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种昂贵的缝纫 记录电影《魅影缝匠》中的时尚

作者:欧洲时报
一种昂贵的缝纫 记录电影《魅影缝匠》中的时尚

图为丹尼尔·戴- 路易斯在电影《魅影缝匠》中饰演男主角。(来源:独立报)

【欧洲时报申忻编译报道】当丹尼尔·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饰演一位上世纪50年代的时装裁缝时,他深深地陶醉在时尚世界,他甚至发誓从此弃影。本文作者为我们讲述了《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这个迷人的故事。

“这位友善的绅士竟然是戴-路易斯”

“我们总是说,最先制作的100个扣眼是最糟糕的。我告诉丹尼尔这是必经阶段。”琼·艾米丽·布朗(Joan Emily Brown)如是说道。1960年8月时,她在赫迪·雅曼(Hardy Amies)工作室开启自己的女裁缝学徒期。“他当时已经开始入门了,因为后来听说他一直在练习。”

布朗是英国时装商店最后一代曾接受过严格培训的人之一,那里实行着严苛的礼仪规定和等级制度,就像他们制作服装时要求的完美标准一般无二。所以,当导演保罗·汤玛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和丹尼尔·戴-路易斯为拍摄《魅影缝匠》选择探索上世纪50年代伦敦的服装世界时,布朗成为他们知识和灵感的源泉。现在布朗和她的朋友兼同事苏·克拉克(Sue Clarke)一起在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 museum)做专业缝纫志愿者。

他们第一次在布莱斯之家(Blythe House)见面,这里位于伦敦西部,是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研究和设计档案室。布朗和克拉克完全没有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位以沉浸于角色而闻名的男演员。“我们讨论了档案中的几十件作品的技术细节。”克拉克回忆道。“我和这位友善的绅士聊得十分愉快。后来我才想起他是谁。”

钻研档案的任务是为了拍摄《魅影缝匠》,这是安德森和戴-路易斯第二次合作。2007年,他们第一次合作,拍摄了电影《血色将至》(There Wil lBe Blood),这部电影以20世纪加利福尼亚的石油热为中心。同时,他也因此获得了人生第二次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他一共赢得三次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刻画了一段缠绵而扭曲的关系

这部电影的名称源于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概念——在过度劳动下,裁缝即便不工作,却还能感受到手指间有一根针。拍摄这部电影的最初想法起缘于安德森的一个朋友——强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英国知名乐队Radiohead的键盘手)随意的几句评论。

一天,格林伍德看到安德森穿的西服套装时,不禁赞叹,“看看,你简直就是博·布鲁梅尔(Beau Brummell,英王乔治三世时代著名的纨绔子弟同时也是时尚代名词。)”这句话足以说明时尚的魅力,那些设计师,诸如克里斯托瓦尔·巴朗斯加(Cristóbal Balenciaga)、查尔斯·詹姆斯(Charles James)和雅曼(Amies)等人,他们和他们所创造的时尚王国在世人眼里往往具有神秘色彩。

戴-路易斯扮演男主角,时尚教主雷诺兹·伍德科克(Reynolds Woodcock),与其妹西里尔(Cyril)——由英国女演员莱丝利·曼维尔(Lesley Manville)饰演——一起经营着服装工作室“伍德科克之家”,然而,一个女人的出现却令兄妹二人的关系岌岌可危。

一直以来,伍德科克生命中穿梭着各式美女,但他对这种生活已感到厌倦。直到有一次他在乡下碰见了一位东欧的女侍者阿尔玛(Alma)——卢森堡女演员薇姬·克里普斯(Vicky Krieps)饰演——他立刻为之着迷。影片以战后病态而奢华的基调刻画了他们缠绕而扭曲的关系。

在这部电影中,你可以看到希区柯克(Hitchcock)的影子,也可以看到杜穆里埃(Du Maurier)。

一种昂贵的缝纫 记录电影《魅影缝匠》中的时尚

图为《魅影缝匠》海报。(来源: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为妻子再现了一条巴黎世家的裙子

