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1750期)

在“说历史的女人”第1745期,笔者曾讲述了烈士夏明翰的爱情故事,文中提到,夏家是满门忠烈,除了夏明翰外,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以及一个侄子都在革命中壮烈牺牲了。

夏明翰的七弟夏明霹牺牲得最早,他于1928年2月28日英勇就义,年仅19岁。他被捕后受到了残酷折磨,敌人割掉他的脚后跟,用铁丝穿他的手心等,他都没有屈服。之后不足一个月,3月20日,28岁的夏明翰被捕并被杀害;他牺牲后两天,3月22日,五弟夏明震英勇牺牲,年仅21岁。他死得最惨,被敌人捅了数十刀!三个月后,夏明翰四妹夏明衡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30年,夏明衡的外甥邬依庄(大姐夏明玮的儿子)也英勇牺牲,年仅18岁。

本文要讲述的是夏明衡五弟夏明震妻子曾志的故事。夏明震牺牲时,她才17岁,为了革命,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之后又结婚两次,她第二任丈夫也为革命壮烈牺牲,第三任丈夫后来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令人感动的是,为了革命,曾志曾忍痛把她的三个儿子全部送人:长子生下26天送人;次子生下40天送人,三子生下13天送人,那么她的可怜的孩子们后来都怎样了?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一)美女自小有奇志

后来人们往往把曾志称为“最美女红军”。不错,在中国革命史中,曾志确实是罕见的美女革命家,从她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可没有美颜效果)可以断定,即便她“穿越”到现在,也绝对是明星般的存在。

曾志于1911年5月2日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汪家冲(今宜章县城关镇),跟当时大多数革命者的穷苦出身不同的是,曾家是一个传统的地主官僚家庭。她的父亲曾祯就很有学问,长沙政法学院毕业。因此曾志从小就上学读书,她本不叫这个名字,父亲起初给她取的名字叫曾昭学,一个很有学问而且很男性化的名字。

曾志不仅十分聪慧,而且自幼胸有大志,15岁考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报名时,她直接把“曾昭学”改成了“曾志”。父亲给她取的名字已经够大气了,但她并不满意,她是如此解释“曾志”这个名字的:

“我改名曾志,就是要为我们女性争志气!”

也许从她改名这一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不平凡。

不过后来曾志的成长还多是靠母亲的教诲(其父书呆子味道太浓,不会经营家业)。母亲叫吴富田,从名字看就不是个普通女子,她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其父是一位富有的盐商。母亲不仅知书达理,勤俭持家,而且很有远见,坚持把自己的四个子女都送到大城市读书,增加见识。

因此,曾志在13岁时便孤身一人到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了。在学校她是个积极分子,不仅学业优秀,而且对学运十分热情。受革命思想影响的她15岁便入党了。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女儿参加革命,吴富田非常支持。

在那个时代,曾志跟一般女孩一样,都是被父母早早就订了亲的。但当参加革命的曾志提出解除这种包办婚姻时,母亲毫不反对,而是坚决站在女儿一边。她还主动出面为女儿摆平这件事,她办了几桌酒席,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乡绅作见证,同男方取消了婚约。

也正是如此,曾志才遇到了夏明震。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二)曾志的第一次爱情

同夏明震的结识,还是曾志在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时。当时曾志是其中唯一的女生,加上品学兼优,长相出众,打扮入时(那时她居然敢留披肩发),自是非常惹眼,追求者自然不少。其中,夏明震对她也十分关注。不过因曾志年龄小,还没有正经往爱情上考虑。

然而因一次偶然的事件,曾志这朵美丽的花吸引到了夏明震。

曾志16岁就成了衡阳农民协会的干事了,那时她住在协会的妇女部机关里。作为组长,夏明震经常组织人在这里开会。有天晚上,会开得时间太长,曾志熬不住,就提前到里间的床上躺下睡觉了。结果她半夜醒来后,发现夏明震躺在自己身边,她也是大吃一惊,就拿对方是问。

夏明震连忙解释。原来,开完会时间已经很晚了,夏明震因太困,就没有回去,便直接在曾志的床边和衣而卧了。都是同志关系,听夏明震解释后,曾志就没有再介意,瞌睡得不行,于是就翻了个身接着睡去。

如果换做别的女孩,估计夏明震早被赶出去了。所幸曾志思想开通,不封建,夏明震才得以就地睡到天亮。尽管双方都没有什么,但这件事还是让人发现,并传了出去。孤男寡女晚上在一块,在那个年代真的是影响不好。两人尽管是清白的,但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于是二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确定了恋爱关系。

当然,曾志也一直对夏明震很欣赏。夏明震也是一表人才,英气逼人,而且聪明能干,很有革命觉悟。还有一点,夏明震跟曾志一样出身名门,双方倒也是门当户对。因此他们二人也堪称才子佳人,天生绝配。再说,夏明震也早对曾志暗恋于心了,于是就在曾志面前下跪道:“我真的爱你,嫁给我吧!”

