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比孟德“吾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本初的宏图真的差吗?

作者:子苏名著阅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事业源于勤,这是永恒的规律,成于思,也是万古不变的定律。勤思相融合,是创造奇迹的根本。

继续《三国中的大老板们》第二十四讲 袁本初爱士养名图大志

对比孟德“吾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本初的宏图真的差吗?

袁本初败在曹孟德手中,已经是一个铁的事实。然而,他们进行的是战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商业竞争激烈,并非你死我活。百度虽强搜狐还在,金山虽衰影响尚存,苹果虽霸华为可代。当然,这不绝对,波导就是其中的一例。

袁本初尽管惜败,但他辉煌与光芒却值得我们研究,同样他的失败更加值得我们思考。

先看袁本初如何成立公司的。

年轻的袁本初的志向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与曹孟德的一段对话,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这句话也没必要翻译,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志向。

“争天下”三个字,就已经窥全豹了,就是志向大。

与曹孟德是一样的,曹孟德也是争天下。只是方法上与袁本初不一样。

这值得重复对比一下,因为对我们企业规划与管理密切相关。

曹孟德说的是,“吾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说过了,曹孟德这个志向也是“争天下。”只是字面上没有明说。他只说了“争天下”的方法。

对比孟德“吾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本初的宏图真的差吗?

曹孟德的话只是比袁本初的话哲理性强一些,意味深一些。这与曹孟德本人的文学家身份是相符合的。反映的是两人的文化水平,曹强袁弱。

曹孟德的话比较的笼统,而袁本初的话比较具体,从实施看,从操作性来看,袁本初的话算得上是一个具体的规划了,曹孟德的话,只是一个想法。

从后来的实践来看,他们个人的操作,基本上是按照袁本初的方案在实施。

袁本初实施的就是他这段话,从山东起家,占冀州,打下青州、幽州、并州,然后阻击凉州,然后向南发展打曹孟德。

这里简单地理一下,袁绍的进攻路线,这里都是古代地名,我现在用今天地地名理一下。就是从山东出,打到河北,向北打到北京到内蒙,再向西打山西、打陕西边界,打在这里有点远。只用防御,然后转南,打河南的西北,再打河南中部,就到了郑州地界。

郑州打完之后,就被曹孟德阻击在官渡。官渡现在还存在。离郑州不算太远,没有去过的,就可以想象是郑州的东南附近。

袁曹就在这个地方决战。

曹孟德同样走的是这条路。

他也是打完河南、打山东、打完北京、打辽阳,然后,向南打刘表。

也是因为没有完全贯彻袁本初的路线,他的打法存在问题。

这在赤壁失败之后才补上这一课。

那就是打马超和韩遂。韩遂是老军阀,与马腾是结拜兄弟。当年董卓与皇甫嵩在他那里都没有取得好的成果,是相当难打的对手。

袁本初的规划中,就是消除后患再南下,做得不错。

曹孟德没有扫除后患,就向南打。

我有时候想,赤壁之战的失败,与北面马超与韩遂的偷袭是很有关系的。

《三国演义》中有徐庶向曹孟德请兵抗击韩遂的几句话。徐庶这个人原来是刘备手下军师,后来被曹孟德设计招到了许昌。

说的是徐庶散布谣言,说韩遂向西凉打向许昌,实际是真实存在的。

此处,不再分析。继续说袁绍创业的事。

总而言之,袁本初心中早有宏图。

有了宏图,如何推进?

明天继续。

对比孟德“吾用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本初的宏图真的差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