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浅谈“魏王曹操”孟德报父仇

作者:风从脸上过

孟德报父仇

“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琊,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 晋 陈寿 《三国志·武帝纪》
浅谈“魏王曹操”孟德报父仇

曹嵩 图片来源:www.gsw888.com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侍奉过东汉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四位皇帝,曹腾也因帮助桓帝即位被封为费亭侯,官拜大长秋。桓帝末年,曹嵩依靠曹腾的关系,并且曹嵩本身也不赖,因此被朝廷封为司隶校尉。灵帝即位后,曹嵩官至大鸿胪、大司农,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 ,位高权重。然而曹嵩并不像曹腾那样是个清廉之人,多年为官,趁机以权谋私。中平四年(187年)十一月,太尉崔烈被罢免,大司农曹嵩贿赂中官以及给西园捐钱一亿万被封为太尉,位列三公。中平五年(188年)夏四月,汝南葛陂黄巾军攻破郡县,太尉曹嵩由此被罢免, 曹嵩只得回到谯县老家。董卓之乱时,曹操在陈留起兵,曹嵩不肯相随,带着小儿子曹德到琅邪躲避祸乱。曹操在兖州时,招贤纳士,威震山东。曹操派泰山太守应劭,去琅琊郡接父亲曹嵩。曹嵩一家老小四十余人,百余侍从及百余车辆便往兖州而来,在经过徐州地面的时候,正值陶谦想结交曹操之际,于是陶谦出城迎接曹嵩,并大摆宴席。

浅谈“魏王曹操”孟德报父仇

陶谦剧照 图片来源:k.sina.com.cn

“陶谦字恭祖,丹阳人。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除卢令,迁幽州刺史,征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走之。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之都长安,四方断绝。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潥阳候。
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琊赵昱(yù),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馋慝(tè)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晋 陈寿《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

陶谦这个人,年少时有所作为,谁知到最后却变成一个亲小人远贤臣的人。

两日后,曹嵩要继续赶路,陶谦亲自把他们送出城外,并专门派都尉张闿带五百步兵护送曹嵩。路途中遇到大雨,一波人只能在一古寺歇息,哪曾想张闿见财起了坏心,又因自己以前本是黄巾余党,勉为其难顺应陶谦,在这段时间里,陶谦也没给自己什么好处。于是,带军杀了曹嵩一行人,抢了财物,逃到了淮南。曹操听闻父亲遭人杀害,悲从心来,哭倒于地。

“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血吾恨!”——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关系不错,听说徐州有难,带领五千兵马来救。曹操派夏侯享在半路截杀他。陈宫与陶谦也有点关系, 便快马加鞭来劝说曹操,曹操本不愿见陈宫,但出于旧情,只得相见。陈宫的话曹操一句都不想听。

“操怒曰:公昔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血吾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曹操的这番话一说,陈宫叹道,哎,游说不成,反被将了一军,现在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陶谦呢?只能投别处去了。曹操带着大军来攻打徐州为父报仇,两军交战,陶谦在阵前拼命向曹操解释事情原委,曹操怒火中烧,派将领直取陶谦性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