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明明可以有别的形容词(比如细节狂魔、脑洞达人什么的)还是选了这句话作为标题。实在是私心偏爱浅野的缘故。
浅野一二〇是至今为止《浦泽直树的漫勉》里最年轻的一位作者,虽然年纪轻轻资历却不浅,1980年出生的他17岁以《菊池それはちょっとやりすぎだ!!》出道,现今从业已近20年。
浅野一二〇可以说是我最爱的漫画家之一了。不过他的代表作《晚安布布》实在太过阴暗扭曲,个人有点不是很能接受哈。除此之外的其他作品特别是他的中短篇,都是我非常喜爱而且诚挚向各位推荐的。曾看过一句话:“治愈又致郁的偶像派画手”,觉得这句话也很适合浅野一二〇。
浅野一二〇的色彩总是带有绝望黑暗的底子,不管是《世界末日与黎明前》,还是《虹之原》《光之城》或者《乐与路》《晚安布布》,仿佛心底总有一只绝望的小兽在拼命挣破表面的波澜不惊拼命嘶喊。但挣扎过后,一切又回归最熟悉亲切,平静而又疲倦的日常。在这痛彻心扉与救赎的轮回中,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治愈。他在采访中说,商业化上最早取得成功的《乐与路》其实是为了讨好大众口味,刻意改变风格的作品。也因此《乐与路》是他的作品中难得格调较为清新阳光的。即使是这样,仍然能让人感受到社会现实的沉重。
电影版《乐与路》由宫崎葵和高良健吾主演
《乐与路》开篇说的经典台词:“我觉得所谓大人,就是‘好吧,算了’凝结而成的砖块。”在芽衣子为了男朋友拼命努力,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时,她在掌声与喧嚣中感受到的却是超然物外的“就这样吧,这一切该结束了。”而后在最顶点戛然而止,回归日常,成为自己所说过的最普通不过的“砖块”。这样的芽衣子,却最终露出了发自真心的笑容。看浅野一二〇的漫画,就像等着黎明,看天空一点点亮起来一样。不管经历过怎样的黑暗,黎明总会公平地来到每个人的面前。
正因如此,我脑补中的浅野氏是个留着胡子的大叔,嘴角总是带着恶劣的微笑,以残酷玩弄笔下人物命运为乐。而看到《漫勉》时简直惊呆了,居然是个腼腆羞涩还很清秀的黄毛小帅哥?!实在是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创作出来那么多黑暗向的作品,宅男的外表下有怎样闷骚的心啊(笑)。
在《漫勉》里露脸以后,作品之外又多了一个萌点:浅野氏不仅人长得不错,手也非常好看!片中作画镜头特写下,堪称手控福利。随便截张爪子来感受一下~
手指修长苍白骨节分明,看这双手作画简直是一种享受。不过一边画画一边抽烟的习惯可不好啊喂!
花痴完美手,还是来说点正经的。浅野一二〇在《漫勉》里透露出了他创作的两个特点:一是细节狂魔,执着于换各种笔来把细节画到极致,甚至号称“能细化下去的地方就想一直细化下去”。
二是有独创的CG技巧,热爱手绘也能玩转新式作画工具。这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对作品中的真实感的追求。
看过浅野氏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画风异常精致,从背景到人物都一丝不苟,堪称漫画界的新海诚。让人常常一边看一边感叹:“这么大的工作量,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如果把漫画家分为写意派(不是指富奸)和工笔派,浅野一二〇绝对是发自真心热爱描绘细节的那种。G笔、圆笔、针管笔轮番着使用,女孩子的发丝、衣服的毛领、草地的葱茏、繁复的城市俯瞰背景,他都画得乐在其中,连浦泽直树都忍不住惊叹。
他自己也说:“做这种简单重复的事情完全不累人”,在机械劳动中反而能脑袋放空,使自己在一点点丰满细腻起来的画面中达到一种“禅”的境界。集中精力做过一件事的人,一定能懂这种体会。
但另一方面,浅野一二〇对CG作画也很有研究心得,独创了摄影+CG处理+手绘作画的方式,使作品中充满了传统作画不可能达到的“视觉奇观”。
浅野一二〇在绘制复杂背景或者幻想场景之前,首先会拿着相机四处拍摄寻找灵感。例如他的最新连载作品《灭世Demolition》是一部科幻作品,也是他首次挑战SF题材,所以会从身边的小事物上寻找灵感。他看到拍摄人员的摄像设备一排放在外面,密密麻麻的电子屏和线路排列很有科技感,便提出拍照参考的要求,之后运用到作品中的火箭发射控制台场景。
拍照只是第一步,而后需要在电脑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张,对照片进行处理,变成黑白钢笔画的风格。这样也省去了大量画细节的时间,用照片转成的背景也更有真实感。事实上这跟新海诚的动画制作方式是一样的,并非完全是手绘。
处理好图片后把它打印出来,在上面手绘增添细节,再画上人物。不断地摸索,浅野一二〇已经能完美结合好CG和手绘,使之浑然天成看不出照片的痕迹。从《晚安布布》到《灭世Demolition》的校园场景对比图可看出,前者桌椅尚带有违和感,后者已经结合得非常好了。这也是他不断实验调整CG与手绘的结果。
最后的作品完成,是否看得出下图的发射控制台其实原型是staff的摄像机呢?
如果这个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木鱼和烟灰缸为原型的外星飞船呢?反正我再也是无法直视飞船了……怎么看都是一个木鱼在飞哈哈哈哈~
在挑战传统作画方式不可能达到的效果上,CG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无数小小外星人自飞船上降下如雪片般散落的画面,为了达到视觉上的震撼,浅野一二〇先自己画了十几种小外星人,又让助手画了二三十种。把它们扫描进电脑后,通过次序摆放来回调整,最终达到理想中密密麻麻的视觉效果。
不了解作画工作的人在看动画和漫画时,经常会傲娇地说:“我还是喜欢手绘的质感。”事实上,就像《白箱》中所说,CG与手绘都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已,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CG虽然减少了重复劳动,但也并非简单复制粘贴即可,仍需不断精心调整,甚至有时比手绘需要的精力更多。使用CG也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正如浅野所说:“如果没有CG也许我不会想挑战这样跨页的大场面。”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把作品更好地传递到读者眼前而已。
最终呈现出的效果确实震撼无比。让人觉得不买一本杂志珍藏,都对不起作者付出的汗水。
浅野一二〇笑称,他所画的人物都是朝真实感努力的,所以不仅名字极尽平凡,也不会对人物多做美化。“其他漫画家不会画出流鼻涕的女孩的,但我觉得哭得乱七八糟、流出鼻涕的女孩才更真实可爱。感谢读者能允许我画出流鼻涕的女孩子。”这样说的浅野桑,才是最可爱的吧(笑)。
总是画着黑暗残酷的故事,我却仍然相信浅野一二〇有一颗温柔悲悯的少年灵魂。36岁的浅野氏依然年轻,未来的路请继续加油吧!
文:风蚀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