。

肝硬化患者更适合每天摄入2500~2800千卡的食物热量。按重量计算,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约35至40公斤。

拥有全面而丰富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在促进消化、保护肝脏和预防脂肪肝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维生素C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解毒功能,脂溶性维生素A、D、E有不同程度的保肝作用。

适量的蛋白质。一般每天供应100~120克。当血浆蛋白减少时,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补充,每天每公斤体重1.5至2克,腹水或葡萄糖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每天可增加到每公斤体重2至3克。高蛋白饮食对于保护肝细胞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很重要。对于严重肝损伤和合并性肝性脑病患者,原则上应停止所有蛋白质的摄入,并且随着疾病的改善,应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直到最大临床耐受性受到限制。但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患有营养不良,长期限制蛋白质饮食会加剧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而负氮平衡会增加骨骼肌的动员,但会使血氨增加,加重肝脑病等。因此,应掌握蛋白质摄入量:(1)急性期(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禁止蛋白质饮食,主要是葡萄糖供应能量;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预防措施

图片来自网络,入侵和删除

良好的生活习惯

临床上,如果早期肝硬化患者能够及时治疗,可以得到控制。但是,我们也知道,肝硬化变成肝癌的风险也比较大,所以为了更好的治疗肝硬化,降低患肝癌的可能性,患者在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1、不吸烟饮酒:饮酒会使肝脂变性和致癌,因此,肝硬化患者应降酒,以免肝损伤较为严重;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损害肝功能的恢复,因此肝硬化患者必须确定戒烟。

2、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生活必须有规律,这有利于恢复健康。每天必须有足够的睡眠,适当参与能力,参加小活动,但要注意不要疲劳,一旦病情进展,必须待卧床休息,积极治疗。

3、避免药物滥用:由于肝硬化时肝功能下降,药物在肝脏解毒过程中大大减慢,药物能在体内积聚,特别是麻醉性镇静剂不仅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还会诱发肝脏昏迷。因此,要尽可能少地使用药物,使用的药物必须是不可使用的。

定期到医院办理登机手续

肝硬化患者出院时,应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肝、肾、电解质、凝血,为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具体疾病说明定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对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定量定量,及时了解病动态, 对于肝硬化5年以上或有肝病家族史的患者,要检测肝胆色超、阿藤蛋白、胃镜等。此外,与患者密切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依从性,密切及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动态,并制定积极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对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进展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肝病的更多专业知识,请关注肝病博士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