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作者:梦成讲坛

徐晃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在郡中作吏,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李莈、郭汜在长安发动叛乱,徐晃劝说杨奉,让他和皇帝回洛阳,杨奉听从了他的计策。献帝渡过黄河到达安邑,封徐晃为都亭侯。

到洛阳以后,韩暹、董承天天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徐晃便劝说杨奉归顺曹操,杨奉听从了他,又反悔,曹操到梁地讨伐杨奉,徐晃便投奔了曹操。曹操授予徐晃兵权,派他出击卷县、原武的贼寇,大获全胜,升任裨将军。

随曹操征伐吕布,徐晃单独逼迫吕布的将领赵庶、李邹等人投降。又同史涣在河内郡斩了眭固,随同曹操大破刘备,又随曹操打败颜良,攻取白马城,进军到延津,大败文丑,徐晃被任命为偏将军。

以后又同曹洪攻打氵隐强的贼寇祝臂,大破敌军;同史涣在故市攻打袁绍的运粮车队,因为功劳最多,被封为都亭侯。曹操包围了邺县,攻破了邯郸,易阳县令韩范佯装献城投降负隅顽抗,曹操命徐晃进攻。徐晃来到以后,把一封信缚在箭尾射入城中,为韩范陈说利害,韩范悔过投降了徐晃。

徐晃随即劝曹操说:“袁谭、袁尚都没有被打败,那些没有攻取的城池都在看风使舵,今天要是灭了易阳,明天各城就要拼死守御,恐怕河北就没有平定的日子。希望您允许易阳投降为别的城做个样子,那么各城就都会望风而降。”曹操认为很对。

徐晃又单独率兵讨伐毛城敌寇,设置伏兵大举袭击,攻破了三个驻地。再次随曹操在南皮击败袁谭,讨伐平原郡的叛军,平定了该郡。又随曹操征剿蹋顿,被封为横野将军。

再跟随曹操讨伐荆州,徐晃单率一支军队屯扎樊城,又讨伐中庐、临沮、宜城的贼寇。再与满宠到汉津征讨关羽,与曹仁在江陵攻击周瑜。

建安十五年,徐晃统兵讨伐太原郡叛军,包围大陵,拔取了城池,杀死敌帅商曜。韩遂、马超在关右谋反,曹操派徐晃屯驻汾阴安抚河东郡,赐给他牛酒,让他为祖先上坟。

曹操到潼关,担心不能渡过黄河,找徐晃询问。徐晃说:“主公大兵在此地,而敌人不另派兵驻守蒲阪,可见是失策。现在给我一支精兵,从蒲阪津渡河,去充当全军的先头部队,截断敌军,就可以抓获敌人。”曹操说:“好。”派徐晃率领骑兵、步兵四千人过河。

徐晃领兵挖堑立栅还未站稳脚跟,敌将梁兴率五千多骑兵、步兵来进攻,被徐晃击退,曹操大军得以渡河,于是打败了马超的势力。曹操派徐晃与夏侯渊平定阝俞麋、涉县的各部落氐族人,同曹操安定会师。曹操回邺县,派徐晃与夏侯渊平定涉县,打败夏阳的贼寇余党,斩了梁兴,使三千多户投降。

  再随曹操讨伐张鲁,另派徐晃去征剿椟、仇夷各处山上的氐族人,他们都投降了。徐晃升任平寇将军,解除了将军张顺的被围困境,攻破了贼寇陈福等人的三十多个屯兵据点。

曹操回到邺县,留下徐晃与夏侯渊在阳平关防御刘备。刘备派陈式等十多个营的部队断绝了马鸣阁道,徐晃从岔路攻伐,大破陈式的队伍,敌人被迫自己跳入山谷,死了许多人。曹操听说后,非常高兴,让徐晃持节,发布通报说:“这一条阁道是汉中的咽喉险要之地,刘备想断绝内外联系,夺取汉中。将军这一举粉碎了刘备的计划,真是妙计中的妙计啊!”

曹操于是亲自到阳平关,带出汉中的各路军马,又派徐晃协助曹仁讨伐关羽,在宛城驻军。碰上汉水泛滥,于禁的部队被淹,关羽在樊城包围了曹仁,又在襄阳包围了将军吕常。徐晃的部下大多是新兵,很难同关羽作战,便进军屯驻在阳陵陂。

曹操又返回来,派将军徐商、吕建等人去见徐晃,传令说:“必须等兵马全集中,再一起向前出去。”敌军在偃城屯扎,徐晃到达后,设计挖掘堑壕,作出要截断敌人后路的样子。敌军烧毁自己的营寨逃跑了。徐晃占领偃城,两面营寨相连,又稍微前进到距离敌人的包围圈三丈左右的地方,没有进攻。曹操前后派殷术、朱盖等一共十二营的部队到徐晃这儿来。敌人的围头有兵屯驻,另外还在四冢驻军。

徐晃扬言要攻打围头的守敌,却秘密地进攻四冢,关羽看到四冢要被攻破,亲率五千步、骑兵出战,徐晃迎击,关羽退去,徐晃便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冲入敌围,大破敌军,很多人自投沔水而死。

  曹操传令说:敌人堑壕鹿角层层包围,将军作战全胜,攻陷敌围,杀死俘虏大批敌寇,我用兵三十多年,加上听到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也没有长驱直入冲进敌人重围的,而且樊城、襄阳的被包围,比起战国时的莒城、即墨,情况要严重得多,将的功勋,要超过孙武和司马穰苴。

徐晃整顿部队回到摩陂,曹操出城七里迎接徐晃,设宴庆祝。亲自举杯向他劝酒,慰劳他说:“保全住樊城、襄阳,都是将军的功劳。”当时各路人马都集中到一起,曹操巡视各营,士兵都离开队列观看曹操,有徐晃的军营整齐,全体将士站在队列中不动。

曹操叹息说:“徐将军可以说是有周亚夫的风度了。”曹丕即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晋封逯乡侯。曹丕即皇帝位后,又晋封杨侯。同夏侯尚到上庸讨伐刘备,打败敌人。文帝命徐晃镇守阳平关,转封他为阳平侯。

魏明帝即位,徐晃在襄阳抵御吴将诸葛瑾,朝廷为他增加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三千一百户。病垂危,遗嘱用平时穿的衣服收殓他。徐晃为人小心谨慎、作风俭朴。统率军队往往不是依靠侦察,先作好不能打胜仗的准备,然后才开始作战,穷追不舍,争取实利,将士常常顾不上吃饭。

  徐晃常叹息着说:“古人顾虑遇不上英明的君主,现在幸而让我遇到了,应该建功效力,哪用自己夸耀自己呢!”始终不多交朋友。

  230年去世。朝廷赐予壮侯的谥号。他的儿子徐盖承袭了爵位。徐盖死后,儿子徐霸袭爵。明帝分给徐晃食邑,封他两个儿孙为列侯。

起初,清河的朱灵在袁绍手下担任将军,曹操征讨陶谦的时候,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助曹操,作战有功。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朱灵说:“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现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还要投奔谁呢?”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朱灵以后也成为良将,名声仅次于徐晃,官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

  评:曹操建立这样的武功,而当时的良将,五个人首当其中。于禁最为沉稳凝重,但最终未能尽节。张郃以机巧善于应变出名,乐进以骁勇果断著称,但对照他们的行事,与所听说的并不相符,也许是记录有遗漏,不如张辽、徐晃的传记完备详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