这在当时也是够浪漫了。于是不久,16岁的曾志就嫁给了20岁的夏明震。

可惜的是,他们结婚数月之后,夏明震便遇难了。1928年3月,彬县发生反革命暴乱,夏明震被一群反革命暴徒杀害,当时他被砍得惨不忍睹。后来曾志回忆说,她在河边找到了丈夫和其他八名被暴乱分子杀害的农运干部的尸体——“他面朝苍天,躺在地上,脸上青紫,眼睛闭着,两只手还紧握着,衣服被撕开,胸前被刺了三四十刀,肩上、肚子上、脚上都有伤口……”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可以想见曾志当时是何等的震惊,何等的伤痛!他们刚结婚不久,20岁出头的爱人就这样惨死了,而自己才17岁!严格地说,还是个未成年人啊!可以说,那时的曾志要多悲伤有多悲伤,要多绝望有多绝望。这个女孩在命运之剑的重击下,几乎垮掉,她甚至没有勇气去参加丈夫的葬礼。这也成了曾志此生永远的遗憾,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夏明震的埋骨之地已经被人损坏,尸骨不知所终,曾志想去凭吊一下都找不到地方了。

但曾志毕竟是曾志,她还是得活下去,她咬咬牙终于站了起来。

(三)曾志的第二次爱情

不久,曾志就迎来了她的第二次婚姻。在夏明震牺牲的同年,她嫁给了蔡协民。

不要指责曾志这么快就移情别恋。那时一个失去爱人的17岁少女,还怀着身孕,真的好可怜,她是受到不少人关怀和爱怜的。

夏明震牺牲后,曾志大哭一场,接着便坚定地跟着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一起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曾志遇到了蔡协民。蔡协民也是一位革命资历很深的人,他是湖南华容县人,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也是毛泽东同志的战友。1928年1月,他参加了湘南暴动,之后率农民军上了井冈山,先后任红四军第三十团、第三十二团党代表等。

蔡协民比曾志大十岁,比夏明震更成熟,他对曾志十分关爱和怜惜,于是在大家的关怀和撮合下,二人结为伴侣。这当时对于两人都是很有好处的,同志们都由衷地祝贺他们。

接下来的曾志和蔡协民形影不离,夫唱妇随,十分和睦,被大家称为“军中梁祝”。曾志夫妇一直在前线战斗和工作,直到曾志怀孕七个多月时,身体行动不便了,她才在毛泽东同志的建议下到了后方。那时曾志是骑着毛泽东的马走下前线的。

1928年11月,曾志临盆。但由于难产,她痛苦地折腾了三天三夜,才艰难地产下一个儿子。当然这个孩子是她的前夫夏明震的遗腹子。后来曾志曾说过,她的这个儿子长得跟夏明震一模一样。终于有了自己的“后来人”,烈士在九泉之下亦当瞑目。孩子出生后,蔡协民和曾志有抚养孩子的绝对义务和责任。

然而这不过是一厢情愿。当时由于革命形势的逼迫,战争的原因,蔡协民无暇照顾家里,17岁的曾志也难以照顾好儿子,于是在儿子出生26天后,便忍痛把他送人了。接收孩子的是王佐的部下,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因此孩子后来取名叫石来发。石来发在石家生活,他的副连长父亲当然也无暇顾及他,他是由石礼保的岳母带大的。

不幸的是,在石来发7岁时,养父石礼保在在战斗中牺牲了,不久养母也去世了,他成了孤儿(因为那时他并不知道他的生母是曾志)。之后,曾志和夏明震烈士唯一的骨血一直同外婆相依为命,并在井冈山长大成人。

下井冈山之后,曾志和丈夫蔡协民被组织派到福建工作。1931年11月,曾志生下了她今生的第二个儿子,儿子长得很壮实,夫妻俩给孩子取名铁牛。然而,铁牛不铁,曾志的次子命运更加悲惨。

本来曾志在生产之前曾给母亲吴富田写信说,自己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带孩子,这个孩子生下后恐怕还得送人抚养。但母亲不同意,她想把孙子接回来自己抚养,还给曾志寄去40块钱,让她想法把孩子生下后送回娘家。

然而以革命工作为第一的曾志并未满足母亲的意愿,而是做得非常“无情”。她和丈夫商量,把孩子再次送人了,对方是一个叫叶延环的中医。而此时她的铁牛才出生40天。不过当时也是出现了一个情况,厦门市委急需一笔革命经费,因此曾志还收了对方100块大洋,这些都当做革命经费了。

