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作者:临江羡鱼

上文讲到伊尹作为商朝开国功勋,在商汤时做尹;在商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代商王,行摄政之职;并且在太甲在位期间,将太甲教育成为一代明君;太甲死后,其子沃丁继位,伊尹死,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沃丁死后,其弟太庚继位;太庚去世后,其子小甲继位;小甲去世后,其弟雍已继位,商朝开始衰落,诸侯不朝;雍已死后,其弟太戊继位,太戊任用贤臣,勤政修德,治国安民,诸侯复朝,商朝复兴,太戊死后,被尊为商中宗。

在沃丁继位之初,仍以伊尹为相,辅佐国政;在沃丁八年,伊尹去世,据说伊尹去世时年满百岁。沃丁以天子的丧葬规格将伊尹葬在亳都附近,以天子之礼祭祀了伊尹,天子之礼为太牢,祭祀时献牛、羊、猪三牲,并为其服丧三年。而关于伊尹墓的所在地,在今天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南三公里处。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伊尹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沃丁

伊尹死后,沃丁咎单为卿士,相当于丞相,辅佐国政。咎单早在商汤时就做过司空,作《明居》篇,以此作为规范人民居住的法律规范;咎单在辅政之后,又作《沃丁》,用伊尹的事迹来训导沃丁,遵循祖制,仁德治民。咎单辅政,仍沿用伊尹之政,笃行商汤时的法令,这也使得沃丁在位期间商朝能维持兴盛。

沃丁在位二十九年去世,谥号昭王。其弟太庚继位。

历史记载:

《史记·殷本纪》: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帝王世纪》:帝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余岁,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焉。 《竹书纪年》:沃丁,名绚。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咎单。八年,祠保衡。十九年,陟。

沃丁去世之后,其弟太庚继位。太庚在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作大庚,太庚在位期间仍能遵循商法,守成有余。太庚在位二十五年而崩(《竹书纪年》称在位五年),谥号宣王。其子小甲继位。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太庚

小甲,名高。小甲是甲骨文祭祀中所用的庙号,后世多以小甲称之。小甲在位期间的作为,在史书上无所记载,在位十七年而崩,谥号敬王。其弟雍已继位。

雍已,据史书记载昏庸无能,沉湎酒色、不问朝政,而身边也没有贤臣辅佐,在雍已在位期间,商朝国力日衰,对外影响力也大不如前。各地的许多诸侯都不再朝拜商王,并且断绝贡赋,而雍已不能征伐不臣,无法改变现状,商朝开始了以一次衰落。雍已在位九年(另有说十二年、十七年)而崩,其弟太戊继位。

《史记·殷本纪》: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竹书纪年》:小庚(即太庚),名辨。元年壬子,王即位,居亳。五年,陟。 小甲,名高。元年丁巳,王即位,居亳。十七年,陟。 雍己,名胄。元年甲戌,王即位,居亳。十二年,陟。

太戊,在甲骨文中称大太戊、天戊,是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雍已的弟弟。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太戊

太戊继位当年,任命伊尹之子伊陟为丞相;同时任用臣扈为执政大臣;以巫咸为大巫师辅佐朝政,并管祭祀、医药。此三人在《尚书》与伊尹、巫贤、甘盘中被称为“商六臣”,这六位都是辅佐商朝明君的贤臣,伊尹是商开国名相,并摄政辅政四朝;巫贤是巫咸之子,后来辅佐祖乙复兴商朝;甘盘辅佐武丁中兴商朝。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巫咸

太戊七年,在亳都有桑树和楮树共生于朝堂之上,一夜之间就长到双手合抱那么粗。太戊十分害怕,以为是不祥之兆,就去询问伊陟,伊陟说:“臣听说妖物不能战胜有德之人,出现此妖物,莫非是大王您的施政有所缺漏吗?大王应该勤修己德,广施德政。”太戊听从伊陟的建议,勤修德政,怪树果然枯死了。

伊陟称赞太戊修德政,并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国家有成,于是作《咸艾》、《太戊》两篇,一为总结治理国家的经验,二为称颂太戊并记录太戊时期的历史,两书失传。太戊曾在祖庙祭祀时称赞伊陟,不将他当做臣子。伊赞谦让,作《原命》。

太戊十一年,命巫咸向山川祭祀、祈祷,以求获得山川庇佑。

太戊二十六年,西戎部落派使臣朝拜太戊。太戊派遣王孟访问西戎。此事说明,在太戊时期已经和西戎部落开始了交往。太戊派王孟前往西戎的故事,在后世被神化成太戊向西王母求仙药,以求长生不老,王孟后代在西方建立丈夫国。此事记载在《括地图》中。

太戊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正。车正应是管理铸造行业和手工业的官员,此事说明了当时手工业和青铜铸造也的繁荣,并有为了专为王室所用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太戊三十五年,作寅车。寅车就是战车,这说明当时太戊在位时勤修武事,也说明当时战车在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商代战车复原示意图

太戊四十六年,天下粮食丰收。这说明太戊在位时重视农业生产,并且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生产规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

太戊五十八年,修筑了蒲姑城。蒲姑城在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寨郝乡寨卞村正北1000米处,当时蒲姑城的位置临近九夷部落,应当是作为军事要塞、与九夷族作战而修建的。

太甲之后,商朝传四王而衰;太戊勤修德政,任用贤臣,商朝中兴。

蒲姑城遗址

太戊六十一年,东方的九夷族部落派遣使者到商都,此非臣服,因为在之后,商朝和九夷族还有长年的战争。

太戊七十五年,太戊去世。其子仲丁继位。

太戊在位期间,勤修德政,治国安民,并且在伊陟、臣扈和巫咸的辅佐之下,使得开始衰落的商朝再度兴盛,各地诸侯恢复朝拜,恢复贡赋,天下大治。太戊在后世被尊为中宗,当然在商代被尊为中宗的还有后来的祖乙。后市也将太甲、太戊和祖乙三为商朝明君并称为“三示”。

《史记·殷本纪》: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竹书纪年》:大戊,名密。元年丙戌,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陟、臣扈。七年,有桑谷生于朝。十一年,命巫咸祷于山川。二十六年,西戎来宾,王使王孟聘西戎。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正。三十五年,作寅车。四十六年,大有年。五十八年,城蒲姑。六十一年,东九夷来宾。七十五年,陟。 《太平御览··四夷部·南蛮》引《括地图》曰:殷帝大戊使王孟采药于西王母,至此绝粮,食木实,衣木皮。终身无妻,而生二子,从背间出,是为丈夫民,去玉门二万里。 《尚书·周书·无逸》: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