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作者:北斗维斟

战争,破坏着经济和生活,但也是历史进步的催化剂。如果没有战争,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而战争又分为民族战争、叛乱战争和阶级战争(如农民起义)、争霸战争、兼并战争等形态,在很多情况下,三种性质往往交织在一起。中国历史上五千年,出现的战争无数,其中的叛乱也无数。本文梳理其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10大叛乱。

周武王灭商后,将纣王之子武庚分封为殷,负责管辖商朝遗民。又将其他王畿地区分封了卫、鄘、邶三个诸侯,分别分封给了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武庚,并称“三监”。在殷商王畿范围之外,又分封了燕、齐、鲁等国,以镇守东方。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三监”对此不满,于是联合武庚和奄、蒲姑、徐夷、淮夷等势力发动了大乱,企图夺取王位。叛乱发生后,周公联合燕、齐、鲁发动了东征,经过三年的苦战,终于平定了叛乱。此后,周公继承了周武王的遗愿,在洛阳建设洛邑、成周二城,作为周朝的东都,驻扎强盛的“殷八师”以镇守东方。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形成了长安、洛阳二都的格局。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西汉初期,刘邦分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诸侯,后来刘邦又通过战争废除了异姓诸侯,分封刘氏为王,以图拱卫帝室。然而,这些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羽翼丰满,开始威胁中央集权,小规模的叛变也时而发生。汉景帝时期,试图通过“削藩”来加强集权,然而却引发了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经过周亚夫、刘武、郦寄、栾布、窦婴等将领的配合,西汉很快就平定了内乱,实现了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势力大减,朝廷得以抽出手来对付匈奴,为后来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公元184年,东汉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军阀势力崛起,东汉的集权体系瓦解。189年,外戚何进让西北的董卓入京配合诛杀宦官,结果事情败露,何进被处死。随后,董卓带领军队杀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控制了朝政,东汉名存实亡。此后,董卓无恶不作,还强制迁都长安,焚烧了洛阳二百里的宫殿和民居,民不聊生。随后,关东的诸侯组建为了联军,开始了讨伐董卓的行动,从此中国再次进入了大分裂的时代。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280年,晋武帝灭东吴,实现了统一。然而晋武帝再次采取了分封制,并让诸王领有军队,这给西晋大乱埋下了隐患。晋武帝去世后,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太后贾南风掌权。贾南风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就对诸王下狠手,引发了诸王的不满。而地方的藩王也陆续参与到了争夺皇帝的斗争中,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大乱。“八王之乱”长达七年,北方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被激发了,下层农民、游牧民族都纷纷发动了起义,使得西晋的统治基本瓦解。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永嘉之乱”实际上是“八王之乱”带来的后果。八王之乱后,西晋全国上下都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在之前就迁入中原的胡人也深受西晋的压迫,他们逐渐领导了这些起义,代表性的有南匈奴刘渊、羯族石勒、氐族李特等,他们已经开始建立政权,对西晋发动了进攻。与此同时,鲜卑族也逐渐在辽东一带发展。311年,刘聪、石勒等合兵攻破了洛阳,西晋诸公被杀,晋怀帝被俘虏。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永嘉之乱,进一步破坏了北方经济,使得大量的中原士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南渡百姓在南方建立了东晋,并开发了南方,使得中国南北方的经济基本达到了平衡。而北方则陆续出现了十多个政权,并称“十六国”,北方正在冰与火的炼狱之中进行一场民族融合,为后来的再一次大一统酝酿基础。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北魏时期,为了对付柔然,在漠南设置了六个军事重镇,并称“六镇”。孝文帝改革后,迁都洛阳,六镇鲜卑贵族没有享受到汉化带来的利益,开始对朝廷不满。523年,六镇地区的百姓又爆发了起义,这场起义波及到了河北地区,严重动摇了北魏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尔朱荣等军阀趁机扩张势力,逐渐控制了北魏朝政,并制造了河阴之变,北魏宗族遭到大规模屠杀,北魏灭亡。此后,尔朱荣集团内部分裂,六镇军阀们互相内战,最终尔朱氏被灭,形成了高欢、宇文泰两大集团,奠定了北朝后期的格局。六镇之乱,使得六镇的鲜卑族大量进入中原,它结束了北魏王朝,但是又带来另外一个强盛的王朝——北周。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侯景之乱,可以说是六镇之乱的持续。高欢和宇文泰两大集团形成后,羯族将领侯景投靠了高欢,镇守河南,成为了抵抗宇文泰的桥头堡。高欢去世后,高澄继位,高澄和侯景矛盾很深,侯景决定投靠宇文泰。然而,宇文泰却出兵抢占了侯景基地,侯景只好南下投靠梁武帝。后来梁武帝又想杀侯景来交好北朝,于是引发了侯景的叛乱。侯景的叛乱和梁武帝诸子内乱联系非常紧密,其结果就是梁武帝被困死,梁朝灭亡;诸子互相残杀,宇文泰趁机占据了巴蜀等半壁江山。经过这场叛乱,南朝疆域缩小一半,宇文氏势力得到扩张,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同时,侯景之乱屠杀了大量的江南士族,是士族政治向寒门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唐高宗后期,均田制破坏,府兵制走向了瓦解,于是唐玄宗全面推行了募兵制。唐玄宗在边疆设置了10个军事重镇,将全国精锐部队集中于此,并让节度使来管辖,形成了“守外虚内”的局面。唐玄宗后期,节度使主要由胡人担任,而朝廷大政又由杨国忠等奸臣把持,最终让唐朝陷入了危机之中。744年,安禄山等节度使发动了叛乱,唐玄宗指挥失误,导致关中沦陷,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即使叛乱结束,朝廷也未能废除河北三镇。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从此衰落下去。同时,安史之乱破坏了北方的经济,唐朝经济开始依赖于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此后的王朝鉴藩镇割据,都极力限制地方权力,推动中国中央集权的强化。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分封制,而守卫北方的燕王、宁王还有大量的军队。建文帝继位后,开始削藩,结果引发了燕王朱棣的反叛,史称“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终于攻入了南京,推翻了建文帝,自己称帝,也就是永乐帝(明成祖)。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事例,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朱元璋杀功臣将领太多,导致朝廷无将可用。朱棣称帝后,明朝继续沿着朱元璋的老路继续发展,将集权政治、特务政治发展到了顶峰。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清朝统一内地后,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汉将功臣分封为藩王,镇守西南、华南。但是,三藩的存在也威胁着中央集权。康熙亲政后,对三藩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试图削藩,而三藩也早有准备,立即发动了叛乱。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皇帝采取了分化政策,使得吴三桂很快陷入了孤立。最终到1681年,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清朝彻底统一了汉地十八省。“三藩之乱”的平定,使得清朝能够将精力放在对付准噶尔汗国上,最终清朝在没有内忧的情况下将台湾、外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纳入到了版图之内,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基础。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十大叛乱:朱棣成为了藩王造反成功的唯一例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