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朋友支招、弟弟苦劝,辅政大臣杨骏为何偏偏要选择一条死路?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情急之下,与会宴饮的侍中傅祗近前,苦劝杨骏说:“太尉公,事不宜迟啊!您应该立刻作决断!我点算您的太尉府兵,数目不下两三千人,即便宫内兵能够包围太尉府邸,他们得令出拒,尚且能支持一阵,何况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先发制人呢……据我判断,宫内事起,必是有人趁元日宴乐的时候仓猝行事,未必计划周全,只要您临危不惧,应急制乱,不仅可以免祸,还能挽狂澜于既倒,顺势平灭京城内外的心腹大患!”

  言毕,傅祗赶忙唤来几位面色惊惶的杨骏家将,让他们即刻率领部分太尉府士兵迅速前往府邸各处门楼和墙堞先登,以防宫内禁卫兵率先控制制高点。

  几个家将拱手躬身,但没有一个人行动,都眼巴巴望着杨骏,等待他的命令。

朋友支招、弟弟苦劝,辅政大臣杨骏为何偏偏要选择一条死路?

杨骏 画像

  此时,太尉府外面火光冲天,更多的乱箭飞入,更大的喊杀阵阵传来。

  与座的诸位大臣,个个张皇无措,无不紧张注视着杨骏的一举一动。只有他有临危不乱的表现,座中人心才有可能安稳下来。

  “……宫内变起,情况难测啊……我的手下刘豫还掌握着左军,不知道他那里能否控制得住……”杨骏脸色煞白,他怯懦的本性,至此暴露无遗。“宫城的云龙门嘛,巍峨壮丽,乃魏明帝之时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建造,奈何以火烧之!……”

 一直在杨府后园与几个友人宴乐的杨骏之弟、太子太傅杨济,听闻事急,匆匆赶来,声泪俱下道:“兄长,此时不能决断,必致灭族之祸!我早就劝你留汝南王等宗室在朝内共参朝政,那样的话,别人就无从得间撼摇辅政诸大臣,我杨氏宗族也得保全……事已至此,您要拿定主意啊,拼死一搏,或可成功……我手下养有秦中壮士四百人,全是神箭手,平素恩养此辈,必能临乱效力!”

朋友支招、弟弟苦劝,辅政大臣杨骏为何偏偏要选择一条死路?

杨济 画像

   杨骏另外一个弟弟、身为太仆的杨珧,也不知道从哪里赶来,跪地劝言:“历观古今,一族二后,未尝得全;王莽五公,兄弟相代。如今,我们杨氏有太后在内朝,兄弟三人,三公并列,共据要位,尊荣至极,难免遭受覆宗之祸。我一直上表皇帝,乞求致仕,朝中大臣张华尽知此时,书表藏在太庙的石函之内。如果兄长内心畏怯,自可开府叩头纳诏,不要兴兵抵拒,您可以直接求见皇帝自辩……”

  情摇神荡,摆手摇头,杨骏嗫嚅道:“我手中有武帝临终时候的顾命诏书,即便日后在皇帝面前辩解,此诏也能救我性命……”

  在场群僚,见杨骏危急之时如此不济事,又听杨珧如此说,都知道留于太尉府内太危险,纷纷散走。

朋友支招、弟弟苦劝,辅政大臣杨骏为何偏偏要选择一条死路?

杨珧 画像

  看到杨骏临大事如此懦弱犹疑,侍中傅祗深叹一声,拉起潘岳就往外走。他怕潘岳不晓事,边走边大声嚷嚷道:“事情危急,我们做臣子的,应该赶赴宫内,保护皇帝的起居,安仁,你也和我一起去吧……”

  “傅侍中,我该如何是好呢?”杨济见事急,无可奈何地向傅祗发问。

  “您身为太子太傅,城内大乱之时,自然应该前往东宫护驾,以太子安危为要事!”傅祗胡乱给杨济出主意。

  潘岳失魂落魄,任由傅祗拖着自己从杨骏的府邸往外跑去。

  忽然间,潘岳想起了石崇前日给自己的锦囊,就颤抖着双手,急切地摸索出来,打开那块揉皱的薄绢细看……

朋友支招、弟弟苦劝,辅政大臣杨骏为何偏偏要选择一条死路?

潘岳(潘安) 画像

  一转眼的功夫,本来熙熙攘攘的杨骏府邸,来人走个净空。那些太尉府内守护的兵士,虽然个个攮兵裹甲,却苦于无人指挥,近两三千人,都凑集在府门前空地上,交头接耳,不知道如何是好。

  门廊那些根根拖着长长暗影的柱子,在垂死的夕阳光线下,构成鬼魂似的光。火光和乱箭中,它们颤动不定的轮廓,镶嵌起诡异的团团黑影。

  杨骏府邸院内脚步的杂乱声音,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他自己两个弟弟,混乱中也都随众跑出了府邸。

继续阅读