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书笔记:《海蒂和爷爷》斯比丽

作者: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为了您能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致力于分享富有启发性的读书笔记和影视评论

书籍序言

书籍摘录

书籍点评

谁是最著名的瑞士女性?当然是海蒂。她之于瑞士就像《格林童话》之于德国,《安徒生童话》之于丹麦,“匹诺曹”之于意大利,“小王子”之于法国,她是瑞士最著名的代言人。

海蒂是瑞士女作家斯比丽同名小说的主人公。自从《海蒂》小说于1880年问世以来,这个来自大山里的小女孩就风靡了整个世界。

有些故事永远不过时,有些人物永远不会老。现代化的脚步愈快,人们愈加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都市人对自然的向往、现代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都在海蒂(Heidi)的身上找到了寄托。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海蒂的故乡。头顶是蔚蓝的天空,身后是壮丽的雪山,碧绿的草地在眼前舒展,随身听中传来海蒂的歌声,这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5岁的海蒂被姨母送到了艾尔姆山上的爷爷家寄养。海蒂立刻爱上了她的新家。这里有爷爷用新鲜的干草给她铺的整洁的小床,她喜欢躺在床上看“太阳怎样向群山道晚安”。她交了许多朋友—淘气的山羊、小羊倌彼得、巍峨的山峰和山崖下的老鸥鸟。海蒂总是愉快的,她总是会找点什么事来快乐。

8岁的时候,姨母把海蒂从爷爷身边带走,把她送到了法兰克福的一户富人家,给这家的小主人、有残疾的克拉拉做玩伴。在城市里,海蒂学习了各种规矩,还学会了认字和朗读。与克拉拉的友谊无法冲淡海蒂对家乡的思念,她得了严重的思乡病。

海蒂终于回到了艾尔姆山。她为瞎眼奶奶朗诵赞美诗,使她的内心重获光明。她教彼得读书认字,帮小羊倌告别了蒙昧。就连乖僻的爷爷也走进了教堂,与村民和解了。后来,克拉拉也来到了山上。新鲜的羊奶、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大自然医好了克拉拉的病,在海蒂的帮助下,克拉拉学会了走路。

海蒂以纯真快乐的天性抚慰了成年人孤寂的心灵,她真挚热情地帮助小朋友。她是大山的女儿,自然之子,她是生命力、勇气和善良的象征。另外, 施皮里以生动的文笔“传真”了阿尔卑斯山的美景,这也是《海蒂》风靡世界的原因之一。

从海蒂身上获益最大的无疑是瑞士的国家形象,人们把海蒂的品质转移到了瑞士人身上。一般而言,瑞士人有朴实、健康、善良的正面形象,这正是海蒂的品质。

从童话到神话——故事的发生地曼安菲尔德–道夫里村(Mayenfeld – Dörfli) 早已被开发成了海蒂之乡(Heidi Land)。每年夏季都有众多游客来这里亲临其境。您可以像海蒂一样沿着曲折的小路向阿尔卑斯山攀行,然后在山顶小屋里品尝刚挤出来的新鲜羊奶。一路上,牧场上碧草的芳香扑鼻而来,净化身心。

【我的书评】

海蒂象征了大自然的精灵,她被文明社会所束缚,回到了亲近的大自然后释放了自己的天性,显得如此美丽而纯真可爱。

***

【原文】

彼得喊海蒂过来吃饭。可是,这比叫山羊费劲多了。她与她的新伙伴们玩得正欢呢,别的什么都看不见,也听不见。 彼得自有办法,他大声地喊着,直喊得岩石都发出了回声,海蒂这才姗姗而来。可一看见地上摆好了那么好吃的午饭,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好啦,好啦,别跳来跳去了,该吃午饭了!”彼得说,“快坐下来吃吧。” “这奶是给我的吗?” “是的,还有那两大块面包和奶酪也是你的。喝完这碗奶,我再从‘白菊’那儿给你挤一碗。然后我再喝。” “你挤哪只羊的奶喝?”海蒂问。

