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名闽西共产党员英烈风采】王良:所向披靡 军功传千古

作者:龙岩发布
【百名闽西共产党员英烈风采】王良:所向披靡 军功传千古

王良

王良,又名王化陔,1905年8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县)县城一个小商业主家庭。1911年进入綦江县立小学读书,1917年考入重庆华英中学。1924年秋,他考入持志大学来到上海。在上海期间,王良常同当时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的叔父王奇岳联系,受到王奇岳革命思想的熏陶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逐步确立了救国救民的宏愿,立志献身革命。

1926年夏,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如同暴风骤雨,席卷全国。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下,年仅21岁的王良毅然弃学离校,奔赴广州,考进黄埔军校成为第五期步科学员,不久转到骑科。1927年初,他到武汉军校继续学习,这一年,王良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革命陷入低潮,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武汉军校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事教导团。7月下旬,教导团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撤离武汉,前往南昌参加周恩来领导的武装起义。部队乘船东下到九江时,被国民党张发奎部包围缴械。王良串连了几位同志,乘夜冲出重围,一路向西奔走,辗转数日来到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修水地区。此时,未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武昌警卫团正在修水进行整训,王良等人便加入了这支部队,并接上了党的关系。9月,王良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即跟随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王良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8月中旬,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三营去湘南接应在郴州失利的红四军,王良所在一营会同红三十二团守井冈山。8月下旬,湘敌吴尚部和赣敌王均部纠集4个团的兵力乘虚而入,兵分两路向井冈山根据地进犯。王良奉命率红一连坚守黄洋界哨口阵地,负责阻击进犯之敌。8月30日,湘敌两个营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向黄洋界发起进攻,王良沉着指挥红一连接连打退了敌人三次冲击。下午,敌人又集中炮火轰击黄洋界,发起第四次进攻。这时,营部从茨坪军械处调来了刚刚修理好的一门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投入战斗,其中一发炮弹正落在敌人的指挥阵地上,王良抓住战机,果断地指挥红一连勇猛反击,埋伏在山头的赤卫队员和当地群众也手持梭镖、大刀向敌人冲杀,敌人以为红四军回井冈山,仓惶撤退。此次战斗打死打伤敌军200多人,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的第二次“会剿”。

1929年初,为了粉碎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王良随红四军主力行动,任第一纵队一支队队长。大柏地伏击战后,王良率领红一支队参加了解放汀州府、三打龙岩城、攻克“铁上杭”等战斗,歼灭或击溃了国民党军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等部。红四军在闽西分兵游击期间,王良率领红一支队深入上杭、永定一带开展活动,帮助闽西党组织和地方群众武装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闽西人民热情地将红一支队称为“王良支队”。

【百名闽西共产党员英烈风采】王良:所向披靡 军功传千古

红四军军长王良(右)

1929年12月下旬,王良参加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1930年初,为了打破闽粤赣三省敌人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会剿”,王良率红一支队随红四军主力转战江西。1930年6月,红四军整编,成立了红一军团,王良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0月,红军又在吉安整编,第一纵队改编为第十师,王良任师长。11月,蒋介石调集10万重兵,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王良率红十师在龙冈战斗中,迂回插入敌之侧后,断其退路,完成了对敌军的全面包围。经过激战,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整旅,俘敌9000余人,并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首战的胜利。为了表彰王良及红十师在这次作战中的功绩,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把缴获的张辉瓒的一块怀表奖给了王良。

1931年5月,在粉碎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中,王良率领红十师参加了富田大会战,歼敌王金钰一个师。接着,王良又率部和兄弟部队一起挥师东进,从赣江边一直打到武夷山下的建宁城。不久,蒋介石自任总司令,纠集30万兵力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王良指挥的红十师和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先后在永丰县的蓬塘、兴国县的良村、宁都县的黄陂歼灭敌上官云相、郝梦龄、毛炳文3个师。连续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赣南、闽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王良调任红四军新整编的第十一师师长,张赤男为政委。为解除后顾之忧,扫清根据地内土豪劣绅的据点,1931年11月初,红十一师奉命围歼石城县红石寨反动据点。王良果断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术,以挫敌人的锐气。1932年新年第一天的拂晓,攻破红石寨,俘敌1300余人,缴获武器1500余件。

1932年2月,王良率领红十一师奔赴赣南新城独立作战,阻击来自广东的国民党军余汉谋所属增援部队,掩护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攻打赣州。1932年3月,中央红军整编,王良升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罗瑞卿为政委。为扩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前委决定由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组成东路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东征福建。4月10日,王良指挥红四军首取龙门考塘,收复重镇龙岩城,随即又以闪电般的速度长驱直入进逼漳州城外要隘天宝山。19日拂晓,王良指挥红四军向据险顽抗的天宝山之敌发起总攻,下午3时,红四军攻下了天宝镇,20日,红四军同兄弟部队一起攻取了漳州城。至此,红军痛快淋漓地消灭了国民党张贞部第四十九师主力4个团,俘敌1600余人,缴获各种枪炮2300余件、子弹13万发、炮弹4900余发、飞机2架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接着,红四军又乘胜追击,解放了石码以东大片地区,威逼厦门。驻漳期间,王良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组织红四军分兵深入石码、海澄、长泰、角美等城乡,发动群众,建立政权。5月间,东路军开始向赣南根据地回撤。6月13日,红四军到达闽赣边界的武平县大禾圩,遭到当地顽匪蓝启观的阻击。王良接到前卫部队前进受阻的报告,立即与罗瑞卿政委一起赶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指挥战斗。突然,从敌人阵地射来一排密集的子弹,王良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

王良牺牲后,遗体迁葬会昌永隆圩脚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平县人民政府在王良牺牲地大禾圩树起“王良军长殉难处”的碑牌,以缅怀先烈的不朽功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