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作者:答疑大师

一、考情介绍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关于教育学产生与发展中的历史人物思想这一部分的内容历年来都是常考的内容,而其中关于对于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又是其中的重点考查内容,在考试中主要是单选题考查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人物思想的对应,是每位考生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这部分内容,帮助大家能够更快更准地完成题目。

二、考点解析

(一)人物背景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对当时的哲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的一生中没有留下任何书籍文字,但是却一直在不断弘扬自己的道德哲学思想,与中国孔子在这一方面不谋而合,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

(二)地位

1.启发教学

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第一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物。

孔子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物

2.苏格拉底称自己是“推动雅典发展的一只牛虻”。

(三)教学方式——启发教学:产婆术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被称为是产婆术(问答法),曾提到:“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主要是在室外不断与人谈话、提问,来引导人们不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

产婆术包括四个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苏格拉底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往往承认自己一无所知,从而提问对方,当对方提出自己观点时,却提出反驳观点,弄得对方矛盾百出,最后通过启发、诱导,使对方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如关于“什么是道德”等问题,在过程中,他认为自己的作用就是帮助对方把自身原本就有的观点明确起来,因此他将自己的方法形象地成为“精神助产术”。

(四)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是一无所知的,并且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承认自己的无知,认为只有神才是智慧的。只有人们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种知识,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会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其中苏格拉底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关于道德的认识,提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因此,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培养自己良好的美德,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

(五)教育目的——造就治国人才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为雅典的发展而做出贡献,将自己比喻为一只牛虻,来不断刺激雅典这匹骏马不断前行。因此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来培养治国人才,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变成了极端民主与无政府主义,所以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善雅典这一现状。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但即使在死前仍能不听朋友家人希望他逃走的劝说,而为了雅典制度的权威从容赴死。

三、试题

西方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斯宾塞

【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第一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物。其使用的启发方式是:产婆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