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作者:何夕少年

在明清之际,所谓的"士大夫"都有许多复杂交织的圈子。这些圈子不仅存在于官僚体制之内,而且贯穿于整个体制之外,与地方画院、书院、家族、文学圈子等密切关联,形成错综复杂、盘根交织的社会网络。梁清标也离不开这些圈子,他一生交游履历丰富,与同门者、官宦者、收藏者等进行一系列的交往。他毕生的书画鉴藏历程,也代表着明清之际那个历史时空的真实鉴藏情境。那么,梁清标到底是如何利用自身庞大的社交网络进行书画收藏的呢?作为一名衣食无忧的士大夫,他热衷于收藏的目的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便具体来探讨分析一下。

有"收藏甲天下"之誉的梁清标,字玉立,号苍岩,一号蕉林,其居室名"蕉林书屋"又号棠村,别号冶溪渔隐,一生收藏书画众多,他一生横跨明清两代,不仅善于收藏书画,而且善于鉴定,堪称明清之际最大的私人收藏家。他的蕉林书屋也称得上是当时文人墨客雅集品评书画的好去处,屋中曾经珍藏过很多书画名迹。

梁清标由明臣而入清为仕,一生作过四十多年的尚书,结识的文人官僚非常多,信任他的朋友也多。众多同僚纷纷赠送或卖给他藏品,比如纳兰性德生前在康熙身边当过御前侍卫,也曾收藏过一些重要的书画作品。在纳兰性德去世之后,一部分藏品便转移到了梁清标的手中,像现在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阎立本《步辇图》卷就是这样的经历。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阎立本《步辇图》卷

另外,梁清标的下属会将书画作品赠送给梁清标,或处于仕途升官方面的目的,或处于人情买卖方面的目的,如今俨然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却有此类事情的发生。比如,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徵宗临卫协高士图》便是如此。吴其贞在《书画记》中有记载:"于壬辰(1652)四月ニ十ニ日,同庄淡庵、王元照观于半塘韩古周家……后为马惟善总戎以千金购去,进奉大内。"现在有学者推测此卷并没有进入康熙内府,因画卷上有梁清标收藏印,已经成为梁氏的收藏品。

除却以上两种来源之外,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梁清标敢于购置大量书画的重要因素。梁氏家族在正定拥有大量家财与地产。清代大学士魏裔介就曾在《与大司寇梁玉立》的信中提及他到梁家的情形:

"前在郡城雨后,同友人至雕桥及贵庄白棠,遂至曲阳桥禅院,稻田千顷、高咏摩诘、漠漠水田一联,觉形神之俱、远书呈大教。归里后,躬亲收获之役、始知鸡犬桑麻间,另有一种风味。然野人之事,不足为老年翁道也。"

从魏裔介的信中,我们可以得知,梁清标家族有"稻田千顷"使得他十分羡慕,后来,魏裔介在《复梁葵石(即梁清远》)》的信中说到:

"想老年翁颐养倍善,承教下询内养之事,弟禀赋单薄,故五十六岁即请告归故里。"

另外还可从魏裔介的《和大司马梁玉立赵郡风物杂咏·主父沙丘》一诗中,可以获知梁氏家族在正定的气势:"骑射驶驱尽国中,秦廷私觑气如虹。可怜探声身无主,草掩沙丘古赵宫。"梁清标自己也写过《秋忆赵郡风物成杂咏三十首》,其中说明了他在正定的家产之大,其中第七首说:"城东别墅辋川图,手种垂杨一万株。大麓经秋霜乾冷,绿烟犹似普时无。"诗中有趣地讲到城东的别墅就像王维《辋川图》中的一样,梁氏家族的地产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充沛的资金来源,搞一搞书画收藏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传)王维《辋川图》

梁清标将自己的书画藏品大致存放于两个地方,其中一个便是城东的辋川别墅,具体地点待考证;另一个则是在正定的蕉林书屋里存放。正如他诗中所说:

"百花深处萤光闪,锦轴牙签号墨庄。昨夜小畦凉雨过,冷冷秋水玉香。"

此外,梁清标一生收藏中有众多鉴藏印,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就有四十三方鉴藏印章。比如,"蕉林书屋"、"秋碧堂"、"赐麟堂"、"苍岩"、"家在北潭"、"棠村"、"净心抱冰雪"等印章。而且,梁清标对于书画的装裱也特别讲究,除了一般清初时常用的装裱形式以外,梁清标也会自己创造出一些富有特点的装裱形式,比如说,立轴多用碧色云鹤斜纹绫天地,米黄色细密绢圈在周围,有些用隔水,有些不用,视书画长短而定;绶带与副隔水或绫、绢圈同色,包首用淡黄色绢,轴头用红木或紫檀木制成,足见十分讲究。

