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中国)六中全会:面对过去有理由骄傲,面向未来勇敢出发

作者:博喜文博士(Dr.Michael Borchmann),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高级顾问

翻译:吕熙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7人,候补中央委员151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以这样朴实的语言开始。而这样的全会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改选一次,全体会议主要说明关于中国未来核心问题和政策方向的情况。我注意到,每届六中全会的议程都是讨论原则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这次也是如此,或者也可以说:远不止如此。这次会议是一个非常特别、杰出的会议。

首先,此次会议的时间背景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继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后,这次会议是今年中国的又一决定性事件。而这一周年纪念日也标志着开头提到的《公报》中的一个核心:党的历史和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道路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毛泽东时期,当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上讲,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第二阶段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开始,在《公报》中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解释如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作为第三个阶段,《公报》称赞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些思想塑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它们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和精神的精髓,它们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一位国际中国问题专家将这三个阶段概括为: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崛起了;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富裕了;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变得并正在变得更加强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其自身历史连续性的承认。即使在这段历史中有时会出现动荡,但党和国家总是凝聚力量,进行必要的变革,继续中国的成功之路。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已经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措施。首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是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六中全会进一步塑造中国未来的启动信号,要求更加勤奋努力、勇敢坚定地向前迈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第二个百年目标是指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现在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