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蒂和爷爷》:有一种素质,能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作者:妈咪读呀

01

“小小的身体强大的内心,尤其是遇到挫折时自我调整心态适应环境,是现在孩子们最缺乏的力量,一定要带孩子看这部影片。”

大多人对于《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的评价一致的高赞。

《海蒂和爷爷》:有一种素质,能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这部猫眼评分9.5的电影,由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约翰娜·斯比丽的小说《海蒂》改编,问世100多年以来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

整部片子打动人的地方很多,但最打动人的是海蒂在面对逆境时的承受能力。作为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不止被姨妈抛弃,还被爷爷嫌弃。他们把小海蒂当做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如果是一般的孩子,一定会有巨大的心理阴影吧?

但海蒂在爷爷这里,没有哭闹,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自暴自弃。困了就想办法自己找地方睡,进不了屋子就进羊圈抱着一只小羊睡了一觉。

第二天起来照样开心地和爷爷打招呼,然后跑去找泉水洗脸,喝羊奶。即便如此,爷爷依旧不打算收留海蒂,于是想托牧师把海蒂送到孤儿院。牧师要求爷爷先好好照顾海蒂,他需要时间去寻找愿意收留海蒂的人家。

知道爷爷不喜欢自己,海蒂自己学会了给爷爷放羊。白天放羊,晚上就蜷缩在阁楼里的干草堆里睡觉。

几天之后,爷爷被海蒂的行为打动。当看到爷爷新做了一把椅子暗示自己可以留下来的时候,海蒂飞奔到爷爷怀里,紧紧抱着爷爷,内心充满了感激。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这种反弹力,也就是逆商。

什么是逆商呢?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的英文全称是Adversity Quotient ,简称AQ,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逆境时的挫折承受能力与反逆境的能力。

《海蒂和爷爷》:有一种素质,能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逆商的培养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关注的对象,因为逆商的高低关乎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一个孩子可以没有特长,但一定要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商。

02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双城记》中的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当下所处的这个社会,似乎再确切不过了。

在满是不确定的社会里,挫折与打击似乎变得很常见。

没有经历风雨不会出现彩虹,没有一个人不经历磨炼就成功。

但现在的孩子在面对困境时的反应情况并不乐观。

曾有一个朋友谈起,他女儿总是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按道理对于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早该适应学校的生活,而且平常上学都挺顺利的。

经过一番耐心询问之后,朋友发现,原来女儿不想去上学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

朋友不禁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的心这么脆弱,像玻璃一样易碎。

其实不止朋友的女儿,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有着一颗“玻璃心”,既敏感又容易受伤。

网上的报道不胜枚举:因为家长不让玩儿手机,暑假作业没有完成,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因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海蒂和爷爷》:有一种素质,能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有个小学生因为上学以来都是班长,上六年级的时候竞选班长落选,内心接受不了。不仅不愿意去学校,甚至绝食。最后不得已选择休学一年,接受专业系统的心理治疗。

我们用尽一切可能教孩子如何成功,但却忘了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

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逆商同样不可忽视。

龙应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提升逆商,学会接受挫折,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03

那怎样培养孩子的逆商呢?

很多家长也许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培养逆商的重要性,只是觉得束手无策。很多大人还会困惑:“现在的孩子,偶然的一次挫折都会让他们备受打击,如果刻意让他们面对困难,增加挫折次数,那不是更增加了危险么?”

所以这里就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的:

1、不要为了培养而“培养”

过年的时候拜访高中时候的班主任,他提到了一点说,虽然上学期间优秀的学生,除了个别发挥失常的,其他的都去了相对好的大学。

但十年之后发现,当年一些学习好的并不如学习中间甚至学习差等的。甚至一些优等生刚进大学就表现出了极度的不适应。因为以前在当地范围内相比,他可能名列前茅,但进入大学以后,比较范围一下子扩大为全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样一比就很容易受挫,极大的打击了长期以来作为优等生的自尊。如果心理状态不好,就会很容易一蹶不振。

反观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早已意识到别人可能会比自己优秀,从而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觉得太过于慌张。

两者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像第一次跳到水里和经常跳水的。

《海蒂和爷爷》:有一种素质,能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这里倒不是说要孩子故意学习不好,或者是本来孩子学习很好,非要制造些干扰影响学习。这就有些过犹不及的嫌疑了。因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培养而培养。

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个体差异,一味地去锻炼孩子“强大”的内心,要么孩子根本不需要,要么加重孩子的不被认同感,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这时候不如真正去剖析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在业余时间让孩子尝试他不太擅长的项目,定一个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过程中可能会失败,但大家一起解决,让孩子明白,遇到自己感觉困难的事情很正常,但只要肯去想尽办法解决,就没什么好怕的。

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但不为了培养而培养。

2、让孩子学会从自身找原因

有一只狐狸,在翻越篱笆的时候差点摔倒,幸亏抓住了一株蔷薇。不过虽然避免了鼻青脸肿,但手却被蔷薇的刺扎伤了。

狐狸埋怨蔷薇:“你这是怎么帮人的?我寻求你的帮助,但你怎么能伤害我呢?”

蔷薇道:“你错了,我本来就带刺啊,是你自己伸手抓的我,才被刺到的啊。”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狐狸”,他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从别人身上找过错,却不曾想想真正的原因。

其实,真正该做的,不是指责,而是感谢。

需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无法让蔷薇不长刺,却可以自己走路的时候更加小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逆商,就是需要孩子学会从自身原因出发,勇敢面对挫败,一起发掘出问题的本质。在无法改变外界的情况下,把自身做好。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不要试图否定和抵抗,不要想当然地觉得这样的情绪还不好,要赶紧把它甩掉。

尝试去理解,接受现实,要知道洪水治理最好的方法是疏导。

所以想要提升逆商,就要学会从自身出发,利用可以利用的价值,从而实现“逆转”。

《海蒂和爷爷》:有一种素质,能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出王炸

3、让孩子养成乐观的心态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巴科在2019年毕业演讲时表示,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回顾国内外名人大贤,无一不是乐观的人生活的更为长久和精彩。

王阳明是一个乐观的人,同是也是逆商很高的人。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随后,二十八岁的他以二甲第七名的成绩观政工部,并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用授兵部武选司主事。

我所理解的乐观,不是盲目的瞎乐观,而是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

黎明前的夜最黑暗,如果想要提高逆商,熬过苦难,一定离不开乐观这颗启明星,指引前进的路。

尼采说:“那些不能杀死你的,必能使你更坚强。”

培养孩子的逆商,我们一直在路上。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