平时一个人上课乏味透了。我的家庭教师厄歇尔先生每天都来,从上午十点一直教到下午两点,时间真是太长了!连老师自己都时不时地用书挡住脸,好像他近视得很厉害似的,其实呀,他是在书后面打呵欠呢。罗藤梅尔小姐在旁边也经常掏出手绢捂在脸上,好像是听了我们的朗读大为感动似的,我知道,她也只是在手绢后面打哈欠而已。

我以前一直以为向女孩搭讪会打扰到别人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总是觉得有点愧疚。可是后来她告诉我,她对我那次我跟她相遇的场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那对她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回忆,我们的相遇让她非常欣喜,好像灰蒙蒙的生活中照进了一缕阳光。于是,我渐渐明白,如果对方对你没有兴趣的话,那么你的唐突可能真的打扰到对方了或者只是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但是如果你正在说话的对象心里也同样正对爱情满怀着期待,那么你的不期而至将让她心里的小鹿乱撞个不停,甚至兴奋到晚上失眠,那一天剩下的时间都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和爷爷视频了,得知他要过生日了,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他都已经70岁了,他想让我带着女朋友回去陪他过生日,可我却和对方分手了,何况自己还要参加字节跳动的面试,需要花时间来准备,时间太赶实在回不了,只能有点遗憾地通过视频方式祝寿了。

我真害怕呀,今天视频的时候看见了爷爷脸上的老年斑,不知不觉间他都已经这么老了呀!我在想,假如有一天爷爷奶奶真的从我身边消失了,我得多伤心呀。

海蒂的心情过于激动,虽然克拉拉最终使她明白过来,但她仍很难平静下来,仍旧大声地哭着,而且越哭越伤心,因为这个故事让她想到,自己离家那么远,彼得的奶奶和自己的爷爷也许会在她还没回去之前就死去。那样的话,当她有朝一日回去后,就会发现物是人非,她再也看不到她所爱的人了。

“孩子在哪儿呢?”塞斯曼先生问道。海蒂马上被带了进来,她像平常一样问候他:“早上好,先生。” “孩子,你不说些别的什么吗?”他问道。海蒂迷惑地望着他。 “哦,我知道了,还没有人告诉你!”塞斯曼先生笑着说,“今天哪,你就要回家了。” “回家?”海蒂喘着气重复道。她太激动了,几乎喘不上气来。 “怎么,不愿意吗?”塞斯曼先生微笑着问。 “不,我愿意!”海蒂激动地说,脸刷地就红了。 “那就好。”塞斯曼先生在桌边坐了下来,并让海蒂也坐下,“现在好好吃饭。” 海蒂努力地想尽量多吃一点,但却一口也咽不下。她太激动了,这突发的一切让人难以置信。她担心自己又是在做梦,担心会不会又一下子醒来见到自己身穿睡衣站在大门口。

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染红了群山,清新的晨风穿过杉树林,摇动着古树的枝桠。风穿过树梢发出的沙沙声响是海蒂最心驰神往的声音,这声音把她从睡梦中唤醒。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心急火燎地穿好衣服——她已经知道穿戴整齐的必要性了,她明白不论什么时候自己都应该打扮得干净利落。然后,她爬下梯子,见爷爷的床铺空着,就跑到了门外。爷爷正站在屋外,像往常一样抬头观察着四面的天空,预测着这一天的天气。蔚蓝的天空中不时飘过一小片一小片玫瑰色的云彩。朝阳刚刚从山顶那高高的岩石处露出头,将群山和牧场染成了一片金色。 “啊,太美了!真是太美了!”海蒂跑到朝霞中,冲着爷爷问候道,“早上好啊,爷爷!” “噢,你这么早就醒了?”爷爷向海蒂挥了挥手以示问候。 海蒂跑到杉树下,在飞舞的枝叶下快乐地跳来蹦去。每当一阵清风吹来,树梢沙沙作响,她都要高兴地大声欢呼、一蹦老高。

听说信奉宗教只是解决抑郁症的一种方式而已,给自己添点带着神秘色彩的慰藉,虽然没什么实际功用,但却能过从心理层面上让自己好受一点,让抑郁症患者对明天还饱含着一点微弱的期待,希望自己的祈祷能过有一丝的回应。

