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风流才子唐伯虎之五十

作者:YIYA学习足球
风流才子唐伯虎之五十

第十四章 一代才子,贫病寿终

邓志新

五十

 回到桃花坞,虽然离別时间不长,唐伯虎却有久別重逢之感。他和九娘共建的这个的家啊,使他百感交集,经过死里逃生,想不到还能活着回来,看到了自己的家,唐伯虎落泪了。他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又拿起笤帚扫了扫地,拎桶水来各处擦洗一下,一边擦洗,心里还想着九娘。趁着夕阳西下,晚风习习,他拿了沓冥纸,赶紧去九娘坟上烧了烧,告诉她去江西王府历险经过,已安全回来了,让九娘地下放心。然后回家躺在床上,思考着今后该怎么办。

四十四岁的唐伯虎,其实也没老,但在他心里感觉已经老了,他那坎坷经历、九死一生,似乎比其他人要多走很多路。他想依靠自已的才能养家糊口不成,爱妻九娘竟活生生地饿死,她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和女儿,把死亡留给自己;他想奉诏进王府,凭一己之才过几天安定清静的日子也不成,还差点儿丢了性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这朗朗乾坤,天地之大就没有自己安身立命之地吗?想来想去唐伯虎得出的结论是,一切追求都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人来世上天意早已决定自己的命运。当然,唐伯虎内心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那就是自己还有唯一的亲生闺女巧女,还有弟弟、侄儿、侄女们,他们都是唐家骨肉、唐家后代,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除此,唐伯虎感到前方一片渺茫,非常空虚,心中的苦想找个人倾诉一下都没有。“江南四才子”中,徐禛卿英年早逝,祝枝山兄七次会试不第,他的儿子祝续前科都中了进士,祝兄只得不考了,他凭举人名分去选官后,已被授浙江惠州府兴宁县知县,事务繁忙,难得归来。另一位才子文征明,被推荐以“秀才”贡生名分,入翰林做了待招,也没空回来。不是才子的朋友也有些,比如那个富家公子张灵,少时与己交厚,不想前些年因徇情而死,与他的恋人崔莹同葬于地下……

唐伯虎反复思考着这些人啊,成名也好,不成名也罢,每个人向往一辈子,追求一辈子,可到头来都得命归黄泉一场空,人这一辈子争来争去的有何用啊?这时唐伯虎又想起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人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里一段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什么意思呢?按唐伯虎的理解,这段话中提到的梦、幻、泡、影、露、电六字现象,说明世事万物皆空幻无常,正验证了佛家所言的“四大皆空”。想到这里,唐伯虎决定,从今以后身居桃花庵,就自号“六如居士”吧!这个“六如”大概就是如同上述六字概念。从此,唐伯虎“皈心佛乘,自号六如”的別号,已传得远近皆知。那么今后的日子究竟怎么过呢?残酷的现实已告诉他,光靠亲友接济是不行的,凡事还要自己努力,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自知唯一能自我掌控的资源是,继续写字卖画为生,虽然体力不比当年爬山涉水的,但家乡的山水、人物还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没有书画屋也没关系,有人在总就有些人脉,能混个温饱此愿足矣!在唐伯虎看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要编写一部《六如居士集》,把过去平生创作的诗歌、游记都回忆一下,收进集里,没钱刊印,可作遗产留给后人,也算了却一桩心事。计划定下来了,白天上街卖字画,晚上回家编写诗文集,对唐伯虎来说,这是最后的愿望,也是对生后有个交代。

风流才子唐伯虎之五十

第二天,唐伯虎背着书画包,还像从前那样走出家门,穿行于大街小巷之中,流连于山水田园之间。此时的他挥动画笔,已不像以前那样远景、中景、近景反复衡量,落笔精致,追求完美,而只是在近景上多下功夫,对远景只画了些模糊的轮廓,对近景却画得栩栩如生,灵动感人。这种画法丝毫也不影响画面的观感,反而更加耐人寻味,富于联想,就像他晚年的生活那样,放飞虚无的远大理想,着力眼前谋生,让人看了几多感叹,几多心酸。他画的《秋风怀旧图》,只画了两株柳树,一正一斜,而且还被狂风拦腰截断,依然在风中挣扎。画面中行走在山路间的那位孤独的高士,在凉风中不胜萧索,让人看了不禁伤感。他的另一幅画《临流觅句图》也有类似画意:在朦胧的远山中,右侧一株古松微微下垂,左侧一位高士独坐岩壁,面对空旷的山峦,感慨无尽的沧桑!

这两幅画唐伯虎拿到街上依墙挂卖,很快被两位有文化的长者抢购。他们过去也曾收藏过多幅唐伯虎的画作,这次购买前后一比,认为见画如见人,画中的高士无论行走的或是独坐的,都象征着唐伯虎本人,那画风虽改,画骨依存。画面虽不像昔日山峦叠嶂,雅厚峻拔,但所画山水人物,却显得平淡清逸,神情动人,足见唐伯虎虽历经磨难,依然不屈不挠与世抗争。当然普通市民街坊并无如此高深的欣赏能力,他们爱好唐伯虎的字画,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出几个铜钱,请唐伯虎随便画一幅,签个名也就满意而归。有熟悉的街坊,就是没有钱,向唐伯虎白要一幅字画,唐伯虎也是给的。他认为既皈依佛乘,就要心存友善,何况这些老邻居在他生活困难时,也曾不止一次帮助过他。

风流才子唐伯虎之五十

在老客户的关照下,虽然年景仍不看好,但唐伯虎的字画也还能卖点出去,个人生活尚能维持,不过日子真能让唐伯虎如愿地温饱下去吗?告诉你是不能的,残酷的现实总是一次次把唐伯虎逼上绝路。在唐伯虎从江西回来的第五年,即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有一天他向虎丘山走去,原准备登上虎丘山顶云岩寺,看看那里的风景,寻找些新的创作素材,不想刚攀登没多远,忽然气喘嘘嘘,连声咳嗽,眼前一黑,竟从山坡滚了下来晕死过去。这是怎么回事?唐伯虎的生命有危险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