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第一清流张佩纶,被为何被称为清朝的“键盘侠”?

作者:在下某某人

光绪年间,清流领袖张佩纶被慈禧派往福建全面负责中法战争,接着就爆发了著名的马江海战。

先前信誓旦旦全歼法军的张佩纶,居然被打的裤子都来不及穿,就仓皇逃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张佩纶后来的结局又怎么样呢?

晚清第一清流张佩纶,被为何被称为清朝的“键盘侠”?

张佩论

提起张佩纶可能有人觉得陌生,但他的岳父你指定熟悉,就是晚清名臣李鸿章。

张佩纶还有一个孙女,是著名作家张爱玲。

他和张之洞、陈宝琛等同为晚清“清流”的代表人物。

当时的清流,你可以理解为自命清高的士大夫群体,有点类似于明朝的东林党,唯一不同的是,晚明时的东林党提意见是针对皇权,而晚清的清流针对的是当时的朝廷大臣,专职负责提意见弹劾官员,你也可以理解为现在有文化的嘴炮。

当时张佩纶作为清流的领袖,已官至左都付御史,正三品衔。

1883年12月,法国派遣25艘铁甲舰,浩浩荡荡开进南海,要求清政府同意法国殖民越南的要求。

晚清第一清流张佩纶,被为何被称为清朝的“键盘侠”?

在此之前的1878年,越南的阮福映(后来的越南国王)和法国结盟,在法国神父百多录的帮助下,成功击败当时的西山政权,阮福映自立为王,这就为以后的法国殖民越南埋下了种子。

其实清朝这时对越南的实际控制力几乎为零,只还是名义上的藩属国。

在法国殖民越南后,越南国王又调转头向清朝求救,请求清朝出兵赶走法国人。

当时的朝堂以恭亲王为首军机大臣普遍观点是避战,因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清朝负债累累,已无力应对法国列强的军事威胁。而且当时越南实际并不受清朝管辖,于公于私打这场仗都不划算,李鸿章就认为清朝无力再发生战争。

晚清第一清流张佩纶,被为何被称为清朝的“键盘侠”?

况且就在同一年,日本也占领了朝鲜,清朝根本无暇自顾,各种债务和军事纠纷早已让大清焦头烂额。

但张佩纶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认为一定要出兵越南,并给出了很多解释和策略。

张佩纶认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刚还完德国的债务,国力不强;

第二是法国舰队到福建需要30天时间,而中国舰船可以以逸待劳,以守株待兔之势将其歼灭;

第三法国人在在越南不得民心,可以号召越南民众共同作战。

只能说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法国虽然普法战争失败,但当时仍然是列强国之一,特别在舰船武器上远不是清朝能比的。

由于恭亲王的避战策略,被清流派认为是畏首畏尾,无所作为的表现,被慈禧以“委靡因循”革职,醇亲王奕譞接替恭亲王成为军机处领班。

醇亲王接班后同样面临一样的困难,当时的清朝要钱没钱,要船没船,还有一屁股债,就连当时的军费都是向各国银行贷款,怎么和法国的铁甲舰对抗。

醇亲王转念一想,既然你张佩纶主战,又那么多策略,不如就让你去负责和法国的这次争端吧。

1884年张佩纶被派往福建督办海事,他来到福建后,既不练兵,也不备战,并且恪守“不首先开炮”的圣旨,整天就是窝在舰船里睡觉。

甚至法国的舰船都开过来了也不做任何防御。

1884年7月23日,法国不宣而战,用铁甲舰直接轰炸福建水师重要基地,11艘战舰全部被击沉,750名水师官兵死亡,大清苦心经营的福建水师瞬间化为灰烬。

晚清第一清流张佩纶,被为何被称为清朝的“键盘侠”?

而此时的张佩纶还正在室内午睡,听到轰炸后,连裤子都来不及穿,在几个仆从的护卫下就逃之夭夭了。

惊慌失措的张佩纶逃到了鼓山的一处祠堂躲避,正准备躺下歇歇脚的时候,来了很多愤怒的乡民,甚至有人高喊要烧死张佩纶,张佩纶吓的又赶紧连夜潜逃。

福建失败和张佩纶弃军潜逃的事很快传到了慈禧那里,慈禧大怒,将张佩纶押解回京,判处流放张家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