戴-路易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裁缝技巧中,就像他之前在电影《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中扮演“屠夫”比尔(Bill)一样,精通屠宰和使用刀子,也像是在电影《我的左脚》(My Left Foot)中饰演的克里斯蒂·布朗(Christy Brown)一样,教会自己将脚趾使用得像手指一样灵活。在电影开拍一年前,他接受了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服装总监马克·哈佩尔(Marc Happel)的指导。学习期间,扣眼不过是一系列庞大训练课程中的一部分,这些课程的核心不只是教授一些技巧,而是激发出男人的某种本能天性,使他们像了解女人一样了解一位公主该穿什么样舞会礼服。

“我们花了好几天只是学习用定位针定位,并努力让动作看上去自然娴熟。”哈佩尔通过电话这样说道,而彼时他正在纽约,被服装配件包围着。“这让我真的很欣赏丹尼尔,因为很多看电影的外行人其实并不会注意到他如何使用定位针,但是一些内行的观众还是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拿起一把剪刀有笨拙的方式,也有优雅的方式。我们那时会练习如何拿起一对定位针然后把它们放到嘴中,再固定到裙子上。”

戴-路易斯和哈佩尔一起的时间大多数是在晚上芭蕾服饰供应商关门之后,或是2016年夏天那紧张的8小时研讨课程中度过的。但是他也参加了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火鸟》(Firebird)的服装制作,在那次,他们重现了马克·夏卡尔(Marc Chagall,白俄罗斯知名设计师、画家)1945年的传奇服饰。

此次短期且高强度实习的高潮部分,是这位男演员为他的妻子、作家兼导演丽贝卡·米勒(Rebecca Miller)再现了一件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原版设计。“他想在他妻子身上进行一遍立体裁剪、制作图样、剪裁、贴配饰这一系列过程,并在修改之后,再进行第二遍调整。”哈佩尔回忆到,“他特意从一本书上挑了一件裙子,所以我联系了位于巴黎的巴黎世家档案,他们寄给我们更多的工艺性照片。为制作这条裙子,我们花了好几周。巴黎世家一向十分注重袖子的细节,并把每条裙子做到尽善尽美。这条裙子就有一种衣袖,开始我们总是做不出来,不过最终我们成功了。”

他了解那个世界,知道角色如何打扮

当戴-路易斯学会了剪裁、褶皱、压针,他就要开始为角色定装了。这便需要马克·布里奇斯(Mark Bridges),他是电影《魅影缝匠》的服装设计师,还是保罗·汤玛斯·安德森的得力助手。他像变魔术一样,为这部电影定做了近50套衣饰,并联系了专家小组——其中便有布朗和克拉克——就20世纪中叶工作室的礼仪寻求建议。戴-路易斯是他最不担心的,这位男演员已经对雷诺兹·伍德科克该以怎样的形象出现有了准确的想法。

“丹尼尔了解那个世界,知道雷诺兹如何打扮。我们一起去杰明街和萨维尔街的Drake's、Budd和Hilditch&Key(以上均为品牌名称)购物。我们去了乔治·克莱弗雷(George Cleverley,世界顶级手工奢侈品定制男鞋品牌之一)为他买鞋,去了Anderson&Sheppard(纯手工定制的西服品牌)买西服,这些店都是他建议的。Anderson&Sheppard一直和好莱坞有长期合作——这家店曾为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美国知名电影演员,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制作衣服——至于像伍德科克这样的男士也将会成为这家店的客人。

布里奇斯建议,任何一位自重且衣着得体的英国绅士也会需要“彰显个性”。对于伍德科克而言,这种个性的彰显源于收集Gammarelli(罗马教皇的袜子供应商)不同珠宝色的袜子。

每个时尚品牌都有条“传世密语”

他的外形确定下来后,戴-路易斯便开始研究起阿尔玛、西里尔和几位伍德科克服装工作室忠实顾客的服饰。每一个时装店都有一条“传世密语”——这条口头或是非口头的准则让他们的设计在其他竞争者中变得与众不同——而伍德科克的则是“做到一致”。“我们研究了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行为,这让我们不仅思考雷诺兹·伍德科克在那个世界处于什么地位,而那个服装工作室又有什么标志意义。”布里奇斯说道,当时他查找了很多时尚杂志、新闻短片和服装博物馆。“我们联想起丰富的色彩、厚重的纤维织物、很多英国毛织品,还有厚重的蕾丝和缎子。片中雷诺兹还会讲起如何从他母亲那里学习贸易,这一切都带着些怀旧的时代感,有些世纪之交(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味道。”

