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个人十佳电影之《野良犬》:引无数大师竞折腰

作者:西风影评

一部平庸的作品不可能有“豹尾”,豹尾无法孤立地存在,而是也只能是凤头、猪肚的延伸,是整部作品从一个高峰到另一个高峰的过渡和升华。

换句话说,豹尾不可能雪中送炭,让顽石吐露夜明珠的光华;豹尾只能锦上添花,让黑泽明这样的大师成为东西方电影人膜拜的电影天皇。

战争的巨创、战败的耻辱使得昔日国民引以为傲的皇军成了过街老鼠。《野良犬》(1949)通过寻枪展示战后日本社会,对退伍兵如同丧家野犬备受歧视的凄惶表现得非常到位。

丢枪的警察装成退伍兵暗访,到处遭人白眼,连混混、站街女也瞧他不起:

个人十佳电影之《野良犬》:引无数大师竞折腰

警官表面上分析强盗:“抢来的钱很快用完,他会再抢,下次更凶,从野狗变成疯狗。”暗讽资源贫乏的日本从甲午、日俄战争尝到甜头,坠入二战的深渊。不露声色,入木三分。

球场守株待兔抓捕球迷罪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谜一样的双眼》(2009)的致敬。

片尾剧力千钧,尽显大师魅力,成为名家名作的教科书———

剑拔弩张,突然传来美妙的琴声,凶焰万丈之地笑迎春风独自凉:

车站找人的段落获得斯皮尔伯格《决斗》(1971)的致敬;一群儿童路过唱歌获得费里尼《卡比利亚之夜》(1957)、赛尔乔·莱翁内《美国往事》(1984)的致敬;追悔莫及撕心裂肺嚎啕大哭的镜头成就费里尼《大路》(1954)的豹尾。

附.《野良犬》豹尾:

视频加载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