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后”兰州刺绣艺人刘瑶我的未来不是梦

作者:光明网
“90后”兰州刺绣艺人刘瑶我的未来不是梦

刘瑶正在进行创作 周言文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言文

近日,一组展现敦煌手姿的刺绣扇面作品在网络上大火,精美独特的扇面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因此,这组手绣扇面的作者——兰州“90后”刺绣艺人刘瑶就成了故事的关键。

“敦煌手姿”展现传统中国文化

“手部看似简单的线条,实则比较难画,需要非常扎实的绘画功底才可以。每创作一幅刺绣作品,需要先简单描画出轮廓,再用针线绣出。”

一头卷发,带着金边圆眼镜,时尚潮流,初见刘瑶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年轻时尚的小女孩。但一说到最近大火的“敦煌手姿”系列作品,刘瑶就立刻变身专业的刺绣艺人。

据刘瑶介绍,本次“敦煌手姿”分为3个系列,每个系列4把扇面,分别为佛手系列、观音手系列、持花手系列,总共12把扇面,把把都不同。

在刘瑶心中,12把精美的手绣扇面,就是12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从2018年12月底,刘瑶才开始正式着手绣成品,虽然完成一把手姿扇子的成品,只需要2至3天的时间,但是在这之前,刘瑶已经做了大约近两年的准备,从绣线到扇面、材质、颜色、形状、大小等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各种尝试。这两年期间,刘瑶是全身心投入到敦煌手姿的创作上。有了充足的准备之后,刘瑶开始正式动手刺绣。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3个系列共12把“敦煌手姿”的团扇刺绣。

“真的做了很多尝试和准备。想做敦煌题材已经很久了,也搜集了很多资料和素材,酝酿了很久才决定用手姿来展现。手姿也成了敦煌石窟画中极具艺术价值得一部分。‘手’可以帮助人们传递情感、语言,手势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媒介。敦煌壁画中的各种手姿,更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含意与情态。从无到有,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看着手中的扇面,刘瑶感慨地说到。

祖孙三代刺绣世家

“我的姥姥和妈妈,也做刺绣。我从小是在刺绣女红的氛围中长大的。”在工作室,刘瑶还带来了姥姥和妈妈的刺绣作品。

回忆起小时候,姥姥做得最多的就是荷包和窗花。每到节日,邻里和亲朋都来找姥姥做荷包、剪窗花。在刘瑶一周岁的时候,姥姥特意做了一个非常大而精美的荷包,寓意平安健康的五毒、生肖、花卉都将姥姥对刘瑶的爱,通过一双巧手,做成了荷包。这个荷包,刘瑶珍藏至今。

在刘瑶的珍藏中,还有一幅炕帘。这是刘瑶妈妈在出嫁时,给自己准备的嫁妆。上面绣着颜色鲜艳、生动活泼的年画娃娃。“这个炕帘,用的是剁绣的手法,现在看来,不管是绣法、配色、构图等,一点都不过时,技法也相当精湛。所以我经常感叹,在那个物资匮乏,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我妈妈没有人指导,只凭着所见到的和自己想象的,摸索、钻研,有了这么高水平的刺绣技艺。”说

道姥姥和妈妈,刘瑶一脸自豪。从喜欢到热爱无悔创业

大学毕业以后,刘瑶放弃了高薪和成熟的发展市场,毅然回到了兰州,虑规划了很久,决定把刺绣当做一生的职业,开了工作室,专心刺绣。

2017年8月,杨丽萍在甘肃大剧院进行了一场《孔雀之冬》的演出。刘瑶受邀请,结合舞蹈内容,创作了三把以银、白两色,表现孔雀向死而生为内容的纯立体圆扇。精美独特的手工团扇,一下子吸引了杨丽萍,当场就收藏了其中的两把。有了大咖收藏的肯定和鼓励,刘瑶便更加坚定了继续走这条路的决心。

“在创新的时代,不能再拿古代的东西再创作古的东西,而是应该加以创新。用现代的材料和表现方法,用创新与创意,展现中国本土的艺术特色。比如,我会用不同的刺绣方式和材质去表达出来。”

敦煌“飞天”,是刘瑶即将要着手创作的新系列扇面,对于未来,刘瑶表示,希望可以尽自己所能把刺绣带动大众,开设一些刺绣兴趣课,让更多的人重新了解中国传统刺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