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作者:東海書畫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乾嘉时期重要的金石考古家与艺术家,多才多艺。既做官,精究河防事宜;又为学,博及群书,擅金石考据;还从艺,工篆刻,有“丁敬后一人”之誉;擅书,隶书奇古,与邓石如、桂馥、伊秉绶有“乾嘉八隶”之目;亦能画,山水花卉皆简淡隽逸,翁方纲等极称之。

在“西泠八家”中,黄易对于金石学的贡献最为突出,宦迹所到之处访碑拓碑,绘制《访碑图》的风雅行为,引得后世学人竞相模仿,清代金石学也在此过程中达到新的高度。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绘画上,黄易以简淡山水见长。本专题呈现的《书画册》共七开,书法部分包括篆书、隶书、小楷,绘画则有临唐伯虎山水一开、仿汪士慎梅花一开,题材丰富,虽仅成七叶,然如册后吴大澂外祖韩崇所说的:“淡墨无多,而平生妙诣已见一斑”。此册经印鸿纬、叶廷琯、张仁黼、蒋谷孙等人递藏,是一件传承有序的黄氏书画佳品。另有《山水册》十开作于乾隆五十二年44岁之时,末开自题拟董源,细细看来则分明有黄公望、倪瓒、董其昌等人的影子,只是笔墨更为恬淡。悠然闲散 清奇绝俗。

是册七页,涵括:篆书“听松”、临唐子畏山水、仿汪巢林梅花、临《成阳灵台碑》,临《七姬权厝志》二页,及临翁方纲《题〈七姬志〉拓本诗》,是市场所见类型最为丰富的董小松册页。

是册乃黄易济宁任上寄赠金石友印鸿纬(庚实)。黄小松此册题识中以“偷闲弄笔,不能竟册”深感遗憾,只待“他年乡中握手,放棹石湖烟水间,续成全璧也”!可证二人之交谊。然仅此七页,黄小松平生妙诣已见一斑。

是册于印鸿纬之后,又经叶廷琯,张仁黼、蒋谷孙递藏。印鸿纬之子印康祚与苏州文人叶廷琯交好,黄易此册于道光年间归叶氏所藏。册中所见“调生珍赏”、“楙花盦”即为其藏印。叶氏宝爱此册,亦延请友人韩崇、程庭鹭、诗僧觉阿、俞岳于册后题跋。而由“固始张氏镜菡榭印”、“简盦珍弆”可知是册清末归收藏家张仁黼所藏。民国时,海上收藏家密韵楼蒋谷孙于北京购藏此册。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一)听松。无锡惠山寺殿前石床侧有此二篆,相传是唐李阳冰笔。家有拓本失而复得。王虚舟竹云题跋云:篆右有楷字十数行,不可不见,仰藉庚实兄成此古缘也。秋庵黄易。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二)东崦荷花西崦菱,小船丝网大船罾。侬家罨画溪边住,借问渠能到未曾。乾隆癸丑(1793)九月,得唐子畏山水小帧,易临。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三)梅花如月月如人。小松学汪巢林法。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四)汉建宁五年《成阳灵台碑》宋拓本。得于泰安聂氏。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七姬权厝志》(文略)。右《七姬权厝志》拓本,传世最少。闻乡中丁敬身先生有一本,今归赵晋斋矣。吴门徐理堂惠余一本,是停云馆旧物。癸丑晚秋临于竹窗下。散花滩上人黄易。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七)录翁方纲《题〈七姬志〉拓本诗》(文略)。此翁阁学覃溪题七姬志拓本诗,黄易录于济宁官署之秋影行庵,寄庚实二兄清赏。偷闲弄笔,不能竟册。俟他年乡中握手,放棹石湖烟水间,续成全璧也。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跋文:1.小松司马家传风雅,词翰隽逸。宦游兖济间,纵其好于金石,下笔益臻古趣。是册为宝山印氏所作,今归调生先生,淡墨无多,仅成七叶,而平生妙诣已见一斑。宝而藏之,慎勿为据舷者豪夺也。《七姬权厝志》三年前曾见原石拓本,用笔全法力命表,当时惟松雪书鲜于府君所可以媲美,秋庵所临不取形似,独得天趣,古人所云:云鹄双翻各臻神妙也。癸卯(1843)暮春,韩崇手记。 钤印:韩崇之印、履卿

2.道光癸卯三月清明前二日与调生访僧白马涧上,回舟留宿楙花盦中,出是册展读,意致清远,旷与神会,喜而志之。篛庵程庭鹭。 钤印:序伯

3.小松司马八分篆刻当世所重,其画不可多得。此册偷闲弄笔,一时兴到,随意挥洒,正得古人偶然欲书之意。若经营惨淡为之,恐无此神妙。古人评画,逸品在神品上,良有以也。册旧藏宝山印氏,今归调生丈,乙巳(1845)秋九月,携示山中,因得饱观数日。印川身后遗物散失殆尽,为之叹息,觉阿观。 钤印:觉阿