本来第一个孩子送人,曾志就非常内疚,第二个孩子再送人,她是真的舍不得,自己的心头肉啊!但为了革命,她还是咬咬牙,在所不惜!在把儿子送走前,曾志还和丈夫一起,抱着孩子去公园玩了一次,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

然而令曾志万万想不到的是,铁牛被抱走半个月就染上了天花,不幸夭折了。噩耗传来,曾志痛苦万分。但为了工作,她白天还是强压下心中的伤痛,继续工作;可到了夜里,她再也忍受不住,爬在丈夫怀里痛哭失声……

1933年2月,曾志又生下第三个孩子。也是个男孩,她给取了个充满希望和阳光的名字叫曾春华。然而,这个孩子还是没有留下。

数年来,曾志跟着丈夫蔡协民为革命奔波,辗转流离。蔡协民担任过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接着又到厦门领导惠安抗捐斗争,继而担任漳州中心县委书记;之后又组建红三团,建立闽南农村革命根据地等,也是屡遭坎坷。在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他的队伍曾遭到对方四千多人的围攻,差点牺牲。在此期间,曾志也是担惊受怕的,尽量帮助丈夫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也是非常忙碌。可以说,他们夫妻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还有就是,曾志生曾春华时,因为没钱去医院,只是找了个接生婆助产,结果自己也受了很大罪,孩子生下后,自己因严重感染,得了妇科病,也难以照顾孩子。于是在儿子刚生下13天,便又被她狠心地送人了,这次是送给了一个寡妇……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四)曾志的第三次爱情

真是命运多舛,在她把孩子送走后不久,丈夫蔡协民就出事了。

1934年,蔡协民在厦门负责建立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4月16日,他离开厦门前往中央苏区执行任务的途中,因叛徒出卖而逮捕。在狱中,蔡协民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于当年7月在福建漳州英勇就义。

至此,距离夏明震牺牲才6年。短短数年内,连遭两次重创,曾志几乎被命运击垮。因为此时,她失去的不仅有爱人,她还在三年前失去了一个儿子,并且还有两个儿子下落不明。作为一个女人,还有什么比这打击更大的呢?而这时,她才23岁!如果放在现在,23岁的女性大都还没有结婚,她们甚至还都被叫做女孩……

看到年纪轻轻的曾志遭受如此大难,同志们谁不心疼?于是另一位优秀的革命者走进了曾志的心里。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他就是后来成为名扬神州的国家级领导人陶铸。陶铸比曾志大三岁,1908年生于湖南祁阳。他的革命资历也很深,18岁曾入读黄埔军校,后来他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漳州特委书记和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陶铸还建立了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对后来的新四军的组建立下赫赫功绩。

蔡协民牺牲后,曾志并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她擦干泪水,继续战斗。此时,经组织安排,她同陶铸一起工作。为了地下工作的安全和方便,二人曾假扮夫妻(这在当时并不少见),后来互相爱慕,日久生情,便结为革命伉俪。

陶铸尽管之前和蔡协民是同事,但后来两人不在一起工作,他只知道蔡协民娶了个泼辣能干的妻子,为革命曾丢下孩子不管,还以为曾志是个“母夜叉”呢。结果当他第一次见到曾志时,便被惊倒了:但见她秀发披肩,皮肤白净,亭亭玉立,端庄贤淑,俨然一位大家闺秀,于是对她顿生好感。

当然陶铸也是一表人才,相比夏明震或者蔡协民,他更加俊朗,也是让曾志眼前一亮。后来两人在工作中互相帮助,相互欣赏,加上陶铸对曾志遭遇的极大同情,两人走在一起也顺理成章。

令曾志幸福的是,陶铸再没有出意外,他们二人自结婚后便相当恩爱,一直到建国后。

当然,曾志跟陶铸也有爱情结晶。1941年4月,在延安,曾志生下了她此生的第四个孩子,即女儿陶斯亮。陶斯亮比她的前三个同母异父哥哥幸运了点,没有被母亲彻底送人,但不代表她一直跟父母在一起,她还是被曾志“送人”了几年。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陶斯亮也是刚出生不久就同母亲分开了。当时曾志和丈夫被组织派往东北沦陷区组织敌后游击斗争,她知道自己是个干革命很拼的人,与其带着女儿跟着自己受罪,不如就让孩子留在延安让别人照顾。于是临去东北之前,她把女儿交给了延安保育院的杨顺卿抚养。她嘱咐道:“我们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你了,如果我们回不来,这个孩子就是你的了!”