装裱中的手卷则会效仿宋代宣和装,隔水、天头都用云鹤斜纹绫,精选较邹的旧锦做包首,整体书画装裱之后显得更加精美,而且绝大多数经过梁家装裱的书画都有梁清标的亲笔题签。比如,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唐代杜牧书《张好好诗卷》就是梁装裱,签题写有"唐杜牧张好好诗,蕉林珍秘,神品上上"。再比如,现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宋徽宗赵佶《宣和柳鸦芦雁图卷》是梁清标收藏过的宋徽宗真迹作品,梁清标特别喜爱珍重,于是他便重新装裱过。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宋徽宗赵佶《宣和柳鸦芦雁图卷》

前面已经谈到梁氏家族有丰富的家财与地产,这其实已经为梁清标的书画收藏道路铺设了宽阔坦荡的基石。那么,梁清标的收藏仅仅是为了"炫富"而收藏的吗?恐怕不能这样简单的理解,里面包含了至少两点鲜为人知的原因。

梁请标书画收藏的目的之一是"养取葵心向紫宸","紫宸"为清代皇宫的别称,现在的"紫禁城"这种叫法也是从中演化而来的。由此,我们可以获知,梁清标收藏了许多书画名迹都是进献给皇帝了,估计是试图利用此种方式谋求皇帝的欢心。比如,梁清标收藏过的王渊《竹雀图》(现藏大阪市立美术馆)就是被直接送进了清内府。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像梁清标这样将书画藏品进献给皇帝的人不在少数,比如高士奇也曾经这样做过。高士奇进献的书画作品多为贺寿内容的画作,比如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代王渊的《桃竹春禽图轴》,以及明代吕纪的《画松鹤长春图轴》等,都是高士奇专门进献给康熙皇帝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对比高士奇收藏过的书画与已经收录在《石渠宝笈》全书中的书画藏品的时候,发现高士奇向康熙进献的书画有真有假,真假参半。高士奇向乾隆皇帝进献"赝品"确有其事,比如现如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徽宗《梨花图轴》、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南宋李迪的《雪树寒禽图轴》都是高士奇进献给康熙皇帝的"赝品"之作,很有可能当时高士奇自己并没有看出了这些是假画,只是当作真迹进献罢了。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王渊 《竹石集禽图轴》

梁清标收藏的第二个目的是他有嗜古癖,他不仅喜欢唐诗、宋词,而且还热衷于收藏古代的一切玩物,而书画便成为了他的首选目标之一。

宋荦在1712年时曾经明确说过:吴升的《大观录》是记载孙承泽、梁清标等人收藏书画的著录,即他在为吴升《大观录》所作的序言中说到:

"子敏(吴升)雅有嗜古癖,得古人真迹断墨残楮,追其神,补其迹,因游艺苑间,遂推海内第一。游迹所至,辄倾动其公卿,若孙退谷(指孙承泽)、梁真定(指梁清标)诸前辈,更相引重,共数晨夕者有年矣。子敏因是愈得穷览古今之名迹,笔墨之高下,潜心冥思,旁行夹注,手自抄录,日月既多,卷帙遂富……康熙壬辰(1712)余适来吴,子敏持书谒余请序……俾后之汲古者,有所征信焉。讵非艺苑之职志南昌前贤之功臣欤!故不辞其请而弁其首。西陂放鸭翁宋荦志,时年七十有九。"

确实如此,虽然梁清标一生坎坷,但他胸怀坦荡,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水准,对诗词、乐曲也都有极高的造诣。通过“临古仿古”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得到古代文人雅士的技艺本领,同时也可以藉以追慕古人的理想与操守。他几乎每日都以观赏前人所留下来的书画名迹作为自己消遺的一种方式,内心倾向于文人野趣般的生活,可以说是将自身的精神追求诉诸于书卷宣纸之上。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明代文人“雅集”

总的来说,文人士大夫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是绝无仅有的一种雅趣。正如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他们可以在心情愉悦之时,伸笔醮墨,对古帖、展室纸、挥羊毫,轻松而自然,尘世烦恼也会在不经意之间烟消云散,继而进入苏子美所说的"明窗净几,笔观纸墨,皆极精佳,亦自是人生一乐"的精神愉悦境地。文人士大夫们通过自身对于书画品味的提高,也利于自己扩宽社交圈,提升仕途鸿运的可能性。毕竟,书画趣味对于明清之际的文人士大夫来说,足够可以算作是他们内部精英知识分子阶层的一种外在表征。

"收藏甲天下",另一种角度分析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与目的一、序言二、梁清标书画收藏的来源三、梁清标书画收藏的目的1、梁清标将书画名迹进献给皇帝2、梁清标自身书画收藏的癖好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