4.道光乙巳夏五月十四日笠东俞岳观于虎丘舟次。 钤印:子骏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调寄一萼红》(文略)。为谷孙仁兄题黄秋庵书画册,册凡七纸,末临《七姬权厝志》,往昔购自故都与其姬人匳物同载南归。越七年,姬病亡,谷孙以为谶也。睹物伤情,悲不自抑,因为倚声以广其意。吷庵夏敬观。 钤印:忍古庵

钤 印:小蓬莱阁、小松、江南春、金石癖、易、黄小松、黄、黄易之印、小松(2、5、6、7、8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黄易》9、6、17、25、20印,1137页)

鉴藏印:谷孙秘笈、隽文掌记、既勤过眼、韵湖假观、七芗经眼、保家印氏、虞琴心赏、康祚、月印万川、张氏收藏、康祚印、虞琴秘笈、固始张氏镜菡榭印、改阿寿、调生珍赏、楙花盦、简盦珍弆、谷孙秘笈、叔孺借看、瓶斋曾观、病鹤、凌霞印信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签 条:1. 谭泽闿:秋庵书画册。谷孙吾兄秘藏。己卯(1939)上巳谭泽闿拜观题记。 钤印:谭泽闿印、瓶斋

2. 袁励准:黄小松书画。谷孙世兄属。袁励准题。 钤印:袁励准印、南斋侍从

说 明:(一)题跋者简介:

1. 韩崇(1783-1860),字符芝、元之,一字履卿,别称南阳学子,苏州人。韩是升幼子,韩崶之弟,还是汪鸣銮和吴大澂的外祖父。官至山东雒口批验所大使。韩崇性嗜金石,耽吟咏,冲融淡雅,抒写性灵。工书,入香光之室,又逼肖何屺瞻。编著有《录德录》、《江左石刻文编》、《江右石刻文编》、《书画题跋》、《宝铁斋书录》、《义门先生集》等。

2. 程庭鹭(1796-1858),字序伯,号蘅乡。江苏嘉定人。工词章,兼擅丹青、篆刻。画山水得钱杜指授,清苍浑灏。铁笔由丁敬、黄易而朔秦汉。

3. 觉阿(道光年间),本姓张,名京度,字莲民,江苏吴县人,诗僧。建通济庵,绕屋种梅五百树,阮元为之题额 五百梅花草堂 。汤贻汾、韩崇、叶廷琯、顾开均等,均为草堂座上宾。著有《通隐堂诗存》。

4. 俞岳(1791-1864),字子骏,号少甫,一号止斋。江苏震泽人。贡生。官太仓学正。性嗜佳山水,师王学浩,山水晕墨精彩,尝取“不著色相”四字属其友程庭鹭镌为印钤之。

5. 夏敬观(1875-1953),字剑丞,号吷庵,江西新建人,晚侨上海。早年以诗词名播南北。曾任浙江教育厅厅长、中国公学会监督。工山水,兼花卉。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清代书法家 黄易1793年 书画册 册页

黄小松博学多才,书画篆刻金石考据都饶有成就,尤以篆刻亨名一时,有“丁敬后一人”之美誉。对浙派印风的形成起了极大作用。学者钱大昕说:“海内精研金石文字,与予先后定交者盖廿余家,而嗜之笃,而鉴之精,则首推钱塘黄君秋盦。”他亦善画,山水淡宕而气骨俱胜。吴昌硕说他:“秋盦以篆籀作勾勒,”钱泳则说他的画“入李檀园(流芳)查梅壑(士标)一派。”多画纪游写景之作,其《访碑图》最得翁方纲等赞赏,一次次题咏不厌其烦。此册作书画七开,一开自称摹唐伯虎,观其笔法仍是自己本色,淡墨皴擦,劲笔勾勒,笔圆气沉,境界清润空阔,一派江南景色。梅花一页,自云“学汪巢林法”其实仍有他素所敬慕的金冬心笔意。起首一开篆书听松二大字,则仿无锡惠山寺前听松石床上传唐李阳冰书,然阳冰规整而小松放逸,故另有别趣。一开隶书,仿成阳灵台碑,而有张迁、华山碑神气。小楷三页仿元末宋克,仍不失晋钟繇法度,而灵动任越。后有晚清程庭鹭等四家题跋,称他:“一时兴到,随意挥洒,正得古人偶然欲书之意。”兴来挥洒,灵感勃发,遂有佳作,所说极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