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严管众生为何没引发大变?治理的本质就是多与少的关系

作者:坐古谈今

朱元璋屠戮功臣、大杀官员的同时对老百姓如何?为什么没有引起大的混乱。对于官员朱元璋采取的是有步骤地进行,杀一批、捧一批、震慑一大批,最终把有威胁的人全部消灭。对于这一问题,本账户已经说了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到账号主页去找或搜索。

本文主要谈谈对百姓的狠。我们看各种对朱元璋统治描述的情节主要是迁海禁海、民众大迁徙中遇到各种民变甚至起义,从而引发镇压。还有诸如“铲头会”的历史记载、诸如纵兵抢掠百姓的历史记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谈谈朱元璋对官对民的统治术。比如对官我们就怀疑“空印案”死亡数万的可能性几乎为0,道理很简单,我前年就说过这个问题了。详见文末文章。

朱元璋严管众生为何没引发大变?治理的本质就是多与少的关系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历史记载的诸多问题之一:对数字的不尊重,把数字没有当做客观的数字。

中国历史记载的最大问题

中国历史记载,确实缺乏对“数字的尊重”,要么就是诗歌性的笼统,主要是作为案件程度、皇帝喜好的程度,比如赏赐数万、几十万,杀几万、几十万。其实,这些数字没必要较真儿。不尊重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数字混乱、水分较大。

能够作为研究的数字其实不太多,一般都是相关“专业部分”的数字还是比较能够看的,例如介绍税收。明朝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不好,明朝的财政收入数字问题太多。

所以,对于数字问题,一方面不要过于较真儿,一方面也不要不较真儿。这就要看自己的把握、掌握知识的丰富度了。

朱元璋做皇帝的前10年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九年,因为洪武五年的岭北之败,朱元璋在治国过程中的主要关注点产生变化,之前是军事下的民生,之后便是民生下的军事。治理国家的眼光一发生转移,朱元璋忽然发现,比元朝残余势力更危险的情况出现了:即吏治和前五年民生政策(迁海禁海、移民、南北矛盾等)的后遗症集中爆发。

朱元璋严管众生为何没引发大变?治理的本质就是多与少的关系

所以,岭北之败、中都镇物案、空印案有着直接联系,同样各种迁海、移民以及纸币的大规模印发、食言开中制出现等经济方面的政策、卫所制的建立等,统统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朱元璋作为皇帝最为忙碌的时期。

军事上,北元仍然十分强大,明朝的军事实力不能一口吞掉它。在经济上,民生凋敝、财政收入短缺就连军费军粮都无法凑齐。为此,朱元璋一方面大规模印发没有货币支撑的纸币,一方进行屯粮。关于纸币引发问题,在现在都是一个难题,更不要说六七百年前的明朝,那么,纸币问题虽然被人认为是“明朝第一大恶政”,但却对明朝的稳定起了关键性经济作用。

没有大量金银储备支持,纸币就是废纸。但是不要忘记,人们愿意玩纸币是因为对政府的信任,只要信任在,就是拿纸币也同样可以货货易物。你说朱元璋在这一时期巧取豪夺也好,压榨百姓也好。但问题是,如果你手中没有大量资金,基础建设没办法搞、灾祸流民无法安置、百万大军没有军费军粮,这些都是要命的问题,你能怎么办?

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对于老百姓,毕竟从古到今,中国的老百姓都是比较老实的,敢于与官府对着干甚至闹事儿的人,只要不是吃不饱要饿死了,都是极少数,所以,即使朱元璋再怎么狠,也是对极少数人的狠,不会影响到大局。

朱元璋严管众生为何没引发大变?治理的本质就是多与少的关系

朱元璋时期的苦,是不能瞎说瞎走动,只能被限制在某个范围内的苦。吃的也不好喝的也不好。

元顺帝时期的苦,是四处流浪被饿死在路上的苦、是家乡瘟疫躲在原地死去的苦、是看着父母儿女骨瘦如柴的苦、是易子而食的苦。

正如我们常说的: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苦和苦还不一样呢。毕竟对于个人来说,一两万、一二十万人确实很多,但是如果你想对于九百万、几千万人来说,还多吗?比例还大吗?那就不大了。

在乱世,永远是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一,这样才能保住政权,伤害少数人的正常利益也就正常了。

在和平时期,才会出现少数人的利益第一的情况,久而久之,被伤害的大部分人就会愈发愤怒,少数人的胆量越来越大、越来越贪婪,最终贪污枉法遍地,搞得民不聊生,大家吃不饱肚子了,也就起了乱臣贼子的心实现改朝换代,例如唐朝替换隋朝;或者出现农民起义,例如汉朝、明朝的建立;或者少数民族政权的实力坐大实现再次平衡,例如元朝、清朝。

朱元璋严管众生为何没引发大变?治理的本质就是多与少的关系

其实,中国历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少数人的利益与多数人利益的平衡问题。

岭北大败激化中都案爆发,进而引发空印案和屠戮功臣

内附“洪武天下苍生图系列”:01空印案的实质:换掉元降臣,让自己培养的人上来;02徐达岭北大败于北元,朱元璋五年心血俱丧高丽王被杀;03岭北之战:1372年徐达惨败于北元名将王保保下;04“空印案”时明朝有多少个省?死几万人根本不可能

翁同龢和李鸿章无私仇:曾国藩杀总督贬巡抚,有无代笔都行

《走向共和》为何不从1880年代切:避李鸿章沉沦躲左宗棠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