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核裂变研究奠基人

作者:金东媒体中心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核裂变研究奠基人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在与丈夫交谈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核裂变研究奠基人

主持人: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1897~1956),是法国物理学家,也是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与皮埃尔·居里的长女。1935年,她因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与丈夫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也使居里家族成为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家族。

1897年,伊雷娜出生于法国巴黎。母亲玛丽·居里一直非常关心伊雷娜的学习情况。在伊雷娜11岁时,玛丽·居里认为伊雷娜需要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环境来培养学术能力。玛丽和包括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在内的一些法国学者一起组成了名为“合作”的组织,在家庭中互相教育孩子。1914年,伊雷娜进入索邦科学院,遗憾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她的学业。当时,她以护士的身份服务于军队。伊雷娜协助母亲一起在医院中利用当时最先进的X射线仪器,为受伤的士兵提供医疗援助。战后,伊雷娜回到巴黎,进入由她父母创立的镭研究所继续学习。她在博士期间进行了钚元素的α衰变的相关研究。

1924年,当伊雷娜即将取得博士学位时,她结识了化学工程师弗雷德里克·约里奥。从1928年起,两人专注于对原子核的研究。1934年,他们用钋的α射线轰击铝箔,发现当α源移去后,铝箔有放射性;其强度也随时间按指数规律下降。这种放射性是由α粒子打在铝-27上发出一个中子,形成不稳定的磷-30,从而放射出正电子而形成的。他们实际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物质:磷-30。这一重大发现使得伊雷娜和弗雷德里克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于1935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伊雷娜的研究团队对于镭原子核的研究为包括德国科学家斯特拉斯曼、丽思·迈特纳在内的科学家对核裂变的研究提供了铺垫。著名的迈特纳计算过程证明了伊雷娜的研究结果:核裂变是存在的。

然而,多年来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使得伊雷娜长期暴露在辐射下。与她的母亲一样,伊雷娜也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虽然抗生素辅以一系列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她的痛苦,她的病情仍然持续恶化。但是,她拖着病体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1956年3月17日,伊雷娜不幸逝世于巴黎。

二战前后,伊雷娜与丈夫坚决地站在了反法西斯的一方。他们担心研究结果被用于军事目的并造成灾难性后果,因而在1939年10月,将所有关于核裂变的文件都存放在了法国科学院的金库中。直到1949年才重新启用。与此同时,伊雷娜还积极参与促进妇女教育的运动。她曾在法国妇女联合会及世界和平委员会法国委员会任职。然而,由于她与丈夫的政治观点,法国当局借口其有共产党的嫌疑罢免了弗雷德里克的一切职务。伊雷娜也被迫退出了原子能委员会,并被美国化学学会取消了会员资格。

伊雷娜的一生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也因此,她对于科技成果的应用始终持谨慎的态度。出身于科学之家,从小受到第一流的科学教育,使她对科学充满了研究热情。同时,她为世界和平和妇女教育所做的努力,人所共知。她对于科学的不懈追求,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忘我的科研精神,都是科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