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11月16日,文学家郭沫若出生在四川乐山县沙湾镇的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骂郭沫若”成了一件政治正确的事。关于郭沫若,有人指责他私生活混乱,有人说他是“墙头草”,还有人骂他是考古界的罪人。事实果真如此吗?

人们之所以拿郭沫若私生活说事,是因为他一生有三个太太。二十岁时,在父母的包办下,郭沫若与旧式女子张琼华成婚。但郭沫若对这桩封建婚姻并不满意,结婚五天便启程赴成都读书。
后来,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护士佐藤富子相爱,为其取名安娜,共同养育了四子一女。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郭沫若告别安娜,归国参战。不少人指责郭沫若,为何不把妻子带回中国。
事实上,佐藤富子出生在日本一个颇具名望的右翼家族里,她和郭沫若的婚事从一开始就不被家里人支持。那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郭沫若如果带佐藤富子返回中国,后果难以想象。
抗战胜利后,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却发现丈夫已另娶一名太太,还有了孩子。我们无法得知安娜当时有多心伤,但后来郭沫若尽自己所能,给安娜在大连安排工作,可见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为何人们又说郭沫若“墙头草,两边倒”呢?因为在部分人眼中,郭沫若趋炎附势,实在是没有文人的骨气。事实又是如何呢?
在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前夕,郭沫若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介石反革命的面目。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郭沫若火线入党,难道不是硬汉一条?对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郭沫若是南昌起义的总政治部主任。
至于考古界罪人一说,就不得不提挖定陵一事了。很多人认定,若不是郭沫若提议挖掘定陵,定陵也不会在文革期间遭到毁灭性破坏。然而,定陵是明史研究专家吴晗主张发掘的,郭沫若只不过是在吴晗起草的报告上签了个名,就背负了数十年的骂名。更何况,郭沫若是甲骨文研究大家,又怎么一心要挖明代陵墓?
郭沫若在文学上的成就这里就不赘述了,只希望大家以后再提到先生时,不要被那些流言蜚语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为聚能优电原创,转载须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聚能优电”。违者,聚能优电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