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預防措施

孫文忠信(成都軍區總醫院消化科)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彌漫性和持續性肝病。肝硬化較為進行性,不可逆,療程長,并發症多,預後差。我國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脂肪、藥物和膽汁引起的肝硬化比例逐年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存在消化道出血、腹水、肝病、肝癌等諸多并發症,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導緻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進而影響疾病的預後。密切關注肝硬化患者的日常保健和健康檢測對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預防措施

病因治療

HBV感染是我國肝硬化的重要病因,所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陽性患者表面均應進行抗病毒治療,主要使用核苷(酸)類藥物如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通過不斷抑制病毒,延緩了肝病的進展,特别是肝癌的發病率可以降低。

長期酒精誘發治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首先是酒精,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相關藥物治療。藥物源性肝硬化并不少見,如常用的土37、何守武、雷功多等,特别适合易感人群在治療過程中避免或使用此類藥物。病因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緩肝硬化的進展,減少感染等相關并發症,最終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合理的膳食

嚴格遵守飲食要求,保證營養飲食攝入,對改善肝功能、延緩病情惡化有積極作用,肝硬化患者的飲食應以高熱量、低脂蛋白、高維生素消化的食物為主。充足的熱量可以減少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髒的負擔,促進組織蛋白質的合成。

肝硬化患者更适合每天攝入2500~2800千卡的食物熱量。按重量計算,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約35至40公斤。

擁有全面而豐富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在促進消化、保護肝髒和預防脂肪肝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維生素C能促進新陳代謝和解毒功能,脂溶性維生素A、D、E有不同程度的保肝作用。

适量的蛋白質。一般每天供應100~120克。當血漿蛋白減少時,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補充,每天每公斤體重1.5至2克,腹水或葡萄糖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每天可增加到每公斤體重2至3克。高蛋白飲食對于保護肝細胞和修複受損的肝細胞很重要。對于嚴重肝損傷和合并性肝性腦病患者,原則上應停止所有蛋白質的攝入,并且随着疾病的改善,應逐漸增加蛋白質攝入量,直到最大臨床耐受性受到限制。但大多數肝硬化患者患有營養不良,長期限制蛋白質飲食會加劇營養不良的嚴重程度。而負氮平衡會增加骨骼肌的動員,但會使血氨增加,加重肝腦病等。是以,應掌握蛋白質攝入量:(1)急性期(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禁止蛋白質飲食,主要是葡萄糖供應能量;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預防措施

圖檔來自網絡,入侵和删除

良好的生活習慣

臨床上,如果早期肝硬化患者能夠及時治療,可以得到控制。但是,我們也知道,肝硬化變成肝癌的風險也比較大,是以為了更好的治療肝硬化,降低患肝癌的可能性,患者在生活中需要多加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1、不吸煙飲酒:飲酒會使肝脂變性和緻癌,是以,肝硬化患者應降酒,以免肝損傷較為嚴重;煙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可損害肝功能的恢複,是以肝硬化患者必須确定戒煙。

2、合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生活必須有規律,這有利于恢複健康。每天必須有足夠的睡眠,适當參與能力,參加小活動,但要注意不要疲勞,一旦病情進展,必須待卧床休息,積極治療。

3、避免藥物濫用:由于肝硬化時肝功能下降,藥物在肝髒解毒過程中大大減慢,藥物能在體内積聚,特别是麻醉性鎮靜劑不僅對肝髒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還會誘發肝髒昏迷。是以,要盡可能少地使用藥物,使用的藥物必須是不可使用的。

定期到醫院辦理登機手續

肝硬化患者出院時,應定期到醫院複查,檢測項目主要包括肝、腎、電解質、凝血,為乙型肝炎患者根據具體疾病說明定期檢測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對乙型肝炎病毒DNA進行定量定量,及時了解病動态, 對于肝硬化5年以上或有肝病家族史的患者,要檢測肝膽色超、阿藤蛋白、胃鏡等。此外,與患者密切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增加患者依從性,密切及時關注患者的病情動态,并制定積極的診斷和治療政策,對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進展和生活品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關肝病的更多專業知識,請關注肝病博士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