当时曾志说得很决绝,意思是,干革命前途未卜,保不准会牺牲的;我情愿为革命牺牲,情愿让女儿失去父母的爱。舍小家,为大家,对于曾志,她做得好彻底!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五)曾志的儿女们

在曾志的所有子女们中间,陶斯亮是最幸福的。因为她的被送人是暂时的,仅有4年,4年之后,她重新属于曾志。

1945年,抗战终于胜利结束。延安保育院的杨顺卿,把自己抚养、照顾了四年的陶斯亮带到了东北。分别四年之后,陶斯亮终于和父母团聚了。分别时,女儿还在嗷嗷待哺之中,再见时,已经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了。曾志激动地抱着自己的亲骨肉不由得泪如雨下。自此,她再舍不得同女儿分离了……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建国后,陶铸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等职;曾志也仍然是女强人般的存在,她先后担任中南局工业部副部长,以及广州市委书记等职。陶斯亮则跟着父母在广州生活、读书。她学业优秀,后来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曾志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陶铸还成了国家领导人之一,1956年,他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曾志和丈夫陶铸都受到错误批判,但两人仍不离不弃,对爱情始终坚贞如一。1969年11月,陶铸在病痛和屈辱中离开人世,享年61岁。临走前,他满怀深情地给妻子曾志写下了一首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丈夫去世后,曾志没有被打垮——她向来不会被打垮,不管是夏明震的牺牲,还是蔡协民的牺牲,还是如今陶铸的离去——她仍要坚强地生活下去,因为她还有女儿陶斯亮。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只是,在曾志后来的岁月里,她仍念念不忘自己曾经的儿子们。那么她当年送走的两个儿子后来怎样了?

先说曾志第三次送走的儿子曾春华,他是曾志同蔡协民的第二个儿子。曾春华在出生13天后就被母亲送给了一个寡妇,那个寡妇老家在湖北,她的生活也很贫穷,致使曾春华后来生病也没钱医治。曾春华4岁时患了严重的淋巴腺结核病,一直没有好好治疗,被耽误了。一直到他14岁时,才得到福州教会医院的免费治疗,动手术取掉了两根肋骨和一个肾。但,自此曾春华基本成了一个残疾人,腿也跛了,个子也不会长了。

曾春华生活一直很苦,小时候没有上过学,长大后在街头靠摆摊卖香烟、瓜子过活。1950年,曾志在汉口见到了这个儿子,当时已经17岁的曾春华却只有普通的十一二岁的小孩那么高,而且瘦骨嶙峋,还有残疾,曾志不禁潸然泪下,心里十分难受。曾志真想带他走,但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可能了。其中一个原因是曾春华对曾志有意见,不愿跟她走;再说,他跟养母已经有了感情,也不可能丢下相依为命的养母。后来曾春华考上了技校,到广东省乐昌县山沟里当了个普通工人……

再说曾志的长子,他也是烈士夏明震的儿子,他被母亲送人后改名石来发,养父养母去世后,他跟着外婆一直在井冈山的农村生活。后来曾志当然也找过他。1951年,曾志在广州担任电力局局长时,曾派人到井冈山找到了石来发,并带到了广州。分别20多年,当时怀抱的婴儿已经是23岁了,但在母亲的眼里,他仍是一个孩子。想到她21岁便牺牲的爱人夏明震,曾志不禁泪奔如潮!是啊,石来发太像他父亲夏明震了!

同样,曾志想把石来发留下,想给他母爱,来弥补自己的遗憾。然而,她再次失败了。石来发同曾春华一样,不可能再回到生母身边了。因为,他不可能放下井冈山80多岁的外婆!曾志又岂能“夺人所爱”?

同母亲见了一面后,石来发,这位夏明震烈士唯一的后人重新回到了井冈山,继续在农村生活,他当了一辈子农民……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石来发在农村平平安安度过了一生,他后来娶妻生子,有一个儿子,还有孙子、孙女,儿孙满堂,夏明震烈士在天之灵亦当欣慰!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晚年曾志和外孙女

(六)落红

说实在,曾志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她舍家为国,实实在在是一位杰出的革命者!她一生为革命兢兢业业、辛勤不辍,到上世纪80年代恢复工作后,又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98年6月21日,奋斗一生的巾帼英雄曾志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她一嫁夏明翰之弟,二嫁蔡协民,第三任丈夫成副总理,高寿88岁

曾志,这朵不同寻常的革命之花,在惊艳了将近一个世纪凋落之后,魂归故里。本来曾志是绝对有资格入葬八宝山的,但根据她生前遗愿,她的骨灰被撒到了她曾经奋斗过的井冈山,其中有一部分被埋在一颗树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参考资料:《曾志回忆录》《陶铸传》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