太阳渐渐地升高了,不知不觉已到吃午饭的时间了。这时,彼得歇斯底里地朝着那两个人大吼道:“开饭了!” 海蒂站起身,打算把医生的那份午餐一起拿过来。可是,医生说他不饿,只想喝一杯奶,然后想四处走走,再登高一点。听他这么一说,海蒂也不觉得饿了,她打算喝杯奶后,就带医生到上面那些布满青苔、四周到处长着羊儿们爱吃的香草的山石边去,就是那一次“金翅雀”差点儿摔下去的地方。 于是,海蒂跑到彼得跟前,只请他从“白菊”那儿为自己和医生挤两碗奶来。彼得一听,吃惊地直盯着海蒂问道:

这些狠毒的歌谣根本就不像是天真烂漫的小海蒂能够编得出来的,感觉这个作者越写到后面就越糟糕了,在前面几章节里大肆宣扬宗教主义,现在又彻底颠覆了海蒂形象,真的有点让人读不下去的感觉,是这本书中纯粹的败笔。

听到彼得惊慌不安的声音,海蒂连忙问道: “你怎么了?” “没什么!你回来吧,我这就学。”彼得结结巴巴地说。但是海蒂自己现在也很想弄清楚野人到底住在哪里,想过去问问爷爷。不过看到彼得那么担心,她只好放弃,走回到桌边。她要求彼得为此做出补偿。于是,彼得老老实实的读了又读,直到把字母Z念得滚瓜烂熟,一辈子都不会忘掉。之后,海蒂又教他如何拼读,这可是一大进步。 就在这个时候,山里又开始下起了雪,地面上又覆盖上了一层松软的新雪。这样的天气持续了很久,海蒂已经三个星期没能上山去看奶奶了。

五月的阳光重回大地,山上的残雪已经完全消融,汇成清澈的小溪,从高山泻入山谷;又是一片葱翠的高山牧场沐浴在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沉睡的花儿们听见阳光的呼唤,睁开眼,在嫩绿的小草间急切地展开自己美丽的花瓣。欢快和煦的春风穿过杉树林,吹落老朽的针叶,为嫩绿的新叶腾出落脚之地。住在山顶的那只老鹰又在蓝天上展翅盘旋;高山牧场上的茅屋周围洒满金色的阳光,地面晒得温暖而干爽,随处可以席地而坐。海蒂又搬回到了山上。她四处奔跑,跑遍了所有熟悉的地方,可始终都分不清哪里最美。

海蒂侧耳倾听风的声音,风从高处岩石上吹下来,越吹越近,越吹越有力,最终撞击到杉树上,消融在枝干间。她卧在地上,看着草丛中活蹦乱跳、张牙舞爪的昆虫,仿佛听到所有这些小生命都齐声歌唱,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在山上!我们在山上!我们在山上——”海蒂望着渐渐苏醒的大地,深深呼吸着泥土的芬芳,竟觉得春天从未这么美丽过。

彼得听完最后一句,跳离门柱,怒气冲冲地将鞭子乱挥一气,吓得那些山羊惊恐万状,疯了似的拼命往山下跑去。彼得挥舞着鞭子穷追不舍,像是在对一个无形的敌人挑衅。而那敌人就是从法兰克福来的客人们,她们惹得彼得心烦意乱。

克拉拉拿起青草,一把一把地送到“小雪”的嘴边。“小雪”非常温顺,紧紧靠在它的新朋友身边,安闲自在地从她的手指间吃着嫩叶。 独自一个人坐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身边依偎着一只信赖她且需要自己关爱的小羊——这种崭新的体验给克拉拉带来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她从未想到过自己会拥有这样的幸福,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强烈的渴望:她渴望能像其他女孩儿一样,健康而自由,会奔跑,能给予别人帮助,而不只是永远坐在那里接受别人的帮助。

海蒂已经跑到了鲜花盛开的地方。她心醉神迷地看着。山坡一片金黄,那是沙漠座莲在回应着灿烂的阳光;一簇簇深蓝色的蓝铃花、吊钟草在风中摇曳;报春花也尽情地散发着甜蜜的芬芳;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花儿也在展现着自己美妙的身姿。 海蒂陶醉了,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深深地呼吸着甜丝丝的空气。忽然她猛一转身,气喘嘘嘘地跑到克拉拉身边。 “克拉拉,你一定得去那里看看!”她大声说道,“真是太美了!到了傍晚恐怕就不那么美了。我背你过去,行不行?” 克拉拉望着激动万分的海蒂,摇了摇头: “不,不行!海蒂,你个头比我小多了。哎,要是我能走路就好了!”