剧中伍德科克和西里尔的搭档珠联璧合,而在现实中,时尚界的兄妹组合也并不鲜见,这种模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诺曼·哈特奈尔(NormanHartnell),后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詹尼·范思哲(GianniVersace),到如今,有了克里斯托弗·凯恩(ChristopherKane)。莱丝利·曼维尔的戏服基于巴黎世家女店员的样子制成,她们的制服是一条海军蓝的裙子,配上珍珠和紧紧梳起的发髻,优雅中又带着些许令人不安的恶意。“保罗想让西里尔穿上黑色衣服,但是后来我们都妥协了,因为我认为深灰色可以彰显出莱丝利苍白却又姣好的肤质,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感觉。”布里奇斯说到,“她很开心能穿上一双漂亮的高跟鞋,这样她走路时更带有一种权威和决心。”

我们还见到了阿尔玛。她是伍德科克的女神和迷恋对象,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她作为一名“无精打采”的女侍者,穿着一件并不合身的裙子——“不过裙子是鲜红色的,证明她并不是个胆怯的人。”布里奇斯点评到。那日晚些时候时,她只穿了一件“可怜的吊带裙”,因为伍德科克要为她穿上一件自己的作品。这一场景体现了戴-路易斯为角色挖掘出无限的设计力。“他到处打量着,看着镜子中的她,或是说透过眼镜直勾勾地盯着她。”布里奇斯说。

而伍德科克在一个沙龙展的后台紧急完成了为阿尔玛制作的一条红裙。这条红裙子通过其僵硬的圆形裙和繁复的蕾丝细节展现出这个时装店的“传世密语”。当阿尔玛为一群客户旋转地展示裙子时,伍德科克通过窥视孔凝视着一切,十分欣喜若狂,那一刻,他易怒焦虑的情绪也消失了。他们后来结婚了。

婚礼上,阿尔玛穿着一套西服裙,这套裙子是布里奇斯根据上世纪50年代婚礼的图片制作而成。“丹尼尔选择了牡蛎色缎子,我认为很漂亮。”布里奇斯说,“裙子看上去依然是白色的,但是更加迷人和美丽。”

60岁宣布息影 将进军时尚界?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布里奇斯总会把样布和想法分享给戴-路易斯,然后在做最后决定,而戴-路易斯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就像是和真正的女装设计师一起工作一样。”首席剪裁师塞西尔·范·戴克(Cecile Van Dijk)补充道。

负责服装的团队通过对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样品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检查后,发现了很多服装制作技艺,并加以效仿。“有一件长袍,在纤维面料中嵌着很多亮片,散发出一种微妙的光芒。所以我们用了这个技艺给阿尔玛制作了一条梅子色的裙子。后来还制作了紧身衣,用丝质平整的透明硬纱里料做了所有东西。”布里奇斯解释道。

布朗和克拉克在电影中担任小配角——分别是领头女裁缝娜娜(Nana)和毕蒂(Biddy)。“我们必需选一副上世纪50年代的镜框,然后把镜片再镶进去。你不会意识到一共注意到了多少细节。”布朗笑道。

然而,她们进组后做的第一件事却是把布景设计师打造的工作室拆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他们用针把聚丙乙烯板插起来。我们那时就说‘不,那会掉下来的。’”克拉克说道,“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针线包或是针线盒,里面放上自己的东西。”他们还会观察戴-路易斯的工作。“每个拍摄间隙,他都会抬眼看看我,然后说‘我动作更快了。’”

当拍摄结束时,60岁的戴-路易斯宣布退休息影。“当我开始(从事演员职业)时,这是一个关于拯救的问题。现在,我想以不同方式探索这个世界。”他在近日的一个访谈节目中解释道。同时,他还说,在拍摄期间,他“一直被悲伤的感情笼罩:我们不知道我们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很显然,作为一个总是会融入到角色中的演员,他经常会与他创造的角色产生共鸣。一些人甚至认为他会开创自己的时尚品牌。“我们开过这类玩笑。”哈佩尔说道,现在他仍然是戴-路易斯的好朋友。“谁知道呢?”

《魅影缝匠》于2月2日上映。由劳拉·海因德(LauraHynd)发表的电影剧照书《伍德科克的女人们》(TheWomenofWoodock,8月版本,售价40英镑)于2月1日于下午18时至20时在Photographers'Gallery(LondonW1)出售。

本文作者:BethanHolt

编译:申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