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作者:梦幻海北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在青海省海北州金银滩草原有一座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这座艺术馆陈列展出了关于王洛宾一生700余张珍贵的照片、实物及200余件不同时期的歌曲、歌剧手稿,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集中体现王洛宾音乐文化和西部音乐的艺术馆。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1939年,王洛宾来到青海,在青海西宁昆仑中学任教。

无垠的戈壁、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发了王洛宾无限的情感与创作激情。

1940年春天,王洛宾随电影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草原拍摄《民族万岁》时,创作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的出现也让国人如痴如醉,从此西部民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王洛宾生前搜集、整理的1000多首经典音乐作品,有50多首作品是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完成的。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这座艺术馆共两层,整体造型呈立体方形。正面为一面纪念墙,呈便签纸造型,突出表现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从金银滩草原走向世界。

1992年《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如果要用一首歌来代表20世纪的中国,那就是王洛宾的歌。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生于北京,自幼酷爱音乐,12岁入北京通县潞河中学读书。同年参加基督教堂的唱诗班,对西洋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1931年,王洛宾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专攻西洋音乐,师从于俄国沙皇尼姑拉一世的御妹霍罗瓦特·尼姑拉·沙多夫斯基伯爵夫人。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1940年春天,王洛宾随电影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草原拍摄《民族万岁》时,创作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让中国人如痴如醉,也让西部民歌走向了世界。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在那遥远的地方》几乎人人会唱,但歌曲中的故事知道的人却不多。

在1939的春天,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之一郑君里先生去青海拍摄一部影片,邀请当时在西宁工作的王洛宾参加。他们一起来到青海湖畔。郑君里找来一个藏族千户长的女儿卓玛,充当牧羊姑娘。

王洛宾被指派做卓玛的帮工。他穿上藏袍,跟着卓玛赶着羊群,早出晚归。

在赶羊时,王洛宾无意打了卓玛坐骑一鞭子,马跳了起来,卓玛回头看到王洛宾,非常生气,但因为语言不通,无法交谈,不知卓玛是怎么想的。

过了一会王洛宾赶着羊群走到了前面,卓玛趁王洛宾不备,朝他背上抽了一鞭子,这也是对刚才王洛宾抽她的马那一鞭的报复。

萨耶卓玛和王洛宾在一起拍了三天电影,第四天早上摄影队就要离开青海湖,回到西宁去。王洛宾骑在骆驼上,不住的回头张望,随着驼峰起伏,他沉浸在梦幻世界。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这首传世之作,从1939年问世便不胫而走。

世界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多明哥、卡雷拉斯等人都将这首歌作为保留曲目,唱遍了世界各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将这首歌编入学院东方音乐课程教材。

曾梦想过留学巴黎的王洛宾,虽然一辈子没有踏上欧洲大陆,但他的作品却登上了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王洛宾擅长从生活中运用民歌的各种体裁形式,将各地区壮伟的自然景物、古朴的民情风俗同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仿佛让我们饱览了各地的风光,激发起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追求。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陈列着关于王洛宾的大量照片、实物及作品手稿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在王洛宾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曾带着艺术团体出访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94年6月,王洛宾在联合国总部大厦为150多个国家的代表登台演唱他的作品,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到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解读“西部歌王”的一生

历史将永远铭记着这位在大西北的热土上耕耘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音乐家。

一生酷爱音乐的王洛宾,把毕生的心血和人生闪光的年华献给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他的名字和歌曲也会永远被后人们所铭记和传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