克拉拉象征着文明社会中孱弱多病的畸形儿,无法行走意味着失去了人类最原始的生命力。当克拉拉在大自然的孩子海蒂的帮助下找到了支撑自己前进的力量的时候,就是作者要指明的只有回归到最纯粹简单的自然中让身心都健康成长才能让一个人生如夏花绚烂,充满生命活力,反之,社会中的物欲横流只会让一个人越来越被物质奴役,身心都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她们在花丛中坐了下来。这是克拉拉第一次直接坐在干燥温暖的高山牧场的土地上,她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身边,蓝色的吊钟草翩翩起舞,金色的沙漠座莲晃晃耀眼,红色的矢车菊亭亭玉立,四周的野梅和李脯阵阵飘香。一切都是这么的可爱,这么的美好!

克拉拉望着周围的一切,想到自己能够站立迈步,心中涌起各种美好的憧憬。她陶醉在灿烂的阳光和芬芳的鲜花中,心里充满了欢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坐在克拉拉身边的海蒂也觉得今天的高山牧场更加美不胜收。她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里会如此美丽,让她忍不住要把满怀的喜悦大声地呼喊出来。忽然,她意识到,这喜悦来源于克拉拉的康复,这才是令她感到最快乐的事!

从小失去双亲的海蒂一直寄养在姨妈家里。但幸运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变的孤僻,相反年幼的海蒂一如既往的保持天真烂漫、热情开朗的性格。但在她八岁那年,就连姨妈也无力照顾她了,于是姨妈决定将她送到性格怪癖的爷爷那里。但等到了那里,性格古怪的爷爷却将她赶了出去。可怜的小海蒂根本没有地方可去了,所以她只能一声不响的住进了羊圈里。就这样天生乐观的小海蒂与羊群为伴住了一晚。到了第二天爷爷面色不善的来挤牛奶,小海蒂也始终报以微笑,就这样一来二去,倔强的爷爷也开始被小海蒂的温暖所打动。慢慢的也就接受了小海蒂这个不速之客。

初来乍到的小海蒂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在这美不胜收的山峦间她更像个精灵般的自在肆意,之后她不仅跟牧羊少年彼得成为朋友,经常作伴到山间牧羊。跟爷爷的感情也越发深厚,逐渐融化了爷爷那颗冰冷的心。到了春天,她会与小伙伴一起在原野上仰望苍穹。到了冬天,她会坐着爷爷制作的雪橇滑雪狂欢。

到了城堡她会经常偷藏小面包。其实并不是她自己贪吃,而是她一直记得彼得的奶奶咬不动硬的食物,所以她总想着有一天能回去将面包送给奶奶。还有当她知道小姐克拉拉需要自己她无法回去。懂事的海蒂不会哭闹只是偷偷难过而日积月累的思念让她开始梦游。想想就让人感到无比痛心。

海蒂宛若尘世间的天使,简单纯粹不染尘埃。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一面。她犹如散发一种魔力,感染着身边朋友也治愈着读者的心。

阿尔卑斯山中那烟波浩渺的山峦、牛羊结伴的苍穹、五光十色的花草、水波荡漾的山涧,整幅画卷如同不可亵渎的人间仙境,治愈着我们的伤痕、洗涤着我们的心灵。日出东方时,行走在俊峰的臂弯里听鸟鸣,落日余晖下,徜徉在自然的怀抱里瞰苍穹。故事跟美景的相得益彰,更让人心生向往只想被流放在这片世外桃源。

这书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后半部分宗教色彩过于浓厚,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好生不痛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